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不等于讲卫生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20-11-07 21:40:19 心理健康

洁癖”这个词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但是洁癖具体是怎样定义的你知道吗?很多人觉得“洁癖”就是一个人非常的讲卫生,其实,洁癖不等于讲卫生,因为洁癖其实属于一种心理疾病,并且“洁癖”是能够被治疗的,你知道洁癖要怎样治疗?

洁癖不等于讲卫生

“洁癖”表现的症状属于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是很常见又很顽固的一种心理疾病。

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强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的存在,他们能够意识到这些都是不应该出现或毫无意义的,但是又从内心涌现出强烈的焦虑和恐惧,非要采取某些行为来安慰自己。例如,你一做完一件事就觉得手脏了,心里很不舒服,就非要洗一定时间或一定次数,如果不这样,就感到特别焦虑,而且害怕自己如果洗不够,一定会变疯了,所以,每次都是洗了又洗,这样心情就要好一些。可是过不久又重复。

洁癖不等于讲卫生

其实,卫生是为了健康,健康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创造价值或谋求幸福生活,但不是为了不生病,也就是说,卫生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活目标。“洁癖”的做法好像是很卫生,但却感受不到幸福,只感到紧张和痛苦,觉得活得特别累,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要花在洗手上,这样做值得吗?

所以,“洁癖”的价值观念首先要调整,想想为什么活着。其次,越清洁就越不容易生病吗?人适度地接触病菌,反而会产生抵抗力。假如,有两个人去一个有病菌的场所,一个是“洁癖”,特别爱干净,一个不是“洁癖”,谁更容易感染病菌?是“洁癖”。因为后者身上的一些病菌使他体内产生抗体,会和外来病菌进行战斗,而“洁癖”没有任何防备,病菌可以长驱直入。进入成年以后,接触的社会面很广,如果还把自己搞的过分干净,反而容易生病。在心理咨询门诊,就有许多有“洁癖”的人同时还易患口腔溃疡、腹泻、感冒、咽炎等疾病,就是因为太爱干净的缘故。

洁癖不等于讲卫生

怎么消除“洁癖”这个心理障碍呢?

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治疗法,就是请他把自己害怕的东西和场景、经常做的事情,从轻度到重度写出来,然后每天从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为。

例如,每天减少洗手的次数,原来洗30遍,现在洗25遍,原来每次洗10分钟,现在洗7分钟,如果感到特别难受,就做放松训练,或做运动等以分散注意力。逐渐地减少洗手的次数和时间,减到只在饭前便后才洗手,每次不超过3分钟。这个治疗过程要持续几个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要忍受痛苦,但治疗结果会让患者感到真正的轻松愉快。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少洗手也没有得什么可怕的病,因为病从口入,而不是从皮肤进入。

洁癖不等于讲卫生

所以只要把住入口关就可以了,患者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的。当然最好是在心理医生的专门指导下进行治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恐惧症智商测试哈利波特心理医生反社会人格EPDS回避型人格职场心理思维反刍社交恐惧症抑郁症心理测试九型人格绿帽癖自卑治疗师树洞社交恐惧症依赖型人格障碍抑郁症测试控制情绪情绪管理源码外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