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去世,我该如何面对,又该如何和孩子说?
作者:周娱菁 2022-04-07 21:04:54 心理百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唐朝 杜牧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清明日对酒》宋朝 高翥

每到清明,我们扫墓,祭祀故去的家人和朋友。清明是我们可以直面死亡的节日。这一天,很多人终于可以不再忌讳死亡这一话题。

2022年虽然刚刚过去1/4,但是我们却经历了很多事情,疫情的反复,东航坠机事件。可能会唤起你关于死亡、疾病的回忆或者对当下和未来的恐慌。今天,让我们来简单谈谈死亡和丧失。

死亡和丧失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情。悲伤是一个人对死亡、丧失正常、健康的反应。

如果你经历过这些事情,你很可能会感到深深的悲伤:亲人离世、朋友离世、看到有人离世的消息、宠物死亡、一段对你很重要的关系破裂(婚姻、恋情、友情、与孩子、与父母、亲戚之间)、重大疾病、失去工作、经济困难、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居家隔离,退休,搬家,工作方式改变)等等[1]。

家人去世,我该如何面对,又该如何和孩子说?

悲伤,不仅是情绪上的悲伤。随之到来的可能还有心理和身体的一系列改变:

情绪上:愤怒、焦虑、责备、困惑、否认、抑郁、恐惧、内疚、易怒、孤独、麻木、解脱、悲伤、震惊或渴望。

想法上:困惑、难以集中注意力、否认回避、幻觉、很难深入思考。

躯体上:头晕、心悸、疲劳、头痛、恶心、呼吸短促、喉咙发紧、胸口发闷、体重减轻或增加。

行为上:哭泣、烦躁闲不下来、容易发脾气、容易感到疲惫、对愉快的活动失去兴趣、不安或睡眠困难。

这里提到的悲伤,也可称为哀伤反应。可能你会经历5个过程。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所有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然而,并不是每个悲伤的人都经历了所有这些反应,也不是每个人都以同样的顺序经历它们。这些反应、阶段和症状反复出现是很常见的。

如果你经历了上述事件,感到悲伤。可以这样来照顾自己的心理状态。

家人去世,我该如何面对,又该如何和孩子说?

1

没有固定正确的方式来应对悲伤,个体对悲伤的反应和处理过程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会失声痛哭,哭诉自己的感受。而有人也会努力保持表面的镇静,自己独自默默流泪。我们需要给自己时间,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悲伤。

2

接纳你的感受。不要否认你的情绪反应,如果你感到无助、愤怒,就让自己哭泣发泄,这很痛,但这是自然和正常的。

3

睡眠充足,饮食均衡,尝试轻度锻炼。

4

尽可能地表达你的感受。谈谈你和别人的感觉。或者找到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方式,比如听音乐、写日记。

5

尽量保持往日的日常生活。尽快回到你的日常生活中去。尽量跟上你的日常任务,这样你就不会不知所措。

6

不要沉迷酒精。酒精是一种镇静剂,会影响你的情绪,因此它会让你感到更加悲伤。

7

避免在此期间做出重大决定。需要时间来适应损失,恢复正常心态。试着等一年再做出重大改变,比如搬家或换工作。

8

让自己休息一下。通过参加你喜欢的活动来缓解悲伤。

9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的症状没有好转迹象,如果你觉得沉重的生活让你无法承担,请请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一般来讲,哀伤反应会在6到8周后开始感觉更好,但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6个月到4年。你可能会在一些小事情上慢慢感觉变好。比如早上起床会变得容易一些,或者你会更有精力。这是你开始重新安排生活的时候,在这段时间里,你可能会觉得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你可能某天感觉好些,但第二天感觉更糟。这很正常。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再次开始对其他人和活动感兴趣。如果你失去了所爱的人,在这段时间里感到内疚或怀疑自己开心是否是一种背叛是正常的。在故人的生日、纪念日、节假日或其他特殊场合,悲伤情绪卷土重来也是正常的。请允许自己过上正常的生活,放下心中的包袱,我们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只是死亡这件事情有时来地早,有时来地晚。只要我们活着,就要好好活着,不辜负生命和生活。

家人去世,我该如何面对,又该如何和孩子说?

