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情绪孩子就是什么命
作者:哎呀妈 2022-01-26 17:38:18 成长心理

前不久看到一个新闻,内心感慨万千。

武汉的胡女士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身体检查没问题,可每天从早到晚,头就像套上紧箍咒一样痛得要命,根本找不到具体痛在哪里。

这种情况足足持续了几个月。

怀疑是得了什么神经疾病,医生便让她做进一步检查,测试结果显示:

她可能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你什么情绪孩子就是什么命

紧接着,魔幻的一幕出现了。

医生想要进一步了解病因,刚询问到“孩子”,她什么话都没说,瞬间崩溃大哭。

你什么情绪孩子就是什么命

不但听不得“孩子”两个字,就连朋友圈别人在讨论孩子,她也看不得,受不了。

在医生的循循善诱下,这位妈妈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头痛跟“孩子”有关。

一直以来,她和老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可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得不到任何回报。

越想不通,就越感到烦躁,严重的时候,甚至还绝望到想要自杀。

你什么情绪孩子就是什么命

看到胡女士的分享,不禁又想到了两个真实事件。

一个是发生在刚刚过去的12月。

河北一位医生妈妈,看到8岁女儿月考58分的成绩,瞬间气得血压飙升。

头晕之下紧急到医院问诊,被诊断出: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轻微脑梗。

从医十几年,硬生生被女儿的作业气到生病,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你什么情绪孩子就是什么命

第二个是去年。

辽宁一位陪读妈妈,看儿子中考前天天打游戏,无心向学。

一时想不开,情绪失控跑到海边想一跃而下。

被救起来时,一边崩溃大哭一边不停念叨:“我没有盼头了,我管也管不了……”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相信这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这三位妈妈,表面上都被孩子的学习所伤,但其实都是陷入了“精神内耗”的怪圈。(文末有精神内耗的心理测试及答案哦)

心理学上对『内耗』的解释是这样的:内耗:

人在管理自我的时候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会处于一个内耗的状态,长期如此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现实中,有很多人像极这三位妈妈。面对孩子时,总表现出高度的紧张和焦虑,被负面情绪搞得疲惫不堪:

孩子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足以让自己紧张兮兮;

知道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却不知道要用什么方式教育好孩子;

常常忧虑孩子的学习、未来,想到睡不着,愈发焦虑,抑郁和烦躁。

就像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总有两个小人在互相争吵、打架,谁也不让谁。

最后把自己折磨得精疲力尽,负能量满满,严重的话还想要放弃自己,破罐子破摔。

看过这么一句话:

“中国式父母最大的焦虑,是自己可以满盘皆输,但孩子却一定要赢。”

正是这种不遗余力“为了孩子”,才催生出一批又一批把自己精神全耗尽的父母。

你什么情绪孩子就是什么命

著名心理咨询专家陈默曾明确指出:

“如今的孩子和从前不同了,恐惧、不自信、焦虑。这三大问题,本质上都和母亲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如果母亲经常情绪崩溃、歇斯底里,孩子怎么有能量专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为了孩子和自己,身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学习“反内耗”,让自己变得积极快乐。

1、做园丁不做木匠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写过一本书,将父母分为两类:园丁和木匠。

前者致力于创造肥沃的土壤,好让花草按着自己的方式健康成长。

不干预花草的生长,始终用爱的智慧照料着花草。

后者则不同,他早早就在心里画好图纸,并严格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手中的木材。

从不问木材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牢牢把控每一个环节,不容许有人挑战他的权威。

在她看来:“成为一位稳定且可以提供可靠学习资源的照顾者,要比成为一位直接教导式的照顾者更有价值。”

是啊,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用心尊重、接纳孩子的成长。

放手让孩子自己来,是远离“精神内耗”,成就孩子最好的良药。

你什么情绪孩子就是什么命

2、降低对孩子的期待

之前看过一个“硬核妈妈”。

儿子十年级的考试考了60分,她发帖庆贺:

“我为儿子感到非常骄傲,他考了60分,不是90分,但我仍然感到骄傲。”

60分这个及格分,在很多父母看来“糟糕透顶”。

可这位妈妈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她知道“儿子在某些科目很吃力,几乎要放弃,但最后一个半月仍旧努力通过考试”。

正是她对孩子的期待没有超过孩子所能做到的。

所以不像其他妈妈紧张抓狂,而是看到孩子的付出,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和肯定。

父母平和的心态,合理的期待,能减少孩子不必要的压力,让他活得更乐观自信。

你什么情绪孩子就是什么命

3、失掉40分,做“60分妈妈”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最好的父母不是完全为了孩子而牺牲自我的“100分父母”,而是更能顾及自身需要的“60分父母”。

