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应该”的事情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20-11-07 21:40:40 心理健康

生活中有比较多的人回去抱怨,会嫌弃生活中工作中的各种不如意,大多数时候他的脸都拧成一个苦瓜的样子,或者唉声叹气,或者横眉怒目,不是在指责别人的路上,就是在自责自己的路上。其实,总结下来一句话就是“他现在本应该过的更好”,但实际上呢?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应该”的事情,不要对生活总是抱怨!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应该”的事情

有的家长孩子这个问题好了,又找出那个问题,孩子上进了抱怨孩子花钱多,孩子省钱了又抱怨孩子整天待在家里不外出参加活动,孩子吃多了抱怨孩子会长胖,一点自觉性都没有,孩子少吃又抱怨孩子为了减肥,连健康都不顾。

还有的人抱怨

为什么我这么不好?”

“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我想要的样子?”

“为什么我娶了一个这样的老婆?”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差劲?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就不呢?”

整天都是对自己各种不满意!

就是不能让自己好过,进而不能让别人好过。

就是不能让自己满意,进而也无法对别人满意。

就是要处在让自己不满意佷痛苦的自虐状态里。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应该”的事情

很多强势的父母每天都会“应该”,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学习好,不应该玩游戏,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去学习各种特长,而不是去和同学瞎玩,觉得自己的孩子英语应该更好,不应该这么差,总之就是自己的孩子不应该这个样子,应该是另一个样子。并且哪怕是看见了孩子因为自己的“应该”耷拉着脑袋,眼神低垂,充满羞耻,两手不停的绞来绞去,很难看很尴尬的时候依然在“应该”!

并且觉得因为是自己的孩子,所以表现的跟我想象的一样,如果不一样,你就是一个很差劲的孩子,我就要指责你。仙姑要一个完美的孩子,每天用各种严格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对别人要求完美就是在试图虐待别人,对自己要求完美就是在虐待自己。

而这,并不是爱。

爱绝不要求完美。虽然他们总是为这冠名一万个为你好。

如果有人跟你说:“我希望你更加完美啊,我都是为你好才总是指出你的问题。”

你可以一个字回过去了:“滚!”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应该”的事情

每天“应该”的人,他们不会爱自己,只会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只关心自己的产出和成绩,做不到的时候就攻击自己,从来不会理解自己。

把自己工具化的人也一定会把别人工具化,工具化的特点就是他们压抑和回避了自己作为人的真实感受,他们生活在达不到要求所带来的恐惧和焦虑里,根源在于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害怕会被父母抛弃的不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被抛弃的感觉大约就等于死的感觉。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应该”的事情

我们要走出应该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去直面自己的感受,直面愤怒之下的恐惧,并尝试去面对这种恐惧,解决这种恐惧,这当然并不容易,然值得尝试和追求,应该对于持有应该这枚利剑的人来说很像一个防御工具,他们用这个保护了自己,维护了自己,但因为保护维护的太厉害了,以至于没法让任何人靠近他们,他们也无法靠近任何人。

每一个应该都是在为指责做准备,为推开做准备,不要让你和别人和自己的关系里夹着一个应该。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情商霍格沃茨职业价值观思维反刍绿帽回避型人格俄狄浦斯情结恐惧心理抑郁症测试智商自闭症焦虑症职业性格智商测试焦虑自卑焦虑症反社会人格咨询师社交恐惧症偏执型人格洁癖男人心理依赖型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