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作者:徐钧 2022-05-24 18:57:57 心理百科

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是很多年前写的,当时我跟两位心理学编辑坐在车上,一位是徐维东老师,她是蛮有名的儿童游戏治疗师,精于沙盘治疗;另一位是郑燕老师,她编辑出版过很多心理学书,如《佛学与心理学对话译丛》。我们三人在谈到一些书的时候,我有一个想法突然冒了出来:与其写一本专业书,不如写一本大家都能读懂并且有一定内涵的书。

《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的创作背景

当年参加中德班的时候,我的督导师马克是著名分析师海曼的学生,他给我们讲过海曼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我这本书成型的萌芽。

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反移情的概念,他建议在精神分析中应该禁止反移情的出现。到了1950年前后,著名分析家海曼重新使用了这个概念。

你不知道的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海曼最早跟着克莱因学习,因为克莱因本人不是很好相处,两人合不来,于是她离开克莱因,跟随安娜·弗洛伊德。海曼在跟安娜工作期间,他们经常一起讨论学术,在讨论中他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咨询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咨询师的自我反应,这个自我反应就是反移情,反移情是一种自然性,并且有助于咨询,所以作为精神分析师不能太装。

有一次,海曼跟另一位分析师在法兰克福的讲座上展开讨论的时候,马克坐在下面听到海曼说:如果有人送她一束花,她会很高兴;如果有来访者送她一束花,她也会欣然接受,但是接受之后,她会思考并询问来访者“如果我没有接受这束花,会给你带来什么”,用这种方式进行探索。海曼给出一个结论:咨询师如果隐蔽在咨询角色之外,很不真实地躲避一些东西,这样的咨询就会没有生命。当然,这个观点存在争议。

目前,精神分析的波士顿小组在《心理治疗的改变》里有一些临床经验说明。研究认为,当咨询师和来访者能够“赤裸相见”的时候,大家都能够放下彼此的防御和身份,在这种真实关系中构建一个相遇时刻,这个相遇时刻在精神分析中具有生命力和转化力,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的心在这个位置上就打开了。这个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临床咨询中,我们究竟跟来访者是什么关系?这是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你不知道的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马丁·布伯是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早年在德国和比利时的精神病院学习过,有精神医学的受训背景,曾经跟卡尔·罗杰斯、皮尔斯(格式塔疗法创始人)有过对话。他的观点是:真正的精神分析师与其病人的关系,同样充分表明了相互性的标准局限性。如果咨询师只是满足于“分析”病人,即从心理世界中挖掘出无意识的要素,并把通过这种程序加以转变了的心理投射到有意识的人生工作中去,也许他的治疗会取得一定的成功,在最好的情况下,他能帮助心理紊乱无序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调整自己、整合自己,但是,他却无法完成真正的任务——让萎缩的人格中心获得整合。

唯有这样的医生方能胜任此任务:以深邃的眼光洞见到病患心灵中潜伏的统一性。但若欲如此,医生必须与病人建立人格和人格间的伙伴关系,且不能把他当做观察、研究的对象。为了把这种统一性释放出来,为了让病人与世界建立新的和谐并实现其统一性,他的一生必须像老师一样,不能拘泥于两极关系中自己的一方面,应同时凭借“现实性”的力量站到另一极去,设身处地地体会治疗效果。同样,倘若病人自己逆行“总结”,站在医生的一极来体验效果,则这样特定的“治疗”关系便不复存在。在人际关系中,既若亲兄弟,又落落寡合,唯此种人才可治疗他人、教育他人。如果在一种关系里,其中的一方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另一方实施影响,则这种关系里“我—你”的态度所依据的乃是一种不完整的存在、一种注定不可能完善的相互性。

我在中德班听马克博士讲他跟海曼的关系的时候,就想到了上面这段话。我对这段话非常有感觉,而且这段话里呈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并不是中德班教学大纲中规定必须要讲的东西,但往往是这些“不必要”传递出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对理解海曼的自然性有很大帮助。可见,故事的传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某些人、某些理论以及更好的咨询是什么。

你不知道的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这些故事在展现的时候,就像言传身教里的身教,身教的感觉就像新鲜出炉的面包,充满了生命力。这些故事引发了我对历史的不同看法。我们国家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从《史记》开始,每个朝代的历史都被记录和言说。以前我在读历史的时候,往往需要读很多遍,例如公元657年,考试的时候会问这个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我们就去背诵历史课本中的事件,好顺利通过考试。但是,历史的意义仅限于此吗?

