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力觉醒】如何摆脱“冒名顶替综合征”走出低自尊? 10个回答

    “冒名顶替综合征”是指由于自我怀疑和缺乏自信,面对自己的成功却感觉自己像个“冒牌货”的心理现象。 这种心理主要因为自我价值感低、童年被过度挑剔、过度忽视或过度表扬、完美主义倾向而产生。虽然男性也会有不配得感,但冒名顶替综合征却在女性群体中更为明显,对后者产生的影响也更大。 究其原因,除了多数女性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外界评价影响,也和女性的社会地位、“男尊女卑”观念的社会影响等因素脱不开干系。 那么,女性究竟该如何摆脱“冒名顶替综合征”,走出低自尊呢? 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经验,或是你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在这个问题下发布回答,分享你的看法。 回答被标记为“星标”(优质或精华),即为本节任务合格。

    匿名网友 2023-01-16 04:08:58

杨玥龄
559 人倾诉 好评率 99% 婚姻感情情绪压力两性情感心理健康
找他倾诉
  • 崔娴 向TA咨询 打赏

    如果你在面对夸奖,成就和奖励时,高兴之余又会很心虚,觉得这些都不是自己应得的,自己只是运气好,感觉自己像一个骗子,随时随地会被揭穿。这可能不是因为你真的不够好,只是你很可能陷入了“冒名顶替综合征”。

    有“冒名顶替综合征”的人,无法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一直活在“我不配”的焦虑中,无法接受别人的肯定。

    这种过度地自我否定,让有“冒名顶替综合征”的人不停地自我攻击,要摆脱这种低自尊,我的建议:

    1、多和自己进行积极的对话

    不要一味关注自己的缺点,多去发现自己的优势。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证预言”,就是说人们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常常自我否定,只会让自己更加消极自卑,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内心才会慢慢变得平静而有力量。

    2、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有时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自己,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能力,可以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写下来,一一列出,你会发现你可能低估了自己。

    多和那些对你有客观评价,并经常肯定你的人呆在一起,从他们的肯定中,慢慢学会欣赏自己,停止自我攻击。

    3、接纳并包容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不要和别人比较,不因别人的优势而自卑,并接纳自己的弱势,看清自己和别人,才能活得清醒而从容。

    当自己陷入负面情绪时,要试着转换视角,想象这件事发生在朋友身上,你会怎么样?学着安慰自己,接纳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包容自己,慢慢找到内心中自爱的力量。

    以上,我是跳舞的萤火虫,感谢你的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评论 2023-03-25 23:30:41 回复
  • 徐晓凤 向TA咨询 打赏

    看到这个题目,想到我以前在表演完节目之后,所有的主创人员都在舞台上合影,而我一个人却默默的躲在更衣室里面不出来,因为我不想合影,我觉得我不属于那个舞台,我也没觉得自己很厉害,我只想躲起来躲到这,你们看不到的地方里面什么都不干,我无法享受别人的鼓励和赞美。

    甚至于不敢站在那个领奖台上去领取我应有的尊重和别人的喜欢,以前我不知道为什么,那种深深的匮乏和不配得感。

    其实就源自于这个话题。

    一 书写疗愈
    我在本子上写了自己的五个优点,而且我重复再写一句话,我值得。

    二 积极心理学
    我把对自己的鼓励编成了一句话,每天对自己说五遍。每天想起来就重复。

    三 重新改变认知
    我不好,追根溯源,从我心底认定的我不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步一步的往内心深处探索,一步一步的往小时候长,却看到了那个时候我对于这句话的认知是从什么事件开始,通过那件事件去疗愈自己。

    四 重新建构自我评价系统
    我不好,我不值得,我不配拥有。携带有评价系统的东西是在我们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我们需要重新去建构他们,而且建立一个自我评价系统,并不是说这100个人都说我不好,那我肯定就不好,我需要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评价才行。

    综上所述是我走出这个不配得感的方法,我现在还在实验当中,因为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反复去修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反复去强调自己值得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大家不必灰心,慢慢来。
    0评论 2023-03-25 23:30:41 回复
  • 欧辉凤 向TA咨询 打赏

    感谢提问,让我又一次思考觉察这些困扰过自己的问题。

    确切的说,自己在工作上表现出来的是很优秀的,也是成功。

    一路走来自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场小白,到成为单位的一把手,并且在任期间,单位的服务能力和业务,都有那么显著的提升。自己也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但是自己一直都不敢自信,好像自己就是运气好一些,侥幸做到了这些,从不敢骄傲,不敢为自己发声。

    所以就只好一直安慰自己:我已经那么努力的努力过了,至于其他人怎么看,有什么样的社会效应,都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过好当下每天,至于昨天,就让它成为过去吧。

    我也曾困惑过,为什么我不能傲娇一些?为什么有一种“爽不透”的感觉?明明我比自己身边的人有这样的资本,为什么没有别人笑得大声?