以上,是我们经历死亡消息、丧失事件后可能会出现的反应和调整自己的方法。对于有孩子的家长朋友,我们首先能够有力量面对死亡和丧失,才能更好地与孩子讲解这类事情。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于死亡的感知和认知是不一样的,我们也要区别对待[2-3]。

婴幼儿

婴儿和蹒跚学步的孩子不理解死亡,但他们能感觉到养育者正在经历什么。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事情是照顾好自己,认识到自己需要悲伤。保持尽可能多的例行程序完好无损。日常生活的稳定有利孩子感到安全。避免与孩子频繁分离。

学龄前儿童

学龄前儿童往往认为死亡是暂时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相信他们看到的听到的东西是真实的,请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他们死亡是很重要的。不要使用诸如“她睡着了”、“去了遥远的地方”、“去世了”之类的委婉的话来描述死亡。因为这样的话来解释死亡的后果,孩子很难理解,甚至可能会产生睡觉或长途旅行的恐惧。相反,我要明确地告知亲人去世的消息和对生活的真实影响:“我们将无法再见到他、看到他站在你面前、给你买好吃的….”准备好让孩子继续询问死者在哪里或何时回来,继续传达清晰、明确的信息。

家人去世,我该如何面对,又该如何和孩子说?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不能总是说出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想法和恐惧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比如在他们的游戏中、梦境中、突然认真的和你说什么。我对这些时刻保持警惕,孩子也会有困惑和悲伤,我们陪孩子一起度过悲伤。

学龄儿童

学龄儿童开始将死亡理解为最后一个事件,但可能不理解死亡是普遍的。将发生的事情给孩子简单而诚实的解释,然后一定问问他的理解,他觉得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花时间澄清任何误解或误解。幼儿可能需要你的支持,才能找到表达他们情绪的语言,并找到帮助他们感觉更好的方法。给孩子们反复的机会谈论他们的感受。

学龄儿童也可能还不了解死亡的因果关系。他们把死亡拟人化是很常见的(例如,把死亡想象成“妖怪”或“鬼魂”)。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应该受到责备,并为所发生的事情感到内疚。向他们保证,他们所说或所做(或没有说或所做)都不会导致死亡,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让死者复活。

孩子也可能担心他们会被单独留下,尤其是一个重要的成年人的死亡。比如当孩子得知一位阿姨去世时,一个年幼的孩子可能会问她的母亲:“妈妈,你什么时候会死?”他可能会变得敏感、粘人。请做好准备。你可以表达这些信息:不是每个生病的人都会死。向他证明你的健康。让他知道他身边有很多人关心他。支持孩子们做一些事情来减轻他们的焦虑。照顾好自己,你的孩子总是在观察着你。当他看到你没事的时候,他会变得更舒服。

青少年

家人去世,我该如何面对,又该如何和孩子说?

青少年和成年人一样理解死亡,但他们可能不愿表达任何关于死亡的情绪。因为青少年开始进行抽象思考,他们可能很难在死亡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也可能在思考关于生命目的的更大问题(反正都要死,活着这么努力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每天还要做我不喜欢的事情?)。

因此,青少年可能会从事危险活动,或因活着而感到内疚,或因无法控制生死而感到愤怒。对青春期的孩子要有更多的耐心。无论你的孩子正在经历什么,你能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鼓励他们以健康的方式表达悲伤。尝试创造一些时机,让他们说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运动,来舒缓情绪。

参考文献

[1] Parker, J. . (1995). Understanding grief & loss. Aeca Resource Book.

[2] Wolfelt, A. . (1983). Helping Children Cope with Grief.

[3] Psychiatry, C. A. , & Washington. (1991). Facts for families from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199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49(2), 20.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弗洛伊德依赖型人格心理健康男人心理哈利波特心理学存在主义悲观主义心理恐惧症焦虑症咨询师心理测试亲密关系易怒症叛逆心理测评系统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反社会人格自闭症冥想MBTI测试原生家庭爱情挽回性取向强迫症产后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