即使我知道了公元657年有哪些历史事件,也对这段历史毫无感觉。公元657年发生了很多事,比如唐朝和回鹘发生战争,玄奘和唐高宗去西明寺开光等。历史只记录了大事件,却没有记录民间故事,比如,玄奘陪唐高宗回来的路上发生了什么?又如,王玄策代表大唐出使印度,被印度虏获,逃出后带领尼泊尔和吐藩军队攻回印度俘虏了印度王,使大唐在中亚和南亚重新建立了威望等,这些细节在历史上很少被记载。如果历史只是为了记录,那么它的意义就只限于被言说。

我们在看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只看到它的表面。同样,当我们看心理学史、精神分析发展史、认知治疗发展史和人本主义发展史的时候,不能只看到单向的口述的历史事件。人类学研究发现,一个部落和一种文化的精神,往往都是通过故事传递下来的,因为那个年代所用的工具、技术和其他东西并不那么坚固。一个历史时代会被淘汰,但是古来的故事和它赋予我们的精神却会流传甚久,就像中国人说起皇帝、轩辕、神农、尧、舜、禹、汤和孔子的故事一样。虽然这些故事离我们很遥远,也有过很多变形,但它的根源和结构并没有失去,它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中国人的做事方式,这种精神力量一直存在。

你不知道的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精神分析、认知治疗、人本主义、家庭治疗等,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很重要的故事,这些故事以口传的形式传递,就像禅宗的教外别传一样,反映出很多很重要的东西,很有意义。我们在传递故事的时候,都有自己对故事的偏见在里面,这个偏见是我们诠释的观点,偏见是普遍的,因为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姓氏,姓氏代表我们每个人都不同的故事。例如,我姓徐,徐姓可能跟徐偃王的故事有关:当时周天子西行,整个国家发生动荡,徐偃王在徐州集结军队想重新拥立天子,于是周天子急忙赶回。当天晚上,徐偃王想到第二日两军对垒必定死伤无数,既然周天子已经回来,如果他能够管理好国家,就不需要这场战争了,于是解散军队隐居起来。但对这个故事是有不少解释版本的。

你不知道的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弗洛伊德的故事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必然会说起弗洛伊德的故事。今年是弗洛伊德去世83周年,我们不禁会想知道,弗洛伊德是如何去世的呢?弗洛伊德患有口腔癌,他跟医生约定,如果到了实在无法治疗的时候,就给他使用吗啡。两三支剂量的吗啡可以致死,也就是说,弗洛伊德采用安乐死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弗洛伊德面对死亡如此坦然,足以看到他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而不是作为书中人物的存在。

弗洛伊德还有很多故事,比如治疗他的病人狼人的故事。在弗洛伊德去世很多年后,一位人类学家对狼人进行了采访,发现狼人说他自己并没有被弗洛伊德治愈,这引起了精神分析协会的紧张,毕竟弗洛伊德曾表示狼人的案例比较成功。

直到狼人去世后,他的档案才被公布于众。狼人患有精神病结构的抑郁,在尝试了所有治疗都没有效果后,他找到了弗洛伊德。狼人是非常富有的贵族,所以能够接受长期的精神分析。分析的开始两年,狼人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是因为弗洛伊德那时病情严重,做了30多次手术后,嘴巴的上颚全部切除,两个鼻窦直接展开,嘴里还有臭气,需要接受治疗和休息,于是将狼人转介给他的两个学生。一段时间后,由于两个学生的治疗都不太成功,于是弗洛伊德又将狼人转回到自己这里做治疗,几年后,弗洛伊德单方面宣布结束治疗。

狼人曾回忆说,他与弗洛伊德有链接,在治疗中他感受到的并不是弗洛伊德的诠释,而是自体客体经验,即弗洛伊德在某种程度上与狼人有所共鸣的经验。弗洛伊德还曾邀请狼人与他的家人共同就餐,他感觉弗洛伊德是一位温暖的老人,总是眼巴巴地希望他能够说出一些潜意识里的东西,但他最后还是让这位老人失望了,因为他并不知道弗洛伊德让他说些什么。