    然后自己就用谦虚是一种美德来劝慰的自己,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低调,这些说法来说服自己。

    这样的劝慰,曾经让自己的内心有很多的憋屈与不舒适。原来,自己陷入了“冒名顶替综合征”。

    原来,与自己小时候父母过度的严厉,以及有了弟弟之后被忽视的经历有关。

    此刻我好像看到了那个委屈,恐慌无措,也有点愤怒的小女孩。就那样柔弱木纳的站在那里,想要为自己发声,想要得到父母平等温柔的爱,得到父母的认可,表扬。可是,却没有力量,无法组织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

    那么,女性究竟该如何摆脱“冒名顶替综合征”,走出低自尊呢?

    01,自我接纳。

    也许在父母眼里自己无法满足他们的某些期待。但是,那是他们的期待,那也是他们的事情。

    自己就是这样真实的很努力的自己,我就是这个样子,我爱我这样的自己。

    不管我们内心能不能原谅原生家庭给自己的伤害与捆绑;不管我们能不能抚平自己内心的憋屈与愤怒。我们先接纳这样一个有爱有恨的自己。

    然后,给自己一个拥抱,自己一个赞赏,告诉自己,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也无所谓,我深深地爱着自己,我知道,我真的很棒!

    也许,这样的成长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告诉自己:亲爱的,没关系,慢慢来!

    02,寻求帮助。

    寻求帮助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寻求咨询师专业的帮助。好的咨询师会给予自己温柔而坚定的支持,帮助自己获得成长与疗愈。

    一方面是通过自己的学习,丰富滋养,疗愈成长自己。

    ①,冰千里老师的内在小孩成长课,施琪嘉老师的家庭创伤课,邱丽娃老师《超越原生家庭》,丛非从老师的《萨提亚家庭治疗》。都可以帮助自己看到自己,理解自己,也疗愈成长自己。

    让自己逐渐的更有力量成长强大起来,有力量与智慧面对当下的关系与功课,成为自信快乐的人。

    ②,每日清晨的自我觉察。

    清晨,我们的内心感受最接近自我意识。醒来的那一刻,觉察自己的想法,与它们对话,然后,给自己一些认可与赞赏。

    ③,参加一些团体,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与问题。

    书写分享可以让自己发现最真实的自己,也更加坚定的理解自己,并且得到来自于自己与他人积极的鼓励。

    在答疑馆回答别人的问题,帮助身边的人,同样会梳理自己内心,提升自己的价值感。

    ④,运动,阅读,书写,正念冥想练习,都可以很好的激发我们的愉悦感与掌控感,让自己更加快乐自信。

    推荐阅读一下《拥抱你内在的小女孩》《复原力》《被讨厌的勇气》等等心理学关于个人成长的书籍。

    世界和我爱着你,祝好!
    0评论 2023-03-25 23:30:41 回复
  • 石宏英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很幸运遇见你的提问。


    低自尊水平女性,总是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我不配”

    “我好没用”

    “我什么都做不好”


    有人说:“低自尊的世界就像是在深不见底的黑洞底处仰望天空,多么想要伸手去触碰那些绚丽多彩,却在内心笃定这些都遥不可及。”


    的确如此,当一个人长期处于低自尊状态,整个人就犹如身处洞底,感受着延绵不绝又无处可逃的绝望。


    那么,女性究竟该如何走出低自尊呢?


    1 .提高自我接纳意识


    如果能够认识到“理想自我”是过于完美的,是不太合理的,而我们不必用“完美”、“标准”来苛刻地要求自己,我们可以平凡、简单、真实的存在,我们就能够更加接纳“现实自我”,这样也有利于我们自尊水平的提高。


    2.不断发掘自身优点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什么都做不好,只是我们没有找对方向,而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我不够好”上,短板理论、水桶效应总是教导我们怎么改善缺点,但其实发掘自己的优点更有利于我们人生价值的展现。


    你要相信生而为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你可以从朋友、同事、家人的反馈中逐渐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自尊水平的提高。


    3 . 积极行动起来


    行动可以带来力量。想要走出低自尊状态,还需用积极的行动去获得积极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停留在消极的困境,止步不前,这样反而会持续受到消极感受的影响。


    4 . 停止讨好他人


    在讨好的关系中,两个人的位置是不对等的。如果你正是那个总需要讨好来获取关系和认可,这总会让你处于一种低自尊状态。其实,真正喜欢你的人是不需要讨好的,而那些需要你讨好才对你”好“的人多半是在利用你的低自尊。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无论你是不是低自尊,你都不需要去讨好他人。


