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大男子主义的爸爸是什么体验,大男子主义的爸爸我该怎么办? 9个回答
父亲现年53岁,目前在家空闲时间很多,职业是在乡下上门修家电,但挣钱很少。尽管他不嫖不赌,喝酒也少,但却持有极强的大男子主义和掌握家庭财务的欲望。他认为母亲不该出去工作,只需待在家里做饭洗衣服伺候他一个人。当母亲打零工回家比较晚或做事不合他意时,父亲会进行语言和肉体的暴力行为。尽管父亲待客很有礼貌,对待儿女也较为正常,但对待母亲却表现得十分下贱和暴力,这令人非常心痛。 母亲现年52岁,经常去乡下的坝坝宴和果子场劳动。她曾经是一个性格暴躁的人,但现在变得十分沉稳。她经常看不惯父亲的行为,有时会说出来。然而,她的勇气和尊严都遭到了父亲的伤害,让她十分痛苦。最近,母亲离家出走到了姐姐家,而父亲却没有表现出任何关心和担忧。相反,他只会发一些恶心人的消息,让人怀疑他心理上是否有些变态。这样的家庭故事令人感到十分心酸。
匿名网友 2023-01-29 12:16:07
费咏梅 向TA咨询 打赏
张庆仪 向TA咨询 打赏
冯玥雅 向TA咨询 打赏
华巧曦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
父亲大男子主义,对母亲就像对待下人一样,常年语言和肉体暴力,父亲是不是心理变态?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吧。
可能父亲的长辈中也有对家人实施家暴的,比如,你的祖父或年长的亲戚。在成长的经历中,他可能习得了他们与伴侣的这种互动模式。心理学家认为,这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代际传承下来的。值得幸运的是,你觉察到了这种方式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那么这种模式可能就会止步于父亲,下一代人不会再代入到自己的亲密关系中。
我认为父亲确实是有一些心理障碍,表现如下:
(1)内心比较自卑
内心自卑的人,常常通过外表的强大来掩饰内心的空虚。因为自卑就不会主动与他人交朋友。反之,挣钱少、朋友少反过来又会加重他的自卑感。
(2)选择母亲作为家暴对象,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为什么只会在母亲身上用暴力去体现呢?那就是相比而言,母亲在体力和家里的地位都处于弱势,所以,父亲选择了母亲作为家暴的对象。如果是在外面与人发生冲突,他会预估自己的能力,当感到自己敌不过对方时,就会选择退让。所以,他的暴力行为对外人不会产生。
他知道,家暴母亲他不会有什么损失,而暴力外人,他可能会失去一段关系或受到惩罚。
(3)母亲是被动攻击者
“我妈以前属于性格比较暴躁的,嗓门大,和我爸吵架打架。”母亲的被动攻击,激发了父亲习得的暴力行为。情境激发,让施暴者情绪难于控制,总想以武力控制对方。重复的次数多了,就形成了施虐与受虐的关系。这是父亲为什么不打孩子的原因。因为孩子听话,不与他作对。
应对的策略建议如下:
(1)改变相处的模式
母亲停止被动攻击,不与父亲争吵(虽然很难,可以试着去做),有可能发生冲突时,尽量远离父亲,避免家暴。打了几十年,证明是打不过的,逃避是最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因为,要改变父亲是很难的。为了自己少受苦,先改变自己开始吧。
(2)子女要看到父亲在生活中对母亲的依赖,从中调和父母的关系。
父亲由于自卑,是不会或者是不善于合理表达对母亲的依赖之情,他愤怒的外表下也是一棵脆弱的心。可以对父亲说,“老妈走了,我们又不能照顾你,你一个人生活都瘦了,还是去把老妈接回吧!”也有些人会建议父母的事由父母自己去处理,试想,如果他们有这个能力,就不至于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希望能帮到你,祝好!
唐小奇 向TA咨询 打赏
汪梅妹 向TA咨询 打赏
作为子女,关心父母的相处,同时对于爸爸的心理状态充满好奇,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和处理当下的家庭矛盾,可以感受到你对这个家的关心。
面对爸爸对妈妈的无礼、暴力和不尊重,下面的分享希望能够一定程度上拓宽你对该现象的理解:
一、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一种关系,影响和预示着家庭关系的走向
在家庭关系中,涉及到很多子关系,如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等。在这些子关系中,父亲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主干,如同一棵树木中的树干,树干的粗壮与否,正直与否都决定了整棵树能否茁壮成长。而从留言来看,虽然父慈子孝,但夫妻关系却常常鸡犬不宁,争吵、打架不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身为子女,在这样的夫妻关系下也会受到很多的波动与影响。因此身为子女,跳出来,希望对这段关系做些什么的时候,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但同时夫妻两人的关系实际上在子女的参与过程中就失去了平衡,形成三角化的态势。
因此,不着急介入而是首先了解和观察这样的夫妻关系形态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意识到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关系是双方互动博弈的结果,打破关系的平衡和重建平衡在于互动博弈的方式发生改变
父母均在50+的年龄,两位老人也走过了不少年岁的风风雨雨,在争吵和打斗中并没有吵散打散,这本身就是在这些争吵打斗中暗含的生机与活力。
你揣测爸爸的变态只针对妈妈而对外人礼貌好客,似乎也预示着唯有妈妈可以给他“肆意妄为”的安全感。
如果和爸爸很难沟通,甚至爸爸已经开始拒绝沟通的话,可以尝试从妈妈那里了解到和爸爸的情感史。在吵吵闹闹的这些年年岁岁里,妈妈的感受和体会。如果妈妈比较回避或者充满了抱怨。可以尝试在妈妈抱怨的时候给予理解和情感上的支持,待比较缓和以后,可以帮助妈妈挖掘看待有那么多抱怨的情况下又是如何愿意还在这段关系和婚姻中待着的,从而找到这段关系的延续对她的价值和意义。
同样,对待父亲那里,可以以他妻子之矛攻其之盾。在这些矛盾关系中,借助每次父亲他找不到你妈妈在家天天很生气就耍无赖发恶心人的消息时候的契机,替他说出他在用这种不会把人拉近反而把人推远的方式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和需要。
三、不过度卷入父亲与母亲的夫妻关系中,只善意提醒和协助,但信任他们可以处理好自己关系中的卡点