虽然这个个案并没有彻底痊愈,但从以上的描述来看,治疗还是有一定的成功的,因为狼人的症状改善了,而且对狼人来说,这是一段印象深刻且非常重要的经历。

弗洛伊德的两位学生却不同,狼人回忆,这两位分析家很节制,节制到不太说话,这让狼人感觉很不好。从当代精神分析的治疗观点我们知道,如果分析师对于具有精神病结构的来访者过于节制的话,来访者就会投射出很多妄想,咨询师的沉默会让来访者HOLD不住自己的妄想,所以不利于治疗。

弗洛伊德曾有过一次强烈的反移情,来访者是位高级学者,在埃及做了几十年的考古工作。在做治疗的时候,弗洛伊德满脑子都是关于埃及的联想,这让他很兴奋,因为他喜欢搜集古董。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他经常打断来访者询问埃及的事情,几个月后,他把这位来访者转介了,因为如此强烈的反移情对来访者是有害的。

弗洛伊德是个工作狂。按照犹太人的习惯,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吃早餐,七点多开始给人做分析,一直工作到下午,吃个点心,休息一刻钟,然后继续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十点吃晚餐,饭后出去散步半个小时到一小时,回来后看文献、写东西,一直到十一二点睡觉。虽然工作量很大,但他很享受。

除了工作,弗洛伊德经常去意大利休假,休假的时候不接受分析;他喜欢收集各国的文物和古董,在他伦敦和维也纳的房子里,我们能看到他搜集的很多古董,这还不是全部,因为他从奥地利逃离的时候,其中很多都被纳粹没收了;他还是一位业余人类学家,著有《图腾与禁忌》和《摩西与一神教》,这两本书是古典人类学的经典作品,经常被讨论。

你不知道的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奥托·兰克是弗洛伊德的养子。兰克小时候很穷,没办法负担学费,阿德勒遇到兰克的时候,跟他说起精神分析,兰克听后很感兴趣,于是买了弗洛伊德的书来读,并写了一篇艺术跟精神分析相关的文章拿给阿德勒看。阿德勒看后很惊讶,这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居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于是把文章拿给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看过文章后约见了兰克。二人见面后,弗洛伊德决定资助兰克去上学,后来兰克成为非常有成就的精神分析师,晚年去了美国。

弗洛伊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故事不排除被加工过的可能,但这些口传的生动的历史更具有生命力,能让我们更加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让弗洛伊德的理论立体地“活着”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历史不是言传,而是很直接的身教。这些启发性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整个分析的进程里充满了生命力,这些生命力就是我创作《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的初衷。

如何成为好的咨询师?

会吃喝玩乐才是好的分析家。这句话虽然说起来有点夸张,但一个人学习心理咨询,不能整天只知道看书和做咨询,过度沉浸在理论和流派中,而是要有自己的生活和爱好,要跟亲戚、家人、朋友保持一定的关系,这是作为人很重要的东西。

我曾经的督导师现在已经快80岁了,仍然经常去听歌剧、看话剧和电影。就像马丁·布伯说的,分析师要跟自己的生活相联接,因为治疗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从生活和其他体验中得来的,比如话剧、戏剧、电影、历史著作等。

我们要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来访者有类似的经验,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来访者。比如,人本取向的咨询师在倾听的时候,就像进入了对方的精神世界,在来访者的世界里去体验他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当我们能够这样去理解的时候,分析才有利。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也会在体验中体会自己,咨询师能够理解来访者的治疗效果,来访者也站在咨询师的角度看自己,这是双元的主体间过程。

很多同道都知道,我到各个地方的时候都会晒一些美食的照片,这是件很有乐趣的事情。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比如贵阳人喜欢吃虫子,国内其他地方的人,会认为吃虫子很恐怖,从心理治疗的标准来说吃虫子是饮食障碍——异食癖,但从人类学角度来看,异食癖是人类设定的,因为习俗不同,我们恐惧这种行为、不理解这种行为,所以把这定义为异食癖,其实这只是一种饮食方法而已。

由此可见,我们在理解来访者的时候,即使我们没有直接经验,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让我们的偏见变得少一点;即使偏见变少了,我们还是要保持一些偏见,因为一个人承认自己有偏见并不可耻,一个人说自己没有偏见和立场才最让人讨厌。

我们跟朋友出去吃饭的时候,会问对方想吃什么,如果对方回答随便,我们会认为随便意味着没有偏见,结果你点了菜以后,对方并不一定会满意,甚至百般挑剔。我们都试图让自己变得没有偏见,但事实是,我们都不是随便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成长史,都有自己的建构和生命历程,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诠释学观点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历史丰富的,历史丰富性就是让一个人对世界带着足够的偏见,这种偏见会成为这个人所谓的个性和世界观。当我们承认偏见的时候,对世界的偏见就会少一点。