    5. 不过分要求自己


    低自尊人格总是会将失败的原因都归因自己,对自己过分苛刻,但其实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其实很多你对自己的要求末必合理,不达成也并不代表你很差劲。在一件事情的成败中,你要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付出与收获,多认可自己。


    6 .学会寻找外界原因


    低自尊的女性很喜欢内省,哪怕不是自己的错,也会认为是自己间接导致的,但这样只会影响自己的信心。所以还请客观地看待问题,学会去寻找外界的原因,综合看待客观的结果,而不必过度内省。


    7. 一份支持性的关系


    我们的伴侣、朋友,会带给我们一定的支持性,同时,心理咨询会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而这正是低自尊者需要的。无论来访者有怎样的品质、行为,咨询师都愿意接纳和温暖你,逐步帮助你去完善自己的人格。


    0评论 2023-03-25 23:30:41 回复
  • 陈桂梅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
    0评论 2023-03-25 23:30:41 回复
  • 凤佑年 向TA咨询 打赏

    你好,我是心探教练放飞。2023我们都要幸福。

    今天又是一个很好的话题(问题),在这里,女性朋友能够有机会一起分享产生共鸣、获得滋养。针对如何走出低自尊,我的成长经历是这样的:

    0评论 2023-03-25 23:30:41 回复
  • 王智复 向TA咨询 打赏

    【女力觉醒】

    如何摆脱“冒名顶替综合征”走出低自尊?

    前面一篇分享了我自己走过来的心里旅程,这篇我分享一下我如何走出低自尊的过程:

    1:保持觉察
    第一次发现自己低自尊,无法接受他人的认可。我在日记里复盘了自己的一些感受。
    同时也没有因为被认可而自满,也没有因为自己放弃而伤悲。
    调整好心情带着新的动力踏上学习之路。
    虽然自己是高敏感,好处也让我看到了,同时过去日记里记录着自己的很多情绪。
    发现自己不能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败。
    并且情绪化,经常为了一点事情感到莫名其妙的伤感,喜欢独自沉浸在自己想象中不好的结局里。
    觉得那些美好的事情、好的运气自己不会遇到,同时也不会降临。

    2:投入到新的团体,关注自身的优点缺点。

    在持续不好的环境,熟悉的人或者亲人中感受到无法得到滋养,我开始寻求外面的帮助。

    当我发现在一起学习的小伙伴,还有网络里的好友,都会反馈我的优点和缺点。

    我不像对待家人那么抗拒,我还会认真聆听,并且主动和对方沟通,大家坦诚交流。
    这样的交流让我很舒服,也没有压力,不像家人一批评我就情绪化,愤怒。
    我不断和外界沟通,“训练”自己接受批评。
    虽然我不能马上做到,家人对我的批评我一样会爆炸。
    例如妈妈说,你是女人就应该勤快。
    婆婆说你当妈妈怎么这么粗心,还会让孩子生病:
    这些批评我当时的感受就是愤怒。
    我对自己和长辈愤怒又压抑着,同时感觉自己羞愧难当,怎么可以这样去对待妈妈呢?
    我不能接受自己的真实感受,而我的同学和网络的朋友有时候会坦诚说:
    你心太急了,这些事不能急,这样反而不会
    0评论 2023-03-25 23:30:41 回复
  • 汪梅妹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呀!
    0评论 2023-03-25 23:30:41 回复
  • 韦亦云 向TA咨询 打赏

    “冒名顶替综合征”是指由于自我怀疑和缺乏自信,面对自己的成功却感觉自己像个“冒牌货”的心理现象。

    这种心理主要因为自我价值感低、童年被过度挑剔、过度忽视或过度表扬、完美主义倾向而产生。虽然男性也会有不配得感,但冒名顶替综合征却在女性群体中更为明显,对后者产生的影响也更大。

    究其原因,除了多数女性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外界评价影响,也和女性的社会地位、“男尊女卑”观念的社会影响等因素脱不开干系。

    如解析所释,这个“冒名顶替综合征”其实是一个人的低自尊所导致的,男性也一样会如此,只是在不断循环的社会下,旧观念的影响下,女性居多些。

    在看到《冒名顶替综合征》这本书籍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个词,只是大概了解了下自己为什么会在被领导重视和表扬的时候感到愧疚和觉得自己并不值得。

    领导会说“你值得拥有”,但是不会告诉我为什么我自己会感觉不配。

    后来经过自己去觉察和翻阅资料了解到这与自己的核心信念有关。

    但是,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有的时候我也不是特别想要改变它,即使知道也还是会去保留它,听从它的指令照做。