有完美倾向的妈妈,不光对自己苛刻,也很难容忍孩子的问题。

结果反倒“逼”出孩子一身毛病。

想要“反内耗”,妈妈们应该勇敢丢掉40分——

感到疲惫时,如实告诉孩子,让孩子学会分担、自己照顾自己;

想“偷懒”时,稍微躲起来,刷刷手机看看视频,让自己放松一下;

有约会时,把孩子安顿好,和朋友出去聚一聚,补充正能量。

把40分的心思放在自己的身上,去掉对自己的高标准,才能从压力中释放自己。

你什么情绪孩子就是什么命

下面我们来通过这10道选择题,测一测你是否“精神内耗”严重。

以下每道选择题有ABCD四个选项,请根据自己最真实的情况,作出回答:

1、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和孩子相处的状态?

A.剑拔弩张B.话不投机C.时好时坏D.和谐

2、哪一种情况是你的真实写照?

A.恨铁不成钢,孩子做不好就容易对他发火,甚至打骂B.明知道打骂不行,但常常控制不住自己C.努力控制自己,尽量不对孩子发火D.能心平气和和孩子沟通

3、以下哪句是你最常对孩子说的话?

A.我花了那么多钱培养你,你还不知进取B.天天磨磨蹭蹭,作业写完了没C.别来烦我,我很忙D.不要紧张,慢慢来

4、你的教育压力主要来源于什么?

A.孩子的学习,让我操碎了心B.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和资源C.老公不帮忙,全是我一个人D.没什么压力,一切都好

5、当你的孩子没考好,成绩明显退步,你会怎么样?

A.很担心他的未来,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B.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给他布置练习题C.会数落他,问他怎么考成这样D.平常心对待,相信孩子可以对自己负责

6、知道“双减”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想法?

A.感觉天塌下来了,没有课外培训班、不考试,孩子怎么学B.赶紧问别人介绍好的家教老师C.没关系的,调整心态,自己主动上阵,陪孩子学习D.是好事,不然父母和孩子都太累了

7、这个寒假,你计划怎么带孩子过?

A.不能输在起跑线,得赶紧给孩子报多几个班B.别的不管,先把作业完成了再说C.不知道,自己都顾不过来D.尊重孩子的想法,看他想怎么过

8、假如你的孩子注定很普通,你能接受吗?

A.不能接受,担心他以后竞争不过别人B.可能不能接受,想趁他现在还小,多努努力C.尽力了还是这样,就认命吧D.只要他健康快乐就好

9、你对孩子的未来是以下哪一种规划和想法?

A.恨不得替他把所有的路都规划好B.大方向还是得听我的,无关紧要的可以让他决定C.会主动问他的想法,但还是希望能按我的来D.顺其自然,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10、你平时能很好地消化负能量吗?

A.很难,情绪经常失控B.时好时坏,不能的情况偏多C.一直在努力学习,慢慢有所好转D.可以,能及时调整过来

测试结束,算一下得分:A 选项为10分,B选项为8分,C选项为6分,D选项为4分。

不要偷看答案哦

90分以上:小心,您的“精神内耗”非常严重。在孩子的教育上,总是有心无力,常常陷入自责、纠结、焦虑的负面情绪中。

75~89分:警报,你的精神状态在危险的边缘,明知道要放轻松,但难以自控,很希望有人能够拉你一把,告诉你怎么摆脱目前的困境。

61~74分:正常情况下,你还算放松,但孩子的所作所为和你预期的有差别,你依旧会紧张、焦虑,但给你一点时间,你还是可以及时调整过来。

60分以下:恭喜你,你绝对是大家眼里的“快乐妈妈”,于你而言,教育不是件痛苦的事,你享受其中。

不知道各位的结果如何,如果是前两种得分情况,请一定要提高警惕。

因为,您极有可能陷入了“精神内耗”的陷阱当中。

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迅速做出调整,用科学的养育方式取代毫无意义的焦虑、恐慌,这才是现代妈妈最高明的做法。

毕竟,孩子的未来瞬息万变,我们为他操再多心,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到头来,不仅累坏自己,还激化和孩子间的矛盾,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适当躺平,好好爱自己,让自己心里时常保有正能量。

远离“精神内耗”,孩子和我们,才有更好的生活和未来。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爱丁堡无性婚姻焦虑症偏执型人格洁癖心理医生智商心理治疗回避型人格障碍自闭症心理咨询容貌焦虑智商测试社交恐惧症男人心理职业价值观心理健康测试亲密关系女人心理心理倾诉情绪管理心理恐惧症绿帽情节自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