例如我是认知行为取向的治疗师,但是我今天讲了很多精神分析的故事,这就是偏见;也有一些人把弗洛伊德和荣格比较,相比弗洛伊德,荣格很富有,因为他的妻子是万国集团的继承人,这也是偏见。当我们带着偏见去评判的时候,会看到一些冲突;我们每个人都有冲突,在弗洛伊德看来,一个健康的人也有神经症冲突,所以冲突本身并不可怕。

当我们发现历史和生活中的偏见时,偏见所形成的世界和体验,反而让我们具有了反身性的意识,因此让我们跟动物区分开来。以前的历史认为是劳动和工具创造了人类,现在的动物行为学研究发现,水獭、猴子、猩猩等动物也会使用工具,会使用工具并不能区分动物和人类,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反身性的意识。人类有历史,而动物没有。

我们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故事也反身到我们自身的体验上,我们并不是体验故事中的那个人,而是那个人让我们自身产生了某种体验,并整合为我们对世界新的进展。刚刚我们说到了异食癖,第一次到了贵阳以后,我像异食癖患者一样去吃虫子,并开玩笑说,以后要在贵阳建立一条原则,到贵阳讲课的老师一定要吃虫子,由此看看我们对这个问题修通得如何。其实我想说明的是,我们要跨域自己,去看一些东西。当然,这个世界很广大,我们无法跨越所有的东西,比如我不可能去尝试吸毒,这是人类的有限性,人类会有偏见、有好恶、有选择,所以我们成为了凡人。不过,在这个位置上,作为咨询师,我们可以把路走得更远一些。

你不知道的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还有很多故事,比如荣格,大家都知道《危险关系》这部电影,讲的是荣格跟他的来访者萨宾娜发生了性行为,虽然荣格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好,但他是一个情感渣男,除了萨宾娜外,荣格还跟另外一个学生发生了性行为。跟他的妻子艾玛·荣格摊牌以后,艾玛只能同意和接受他有婚外情的事实。我们看荣格故事的时候,要跟他的理论区分来看,毕竟没有谁可以很完美。

卡尔·罗杰斯中年的时候给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做治疗,他在理解来访者后慢慢向这个人认同了,因为对方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罗杰斯开始产生了幻视和幻听,变得很警惕。经过督导以后,他发现自己没办法治疗这个病人,于是单方面离开了来访者,这对来访者来说等于被抛弃。罗杰斯因此接到了伦理举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恢复了一点。

你不知道的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欧文·亚龙的师傅罗洛·梅晚年时经历了离婚,生活比较糟糕,因为当时很有名,不好意思找别人做治疗,于是找到了欧文·亚龙做分析。欧文·亚龙曾在罗洛·梅那里分析过,所以这并不符合伦理,虽然欧文·亚龙自己没有说,但这件事情却真实存在。

你不知道的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著名的咨询师还是我们,都是十分有限的人类。当我们能够识破这一点,就会发现:我们做咨询的时候,要像一个人一样跟来访者工作,这样就不会陷入自大的立场——开放的、凡人的、非自大的立场对我们做心理咨询很有帮助。

在《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这本书中,记录了一个个有生命的故事,这些故事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不是作为历史被言传。

《史记》并不只是官方的历史,而是历史上杰出的典范,书中每一段后面都有“司马公曰”,这些“曰”是司马迁对历史事件的意见,这是带有生命的个性化正史。

我最近在写另外一本书,这本书可以说是另外一本《史记》。中国心理咨询正在进入从无到有突飞猛进发展的阶段,每个人都在用生命展示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很多面向,我想让自己像一个史官一样,把这些故事和人物记录下来。这个史官是自由的,没有任何牵制的,若干年后,这些故事可以成为有生命的东西在这个轮回的世界里递传。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产后抑郁测试无性婚姻智力测试原生家庭咨询师社交恐惧症九型人格心理测评聊天外貌焦虑绿帽情结女人心理社交恐惧爱情挽回MBTI测试抑郁症自卑心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亲密关系心理恐惧症霍格沃茨恋母情结自闭症强迫症控制情绪依赖型人格障碍负面情绪双向情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