    比如,朋友送了礼物给我,我总是会回赠,朋友请客吃个饭,我也要回请,朋友帮个忙,我也要回帮……虽然,我知道这个低层逻辑了,但这些时候我是享受它的,因为这个也是我的快乐。

    以前,不知道它的存在,只知道自己因为父母教导的受人点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所以会这样。现在,知道了它的存在后,不会因为有时候的没有办法回报他人而愧疚,不会因为被赞赏而觉得自己不配。

    当自己无法回报他人时会平和的去表达,当他人赞赏自己的时候,会欣然的接受。

    那么,女性究竟该如何摆脱“冒名顶替综合征”,走出低自尊呢?

    首先,认识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所在,对于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于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事情大胆做出主动尝试,对于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进行学习和训练,增强自己的能力范围。

    其次,接纳自己

    我们对于喜欢我们的人来说是可爱的,对于不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欣然接受。没有一个人是世界上所有人共同喜欢的,对于个体的喜欢与否是基于对方的人生经历。所以,对于喜欢我们的人,我们表示感谢,对于不喜欢我们的人,我们表示理解。

    最后,发展自己

    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在人生的路上是不断的成长和修炼自己的,不是为他人而打造一个对方需要的“自己”。对我们自己的部分,接纳和认可好的部分,调整和改善不足的部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分值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照顾好自己,增强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
    0评论 2023-03-25 23:30:41 回复
  • 刘雅琴 向TA咨询 打赏

    没有参加这次的活动,但是看到好几个主题或问答,都挺值得人进一步思考的。


    说到这个“冒名顶替综合征”,我刚就小小体验了一把。

    这周休假在家,偶尔答个题,以往大概是答3-5题,能有个1题是精华被打赏吧。最近4、5题的回答都被打赏了。今天第5题被打赏的时候,我心里第一反应就是:咦,最近是回答的人太少了么?还是问答君或者小助手们放低了评价标准?连我这样的,都能每题都精华了?很不可思议哎~

    看吧,这应该就是典型的“冒名顶替综合征”了吧,虽然这事儿特别小。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很显然,我对自己并不自信,评价不高,总觉得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理解大概会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社会环境大背景

    尽管当前女性的社会地位,相较于之前,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不得不承认,目前还是一个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环境。

    要达到同样的高度,女性要付出的努力远比男性付出的更多;似乎只有女性的成绩真正达到让人刮目相看的时候,人们才会注意到她。

    2 社会对男女性的评价标准迥异

    举个比较现实的例子:男生有房有车,或者在公司里当个***总,那就是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了;评价标准相对比较单一。而女性,事业成功了,有人会说她没结婚,她不温柔善良,不顾家,没把孩子教育好;顾家了,又有人会说她没有赚钱能力,不独立。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对女性的评价维度更多,也更难。

    3 绝大部分人还是会以外在标准作为评价自己的依据

    小时候是考试分数,长大了是工资待遇岗位抬头。这么多年的潜移默化,造成了人内心是有一根平时不易察觉的警戒线。警戒线以上,哦,还能接受;警戒线以下了,哦,天哪,这不得了了。所以会耗费很多心力、精力去保持始终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女性尤其。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这一情况呢?

    1 首先要拓展视野,不要用幸存者偏差来看问题,学会合理评价自己

    举个例子,譬如我在互联网大厂工作,周围女性都是有车有房的,于是我就觉得有房有车已经成为了独立女性的标配;如果我没房没车那就太失败了。但是放眼这个社会,有能力独立买房买车的女性绝对是少数派,但是没房没车实际上是常态。所以拓展视野之后,你就不会只聚焦在身边的这些个别案例,而是能以比较客观的角度去看整个问题。

    这就好像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走得太近,每个人只能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走远了,看清全貌了,你才发现哦,原来世界并不是原来看到的那个样子。


    2 改变认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挥长板效应

    越来越多人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快乐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们开始向内看,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从而唤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实际上,每个人确实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或者可以称之为敏感性,找到那个敏感点,发挥它的作用,挖掘自己的潜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越做越好,形成正向循环。


    3 爱自己,并且相信自己是被爱着的


    最后再附上一个小插曲,回应下开头。

    我想了下,问答君小助手们评价回答是有一套相对合理的标准的,不存在放水的可能性;然后我又回想了下我当时答题的状态:确实写得很多,很认真,也倾注很多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能共情到题主的情况,给他一些启发。所以为什么我的回答就不能被评为“精华”呢,这是我应得的呀~

    0评论 2023-03-25 23:3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