内卷时代来临,我们该何去何从
作者:邵思洋OR崔丽霞 2021-09-22 16:40:01 人际心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自己越来越辛苦。大人们工作加班越来越多,孩子们参加的课外补习班也越来越多。

当公司里有某些同事在加班 ,其他同事就会不好意思不加班,即使自己可能已经做完成了手里的活儿。

内卷是近几年网络上流行词,一般用于形容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

“太卷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语气词。

我们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努力了,但是我们的收获基本没有增加,可以理解为我们努力的性价比变低了。

过度的“内卷”让我们感到自我耗竭,幸福感水平降低,这正是过度内卷带来的负面效应。

内卷时代来临,我们该何去何从

这种过度的,不健康的竞争风气,也会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张,我们开始不断的和他人进行比较,按照别人定义努力和成功的标准要求自己。

社会比较理论提出(Festinger, 1954)为了能够更准确、更有意义地对自己进行分类,人们会将自己在生活不同方面的进步和成就与他人的结果进行比较。

有研究表明社会比较满足了基本的人类动机,如维持和提高自尊(Mehdizadeh, 2010)但社会上行比较的积极功能(同化功能)只发生在我们现实中有可能真正达到的成就。

社会上行比较的消极功能(对比效应)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水平,对个体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削弱积极情绪、强化消极情绪,还会降低自尊水平(Vogel et al., 2015),导致妒忌、反刍以及抑郁等负性心理感受,会让我们感觉自己不够好,不值得。

小的时候有别人家的孩子,现在有社交媒体帮助我们去和别人的高光时刻相比较,然而[比较是偷走幸福的小偷]。

作者有话说

我们的人生有很多维度,有些地方我们没必要去竞争,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不去努力了,而是不要将自我价值和生产力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培养与成就无关的兴趣爱好。要承认我们能够把自己想象的生活变成现实,能够原谅我们的缺点,发掘自身的优势。“这个世界上你只要取悦两个人,五岁的你和八十岁的你”。

当下次我们发现在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时,可以写下来是什么触发了比较的想法,我们这种负面的想法究竟是什么,然后我们就可以尝试把这些负面的想法转换成积极的,最后尽可能的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

成功人生是由我们自己定义的,可以是积极进取忙碌充实的,也可以是安稳闲适轻松自在的,当我们被迫内卷,为了想要卷赢而过度苛刻自己,感到自我耗竭时,我们可以停一停,停止无意义的精益求精,停止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参考文献

Vogel, E. A., Rose, J. P., Okdie, B. M., Eckles, K., & Franz, B. (2015). Who compares and despairs? The effect of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on social media use and its outcom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6, 249–256.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 117–140.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依赖型人格智商测试PUA产后抑郁症性取向自卑倾诉恋母情结叛逆心理心理学家人际关系绿帽情结社交恐惧症正念偏执型人格无性婚姻MBTI心理咨询分院测试冥想心理咨询师职场心理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测试心理健康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