作为关心父母的子女很难对家庭中嘈杂、冰冷的家庭环境坐视不理。想要帮助,从旁协调的心是好的,只是好心也可能办坏事。
父母的夫妻关系在这么多年的相处中已经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如今母亲离家出走在姐姐家的做法其实是在尝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这种不利于长远相处,对双方身心都无益的平衡。对此,作为子女,可以给予双方在父子、母子维度上的支持,但不必过分插手他们作为夫妻关系的博弈。只有在他们俩彼此都积极参与的情况下,新的、更健康的平衡关系可能才会重生。
希望以上分享能够给你带来启发。
我是不探究人性,只关爱人心的林心理师,祝福你。
赵慧婵 向TA咨询 打赏
杨玥龄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看的出来,你是一个条理清楚,观察细致,心地善良,热爱和平害怕冲突的人,让我们一起看看父母的婚姻模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吧。
【卡普曼三角游戏】
卡普曼三角形是美国心理学家Karpman卡普曼提出的Victim受害者-rescuer拯救者-Persecutor迫害者,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一个三角戏剧。
小我会在这三种角色中不停地切换,而当你扮演了其中一个角色时,周围的人为了维持这个三角的平衡,就会无意识地扮演对应的角色。这部心理剧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每天的生活中上演,或许你从未觉察到过...
爸爸妈妈的角色是不是迫害者VS受害者,那么通常是谁在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呢?我看到你描述内容的情绪倾向,似乎你自己就是那个拯救者,对吗?
我们再来看看在这个三角形中,每一个角色的内心戏吧
受害者:自觉毫无还手之力,任由命运的摆弄,不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是负责(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觉得谁更像受害者?)
迫害者:无论如何都想占上风,以责备、批评、压迫手段来控制对方。(从这个角度来看,妈妈的语言暴力,有的时候也跟爸爸的拳头一样是一种暴力,所以两个人会轮流坐庄的,对不对?)
拯救者:以取而代之的手段介入受害者的因果,自认为从危难中将其解救,使得受害者越发逍遥于责任之外,进而强化了依赖关系。(不知道在家里,谁会更依赖你呢?)
就像你观察到的那样,爸爸对其他任何人都彬彬有礼,唯独对你妈妈无法免疫,同样的话在别人口中说出来他未必会有反应,要不怎么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呢?这是一场他们两个人的战争,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成长,你说爸爸喜欢唱歌,那是他很细腻的一个面向,说明他的心理就不会扭曲。你说妈妈性格暴躁,嗓门大,能力强,那是她阳刚的一个面向,爸爸用一个不恰当的方式提醒她内在的女性力量觉醒,接纳的,情感的,有能力建立人与人的联结的女性力量。妈妈也用她刚强的一面提醒爸爸同样的事情,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好CP不是吗?
不知道你年方几许,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建立了亲密关系,看穿了父母相处模式的本质,是否会给你一点启发呢?在亲密关系中,如何以成年人的方式相处,而不是以小孩子的方式相爱相杀。这些都是你需要探索的。父母相处的模式是他们自己人生的剧本,千万不要拿了复印件,就当做是你的人生剧本啊。
求助问答
最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也就感情了。虽然你看不见也摸不着,可它就是能牵动这你的思绪。没办法忽略,没办法批判,更没办法克制自己。你只能忐忑不安地看着自己越陷越深。如果最后的结局不是你想要的,你要么别去参与这个过程,要么早点点击退出。今年,你和他是否会错过,赶快来get你的缘分
去看看分手男友没有挽回 分手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对于那些深爱着对方的人来说。很多女生在分手后会想方设法地挽回男友,但有些男生却不愿意再回头。那么,分手男友没有挽回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1. 没有真正爱你 有些男生在恋爱的时候只是出于寂寞或者玩玩
去看看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抑郁症也已经成为非常常见的疾病,因为深受抑郁困扰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人在遇到痛苦与挫折时,过段时间后就会从痛苦中走出来,这是个人应对处境正常的反应,但有的人遇到不开心的事,总会产生抑郁倾向,时间久了逐渐上升为抑郁症了。抑郁的另一个典型症状就
去看看从我开始接触女性来访者那时起,就开始听到“耽美”这个词儿。可能从十年前开始,我就开始试图理解,为什么当时我在国内的女性来访者会越来越多地描述她们自己,在耽美小说和漫画中的体验。而在她们的主观世界中,这些体验大部分是美好的。但因为我自己当时没有阅读过,所以始终
去看看在我们的人生中,有些瞬间让我们感觉似曾相识,仿佛这一幕曾经发生过。这种感觉被称为“经历效应”,通常会让人感到温馨、感动或者恐惧。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种神奇的感受。首先让我们看看为什么会有经历效应:研究表明,这种感觉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自动激活之
去看看女生分手问我要不要分手炮 引言 分手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感到心痛和难过。在分手之前,一些女生会问男生是否要分手炮,这种行为在社交媒体上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手炮是什么?女生问男生要不要分手炮是什么意思?这篇文章将会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什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