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度的道德要求总是使人变得更不道德
作者:罗理模 2022-04-07 21:02:36 人际心理

中华民族自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以来,虽然屡经改朝换代,但对和谐社会和完美国家的强烈渴望,从未停止过追求的脚步。

魏晋陶渊明在其《桃花源记》里描绘的一个社会平等,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是古人对理想社会强烈渴望的体现。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后便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理想中的完美国家开始了自己一砖一瓦的构筑。

掌握着国家权力的管理者都明白,人的因素是决定完美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关键。人的因素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人的本能;二是人对自身本能管理的能力,即人的道德素养。

道德准则一般被心理学家定义为:儿童和成人所拥有的用于判断对和错的态度和信念。个人的道德准则是由其文化背景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所决定的。道德准则不是与生俱来的标准装备。

1道德与本能的对立

二十世纪早期,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在其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里,说社会是人本能的体现。

社会本能论断言本能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人的道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个体强大的本能能量。

与西方社会正视人性中的动物性本能不同,中国自古便笃信道德对本能的约束力。

中国的国家管理者制定了种类繁多的道德准则,从春秋时代的孔孟之道,到当下幼儿园三岁幼童而始的学校教育,以及书籍和影视铺天盖地的宣传,无不充斥着对好道德奖誉和对坏道德惩罚的暗示。

适度的道德要求无论是对儿童还是成人都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适度的道德要求能使个体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遵守规范的社会人。

为什么过度的道德要求总是使人变得更不道德

虽然适度的道德要求必要且全理,但神化道德力量和高估道德对人本能的约束力绝对是一个错误。

要求儿童之间互相友爱,儿童大都相信并按大人的要求去做。成人之间虽然也有互相友爱的时候,但更多的是为了利益勾心斗角而互不信任。

当要求儿童爱护动物时,儿童也对动物表现出极大的善意和同情心。但成人对低于人类的其它动物的善意和同情心非常淡泊,许多动物成为了人类餐桌上的佳肴而濒临灭绝。

所以,过度的道德要求在儿童身上所起的服从效果并不能适用于整个社会群体。

儿童之所以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过度的道德要求,一个原因在于儿童力量弱小,在自己不能独立生存的环境下必须依靠并服从成人。

第二个原因是:儿童见识少,只要提供给他们一些包含有少许道理成分的知识,他们就会把这些知识当成真理,因为他们还没有其它知识或经验对这些道德教条进行检验和质疑。

儿童不断长大,成为了少年,其自身的自主意识逐渐唤醒,他们接触到了不少成人的世界,了解了更多的事实真相。

在此基础上,少年拥有了初步独立的自主意识,拥有了对某些知识进行检验和质疑的能力。对叛逆期少年来说,过度的道德要求只会增加他们叛逆的藉口。

2过度的道德要求引发愤怒

过度的道德要求几乎总是引起个体愤怒的情绪。为什么呢?

因为过度的道德要求压制了人的本能,而人的本能是一种盲目的强大力量。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称这种盲目的强大能量为本我,称被内化了的道德要求为超我。当具备足够强大的超我时,人就能按照理性的规则行事。

但是,如果超我过度强大,也就是道德要求对本我的打压程度超过了当下它所能承受的阀限,就会使人形成神经症。强迫症、癔症以及抑郁症等都是因为超我过度压制本我造成的。

为什么过度的道德要求总是使人变得更不道德

在面对过度的道德要求以及由这些要求所导致的神经症威胁时,一个人下意识自我保护反应首先是情绪上的愤怒,然后紧随愤怒而来的是破坏性的不道德行为。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苏珊.福沃德所著的《原生家庭》推荐序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譬如中国人有私德而缺乏公德,为什么?因为私德的核心是孝道,是孩子要无条件地遵从父母的规则,这是“非如此不可”的,必须做的东西。

