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强迫症的家庭因素
作者:博爱情怀 2020-12-01 15:42:38 心理健康

假期中,专病门诊陆续来了了不少强迫症儿童。他们的平均年龄15岁,大多数是上初中、高中的孩子。正常儿童在幼小阶段虽然也可出现一些强迫现象,如走路时爱踢石子,喜欢用手抚摸电线杆等,但属于一过性,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消失。而有强迫症行为的孩子则不同,行为不易自行纠正,如果不让他们重复这些动作,他们的内心会感到难以忍受、焦虑不安,甚至大发脾气,只有反复进行才舒服。

与成人强迫症患者不同的是,孩子对这种异常行为不觉苦恼,也不后悔。强迫症的发生存在着多种因素,有遗传的因素,也有社会文化的因素。但是强迫症儿童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家庭环境。不良性格再加上教育不当、父母要求苛刻等因素,常易使孩子诱发强迫症状。

有一位来访者今年12岁。在家里,从客厅到厨房要绕过餐厅的餐桌,必须从餐桌的东边走,若不小心从餐桌的西边走了,他必须再回来重新从东边走。洗手间的毛巾下摆必须在一条直线上,若别人用了没放整齐,他必须反复整理直到下摆在一条直线上。

做完作业后,书本必须按语文课本、作文本、数学课本、文具盒的顺序放入书包中,即使父母给他整理好了,他也一定要检查并按自己的顺序重新整理。上学前一定要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等等。为此, 他经常浪费大量时间。孩子的一系列行为让父母感到困惑、着急。

儿童强迫症的家庭因素

孩子的爸爸经常加班,有时几天回家一次,与孩子的沟通很少;没有建立融洽的父子关系,教育基本上落在妈妈一个人身上。孩子的妈妈在医院上班,严谨的工作态度经常影响孩子,并且,平时争强好胜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也非常高。在学习上总要求孩子考进前三名,生活中也要求孩子做什么事都要做得最好。

假如他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妈妈总是一顿批评和责备,从来不鼓励;若是做得很好,妈妈也不表扬,而是要求下次做得更好。由于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事事处处谨慎、细心,过分注意细节,但又缺乏自信, 过于刻板固执却缺乏灵活性。

可以说,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孩子形成强迫行为的主要原因。工作忙碌常常使父母忽略了孩子的很多想法。所以,儿童强迫症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和个别心理治疗外,系统的家庭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父母应该常与孩子交流、沟通、多表扬、鼓励孩子,父母的表扬、鼓励能使孩子感到自信,不要强求完美,孩子尽力了就好。要鼓励孩子多与小伙伴交往,融入同龄人中,让孩子学会合作,并帮助孩子获得同伴的接纳,让其获得有效的自我评价,增加自信。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强迫症儿童的康复是尤其重要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自愈能力焦虑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自卑心理心理测评心理学控制情绪弗洛伊德分院测试冥想爱丁堡悲观主义心理依赖型人格心理测评系统洁癖智商心理效应心理咨询爱情挽回心理健康思维反刍绿帽癖PUA易怒症焦虑症亲子关系MBTI测试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