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症候群与孤独症:孩子不爱说话,弄不好是个天才吧
作者:ARitaOfPsych 2020-11-20 08:35:39 心理健康

大家好,好久不见,春天到了,开不开心。

之前我找心理医生聊天的时候,聊到了孤独症,他突然跟我说,你不是写博客吗,你能不能去科普一下天才症(Savant Syndrome 学者症候群),好些家长看了一些胡说八道的电影和乌七八糟的媒体报道,看见自己家反应迟钝的小孩就觉得是个天才,没有及时给与特殊照顾,就这么给耽误了,最后还跑我这儿来问我为什么我不能帮他们把小孩培养成天才,我无言以对,你救救我。

学者症候群与孤独症:孩子不爱说话,弄不好是个天才吧

确实是,当我们提到“天才”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怪胎,招人讨厌,没朋友,不说话,一天到晚就知道鼓捣自己手头那点事。当媒体开始涉足心理学,(瞎几把)报道临床疾病,强调其正面意义,并使其看起来爆炸酷炫之后,不少观众对这些心理问题产生了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印象,并且忽略了其背后临床意义。

说实话我也不是特别了解孤独症和学者症候群,所以我就回家查了查文献,再加上医生给我讲的一些知识,来这里给大家稍微普及一下目前关于孤独症跟学者症候群的一些研究成果,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能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病治病,健康你我他。

孤独症和学者症候群

我们先来说说孤独症是什么。孤独症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在DSM-5当中是这样定义的:

学者症候群与孤独症:孩子不爱说话,弄不好是个天才吧

学者症候群与孤独症:孩子不爱说话,弄不好是个天才吧

哎呦,好多英文。

我们挑3个重点来说,想要被确诊为孤独症的话,需要满足:A. 在社会交流与社会互动方面有明显缺陷,具体表现包括无法理解他人感情以及人际关系,不会根据环境调整行为,读不懂他人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B. 重复某一行为或者活动。C. 必须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出现以上症状(也就是儿童时期)

同时,孤独症也经常会表现为患者智商低于正常发展水平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语言障碍。根据DSM-5的统计得知,孤独症患者大概占总人口的1%。

就是说一个小孩,3,4岁,到了该跟别人交流的时候,结果别人骂他他不理,邀他共谋大业他也没反应,噤若寒蝉,一脸茫然,一天到晚就跟那盯着自己手掌看,不光看,还前后摇晃,摇晃的幅度还都一样,一晃晃一天,数学做不出,猫狗分不清,那这就有很高风险是患有孤独症了。这样的孩子,我们最好经过专业人士鉴定之后,送到特殊机构来接受特殊教育,用特殊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让他们以后可以照顾自己。

当然,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孩子需要的特殊照顾也不同。比如说阿斯伯格综合症(asoerger's),虽然与孤独症的症状相同,但是由于程度较轻,被移出了DSM5。具体来说,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支持,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来做决定了。

曾有人认为儿童疫苗导致了孤独症,然而没有任何证据能支持这两者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关于孤独症的起因,目前的研究发现,如果双胞胎中如果有一人患有孤独症,那么另一人患有孤独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也就是说孤独症可能可以通过遗传获得。除了遗传,父母的状况与孩子是否患孤独症也有一定关系:孕期服用处方药,孕期糖尿病,父母年龄都超过30岁等等,虽然还不知道这些因素是否直接导致孤独症,但是患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多多少少都有上面这些情况。

孤独症肯定大家都想要避免,家里小孩不会说话无法融入社会,谁说都不理,家长肯定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大家都痛苦,这多不好。

但是经过媒体的胡乱宣传,有些家长发现自己家小孩得了孤独症之后就高兴的不行,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孤独症患者中存在一部分“学者症候群"(DSM5中没有收录)。

学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有很多名字:“天才综合症”,“异能综合症”,“获得性天才症”,“邻居家不怎么说话但是能分分钟口算九位数乘九位数的小姐姐”。光看字面,这些名字统统只强调了学者症候群的正面意义:学者,天才,异能,听起来都像是战无不胜流芳千古的样子,我的小孩要是有这毛病,那得给我长多大脸。