相反,公德的核心是良知,但在家里过度孝顺的我们,到了社会就忍不住想放肆,破坏公德都会给我们叛逆的快感。可以说,破坏公德就是过度孝顺的阴影。

过度孝顺的道德要求会损害一个人的公德心,这是过度的道德要求总是使人变得更不道德的一个方面。

过度的道德要求首先是对一个人最亲近的关系起作用。

当过度的道德过分要求对父母的孝顺,过分强调兄弟姐妹之间的爱,过分强调同一个村庄的情谊,或者曾在同一个中学读书的情谊,如果这些小团体的情谊被过分强调了,就意味着同时强化了一个人的私德心,从而抑制这个人在大团体中的公德心。

为什么过度的道德要求总是使人变得更不道德

有人认为,一个人会将爱小团体的情感移植到爱大团体身上,从而形成公德心,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臆想。一个人的私德心会从两个方面抑制其公德心的存在和发展。

1.为了表达对小团体的忠诚,私德心会在情感上排斥大团体,从而使人在大团体环境中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2.使个人富有公德心的动机并不单单是个体的良知,还包含渴望和其他个体联结在一起的欲望。当这种欲望在盛行私德的小团体中被完全满足时,就会削弱这个人在大团体中的公德心。

3过度的道德要求其它消极表现

过度的道德要求还总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过度的道德要求就是帮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去伤害道德感单纯的人,过度的道德要求在此时变成了为虎作伥。

过度的道德要求也被认为是鼓励了弄虚作假而强化了弄虚作假。当看到某些人因弄虚作假获利时,会引导大量的人做出弄虚作假的行为。

破窗效应说的是:破坏性行为会引导更多的坏行为跟随其后。

人的行为和情绪会互相传染,特别是象愤怒这样消极的情绪。

比如一员工在工作中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因为不敢对老板发泄怒气,这个员工回家后就对妻子无理责骂,而妻子打了孩子,孩子踢了狗,而狗又咬了猫。消极的情绪会引起链条性的不道德行为。

过度的道德要求总是意味着需要负起过度的责任,不管这种过度的道德要求被冠以爱的名义时也是如此。

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爱总是被滥用来承担不是自己责任的责任。当一个人承担起过度的责任时,人际关系的混乱就产生了。

关系的混乱会使人产生一种自我迷失感,为了消除这种自我迷失感,个体会抵制过度的道德要求和没有边界的爱,以及没有清楚界定的责任。

4适度的道德和过度的道德

适度的道德要求和过度的道德要求之间区别的关键之处在于,适度的道德要求接纳人性灰暗的动物性,比如追求快乐的权利和适当自私的权利。

但过度的道德要求否定了人的动物性,否定了个人拥有追求快乐的权利和拥有适度自私的权利。

适度的道德要求是公民人权得到尊重的体现。

为什么过度的道德要求总是使人变得更不道德

是否尊重一个人的真实感受是衡量道德准则是否适度的标志。

例如,尽情表达快乐或痛苦的感受既是本能,也是基本人权。但过度的道德以“喜怒不形于色”要求个体压抑自己的情绪情感,这违反了人的本能。

个体在这种道德要求面前,即使不敢当面表露自己抵触的感受,但自己的真实感受遭到忽略和否定后,个体会产生对自己怀疑的低自信。

同时因过度的道德强迫导致的自我压抑,使个体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和仇视感,这几种感受都会转化为对社会的愤怒情绪。

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个体往往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以平衡自己的心理感受。

适度的道德要求鼓励个体尽情表达快乐或痛苦的感受。真实感被接纳增强了个体的自信,同时产生了对他人的信任感,然后这种信任感会泛化为对这个世界的爱与感恩。带着这种积极情绪,良好行为道德会成为个体的行为习惯。

大量事实和实践证明,过度的道德要求所产生的消极作用要远远大于其所起的积极作用——不管这些过度的道德要求其愿望出发点看起来多么美好。

写在最后的话——

合理合适的道德规范会用分清责任来代替过度的道德要求,会用分清责任来代替过度的道德关系和人的其他关系,同时确立人和人之间的界限。让每个人学会为自己负起责任,这样适当的道德感在个体心理中就油然而生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思维反刍原生家庭自愈能力女人心理职业性格智力测试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咨询控制情绪心理健康测试亲密关系心理健康焦虑症正念绿帽癖无性婚姻自卑产后抑郁桃花运职业价值观哈利波特焦虑症智商爱情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