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作者:声智健康 2022-02-26 20:40:52 心理百科

明明没病硬说成有病?

一个4岁女童住院期间多次描述自己身体疼痛,如胸骨后疼痛,牙齿、食管、腹部均有疼痛,手指弯曲受限,排尿不畅……

然而,检查结果显示未有异常情况,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医生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患儿母亲的刻意引导,真正的患者竟然是这位母亲!

1、为啥明明没病,硬说成有病?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一个 4 岁女童因“多器官疼痛”入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多次形容自己身体不舒服,比如胸骨后反酸、疼痛,牙齿、食管、腹部均有疼痛,手指弯曲受限,排尿困难、量少、有疼痛感等。

但是医生发现其检查结果处于正常状态,在一般情况下,4 岁儿童根本无法完成这些复杂、准确的病情描述,医生提醒患儿家属不要有意往身体疼痛的方向引导孩子“装病”。

经调查发现,截至 2021 年 7 月,患儿曾于门诊就诊 177 次,半年内就诊 24 次,有时 1 天内就诊于 2 位门诊医师,存在较多重复检查。

女童住院第 7 天时,医生开始考虑或许真正有病的并非孩子,而是这位母亲,果不其然,该家属患有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儿童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什么是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事实上,这种特殊情况在中国仅台湾地区有相关文献报告,该病例经学者研究后,发现是中国大陆出现的首例儿童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研究案例及结论在近日也发表于《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国外地区曾发生过类似的离奇事件,从 2005 年到 2014 年间,一母亲带女儿吉普茜去医院的次数高达 100 多次,几乎每次都会做手术,包括肠胃手术、眼部手术等等。而女儿根本没病,她是在母亲的胁迫下装病,后来女儿合谋网恋男友将母亲杀害后入狱,酿成悲剧。精神医学专家认为,这位母亲患有典型的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什么是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该母女经常出席于慈善演讲(图源:网络)

提到多次的“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到底是种什么疾病?为何又都是家属故意捏造病情让他人装病?下面就来说说这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2、什么是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简称“MSBP”),也被称为“代理性佯病症”。这是一种某些护理人故意编造、制造疾病症状,以便取得医学上的关注的行为。

主要是指护理人伪造、夸大被照顾者的病情,以治疗、手术等形式引发本不必要的医疗诊治,借以满足自己照顾患者的病态心理需求,此时护理人为 MSBP 患者,被照顾者为受害者,多为儿童。

什么是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视剧照(图源:网络)

在全球范围内,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于 1977 年被首次发现,直到如今仍被美国、英国、北爱尔兰等国家定为儿童虐待行为。有关学者研究发现,这种发病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护理人直接伤害儿童迫使其治病,一种是并不直接施虐,通过医院、医疗机构检查、手术等方式间接伤害儿童。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MSBP 的诊断要点为:

(1)故意让被照顾者产生躯体或精神症状;

(2)照顾者的动机是假装照顾一个生病的人;

(3)并不存在外部激励(例如经济利益)的驱使;

(4)用其他精神疾病无法解释。

这种“护理人”除了案例中常见的监护人角色,也有护士向医生谎报病人出现疾病的个例。如英国一位被称为死亡天使的儿科护士贝弗丽·艾里特,在工作期间,她向患儿注射会导致心脏停跳的氯化钾和造成低血糖的胰岛素,共造成了 4 名儿童死亡,至少 5 人受到伤害。

什么是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有学者经过调查,总结侵害者的特点大致如下:

(1)当侵害者将儿童送进医院后,都显示出不同寻常的镇静;

(2)侵害者在接下来的治疗中与医院的工作人员关系非常密切;

(3)侵害者往往有医疗的工作或教育背景,或者希望能进入医疗体系;

(4)也有学者发现,有些侵害者从小生活在充满精神、身体虐待和性侵犯的家庭里,而且自身就有病态表现;有些侵害者婚姻不和睦,已经有儿童在其照看下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死亡。

3、这种情况发生该如何解决?

目前尚无有效措施来预防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疾病发生,也无特效药对症治疗。涉及到精神和心理层面的疾病,通常需要经过心理治疗,来找到导致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并及时遏制该想法。

而且由于发病主体未知难料,其他人很难从患者虚构编造的信息中获取事实,只能留心观察护理人和被照顾者之间的互动情况,并与医生及时沟通和判断。

什么是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国内相关研究和报道情况较少,根据英国官方的统计数据,“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十分罕见,其发生几率仅仅是一百万分之一,但是部分国家对该病引发的后果提供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管。

此前英国儿童法规定,如果某一个当地机构怀疑某孩子正在遭受或有可能遭受其父母虐待,可向法院提出指控。如果有重大伤害或其可能性证明,法官在“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指导下可以发出关注令,则当地机构和父母共同承担对儿童的监护。

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被列为虐待行为之一。这就意味着,如果法官有证据证明儿童监护人患有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而且对儿童生命健康形成威胁,则会发出关注令或者监督令,对其行为进行控制。

什么是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入狱后留了长发的吉普茜接受采访(图源:网络)

“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一定程度上属于心理、精神疾病范畴,如若发现有不良心理倾向时,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或药物治疗,自身进行心理调节,尽可能稳定情绪,多接触正能量事物,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才能保持乐观阳光的心态,拥有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余真.代理性孟乔森综合症——儿童保护中必须认识的虐待方式[J].法制与社会,2009(14):373-374.

[2]朱惠杰,刘兴楼,邹标,黄志华,舒赛男. 中国大陆首例儿童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03):222-224.

本文所涉及医学知识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治疗结果为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分院测试性取向心理效应源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外貌焦虑情商自卑自闭症爱丁堡强迫症叛逆社会心理学社交恐惧症焦虑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爱情挽回悲观主义易怒症心理医生九型人格焦虑症回避型人格障碍亲子关系MBTI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