学者症候群与孤独症:孩子不爱说话,弄不好是个天才吧

一篇2014年的文献概括了关于学者症候群的研究成果(Treffert, 2014)。学者症候群被定义为“由于某些疾病而导致的在某一领域当中获得突破极限的能力”。确实,这个定义非常抽象,这是因为业内对于学者综合症候群的研究非常少,而且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这些患者之间的共同点,只知道患者在某一领域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但不限于:音乐,美术,日历计算,数学,视觉空间,机械工程;另一些不怎么常见但是也存在的能力包括:语言,运动,感觉识别力,方向感,以及统计。Treffert,也就是文献的作者,思考了一番,认为这些技能都与超与常人的记忆力相关 -- 确实,有理论认为孤独症以及相关疾病当中存在着“精神高度集中而导致个体避免外在刺激”这一现象,但是目前还没有被验证,所以我们并不知道高超的集中力以及记忆力是否是学者症候群的基础。

这是维基百科上一些学者症候群的例子,不敢保证完全真实,大家就看个新鲜吧。

学者症候群与孤独症:孩子不爱说话,弄不好是个天才吧

然而这些天才当中,大部分的智商不足70 (其他一小部分的智商能够超过125),一部分原因是,这些人有一部分同时患有语言障碍,而智商测试需要语言技能,所以就算他们具备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很有可能因为看不懂或者做不出而得到低分。另一种可能是,现在的智商测试还并不完善,很多题目还都存在争议,“智商测试是否真的测试智商”这个问题还没有人能够回答,所以学者症候群是否真的跟“低智商”挂钩也还没有定论。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虽然这些人拥有者超群的记忆力,但并不具备创造力。就好像我能把韦氏词典倒着背出来,但是如果让我添个词条进去,我就立刻不会了。然而在Treffert的描述中,一些学者症候群患者具有创作行为:听完鸟叫之后改编成钢琴曲,或者在作画时改变背景。Treffert总结说这些人会先从完全重复其所见开始,慢慢学着去做一些改动,最后开始自己想象着创作。然而这一点也很难验证,首先因为样本太小,另外我们并不知道他们自己的“创作”是否是他们将曾经储存在脑子里的某一片段照搬出来的结果,反正人家记忆力那么好,过目不忘,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可没法验证这到底是他自己创作的曲子,还是1995年他路过西单地下通道边上盲眼大爷二胡拉过的曲子。所以关于创造力这一点我认为还存疑。

学者症候群所带来的能力确实非常炫,然而就像我们说的,学者症候群通常伴随着孤独症或其他发展障碍(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使得患者在没有接受特殊照顾和教育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交流。然而,随着一些媒体的胡乱报道,让一些人持有非常危险的想法:"怪孩子一定都是天才,情商那么低智商一定高,现在看着傻只是因为他还小,等一等就能长成个不受人待见的天才了" 。招人讨厌就是招人讨厌,再聪明也招人讨厌,孩子自己也很难受,以社会交流为代价换来的“天才”,实在是很可怜。

孤独症患者当中确实存在一部分学者症候群,然而数量非常少,绝对不能将孤独症与学者症候群划等号;学者症候群也不都是爱因斯坦,大部分个体连生活自理都做不到,所以就算是真的学者症候群,也并没有那么炫。我不清楚国内究竟有多重视“孤独症”以及其他发展障碍,不过我希望如果各位读者留意到身边出现了天生无法社交的小孩,请建议其父母咨询专业人士,有特殊教育机构会用特殊的方法帮助孩子与人交流。

如果大家对学者症候群有兴趣的话,推荐看个电影“雨人”,可以对学者症候群有个更直观的了解。

学者症候群与孤独症:孩子不爱说话,弄不好是个天才吧

感谢阅读。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PUA心理医生俄狄浦斯情结无性婚姻职业性格心理心理咨询双向情感障碍孤独症智商测试心理测试哈利波特反社会人格聊天抑郁症偏执型人格恐惧心理弗洛伊德人际关系外貌焦虑EPDS绿帽情节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