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贴上“叛逆”的标签,往往是因为我们想让孩子听话
作者:晓光 2020-06-23 17:59:34 成长心理

随着孩子长大,他会要求越来越多的自由,天性中人就有独立自主的要求。在成年前,通常会有三个逆反时期,根据大脑的成熟会有两次逆反,分别是2到3岁和青春期(多数是12到18岁),而成长经验会带来一次逆反,大概在7到9岁之间。

第一逆反期:2到3岁

2岁到3岁的孩子,有天会突然变得难管,你要他做什么,他都说都不要,无理由反对你的所有要求,表现出“凭什么要听你的呢?”的状态,其实,孩子的目的是获得自己做事的权利。

更有意思的是,即使你帮他做好了,他也会自己再做一遍,而且做得慢不说,还不一定能做好,就算是这样,他也非要自己做一遍。在旁边看着的你,那个着急啊,想着他“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做对,能不能做的快点,咱们马上要迟到了”

但是如果你不让他做,他就会不高兴,这时,家长得想想,两三岁的小孩子,是没人教他这么做的,所以表现的是天性,是孩子脑发育到一定阶段,出现“自我意识”后的特定表现。

如果你一直不容许他自己做事,今后他就不会主动做了,习惯依赖别人,这并不利于孩子发展。所以,家长不要代替他做,即使他把碗打了,把鞋穿反了,把袜子弄破了,都无所谓,别觉得自己没尽到养育责任,多些耐心本身就是好的教育,保护好安全,约定好规矩,等待他做好就行。

给孩子贴上“叛逆”的标签,往往是因为我们想让孩子听话

第二逆反期:多数是7到9岁

孩子进入小学后,积累了许多知识和生活经验,他觉得自己已经可以独自应对环境了,是个大人了,经常与父母“唱反调”,“我们老师说了,应该是这么回事”,“我们同学都去玩了,为啥我不能”,“我们同学的爸妈是这么教孩子的,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呢”……这是孩子发展到一定阶段,想挣脱父母的掌控的表现,他的目的不是反对父母,而是争取到与父母的对话权利。

既然孩子变化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就得跟着变,不然头疼的肯定是父母自己。如果父母非要搞专权,全面压制孩子(特别说明一下:这个时候还能做的到,青春期父母想压制也没办法,可实力不够了,所以头疼的厉害,常来找我们咨询师。)孩子会因为没得到恰当引导,变得沉默,或更加难管,到不如遇事多跟孩子商量,让孩子学着说服爸妈,为青春期沟通奠定基础。

第三逆反期:多数是12到18岁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大脑会增强“奖励”的诱惑,孩子在本能上开始弱化亲子关系的影响力,更注重自己在同伴中的位置和荣誉,要知道,在远古时期,这个年龄就要生育下一代了,所以,孩子会按自己的意愿表达生活,张扬自身个性,这都是为了吸引他人注意力,建立自身影响力。

另一方面,孩子青春期逆反的目的是,获得对父母安排说“不”的权利,有独自安排和表达生活的话语权。家长在这个时候去管孩子,就是给孩子添堵去了,但是不管孩子的话,又怕他做出一些奇葩事情,对他的未来发展不利,左右为难。

家长们在这时候要改变自己的育儿互动方式,以前是一对一的互动影响,现在可以通过活动、他人爸妈、同龄学长等人间接传递影响力,同时,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做好妻子与丈夫的角色分工,建立持续的权威和信任,还可以保持自身的家长影响力。

还有,孩子一定会要求实践的权利,甚至去走些弯路,家长们不如抓大放小:你让他必须要做运动,但到底是打篮球,还是羽毛球,还是跆拳道……让孩子自己决定;孩子穿不穿衣服你来引导,至于他穿什么不必管,反正今后工作之后,他肯定穿职业装,何必现在纠结呢。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让他自己做主,你也省心。

这个时候,我们常常见到的是,父母的安全感不够,表现出家长极权主义和极强的控制欲望,要永远把孩子当做小孩,“必须听我的”、“你懂什么,我的经验才是最靠谱的”……

当家长告诉孩子这些的时候,觉得我就是对的,如果孩子不听从,就很抓狂,询问心理咨询师:如何让孩子听话,让他服从管教,更有甚者用“叛逆”指责孩子,用“不孝”控诉孩子……面对孩子,爸爸妈妈们崩溃了,本质上是父母变得脆弱了,需要被孩子支持和关爱,就好像许多妈妈不愿意断奶,是因为断了奶之后,觉得自己不被孩子需要了,受不了这种失落。

我自己觉得这些父母有些可怜,他们自己的人生没怎么享受,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了,现在孩子要逐渐脱离他的掌控,感觉就像把小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拿走了,能不抓狂和哭闹吗。

所以,他们要求孩子一如既往的听话,选择不相信孩子能独立应对问题,如果孩子不服从就动手打,用破坏亲子关系的方法,来维持亲子关系,结果依然不能如愿。只好给孩子贴上“不孝”的标签,程度稍微轻一点的,会用“叛逆”、“不听话”来形容孩子,这何尝不是爸妈的一种无奈呢?

综上,晓光老师认为,给孩子贴上“叛逆”的标签,往往是因为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遇到了沟通困难,想让孩子继续听自己的话,而现实是,孩子长大的目的就是离家长而去,还不如看开些,早做准备。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产后抑郁自卑心理心理咨询师无性婚姻哈利波特恐惧心理洁癖情商职业性格叛逆心理咨询情绪管理社会心理学正念人际关系回避型人格障碍职业价值观亲子关系存在主义聊天思维反刍恐惧症依赖型人格障碍智力自愈能力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