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独抚妈妈们从心理学角度认识自己的情绪,并觉察由情绪带来的身体反应,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建立自己的情绪支持系统,并了解如何陪伴孩子的情绪。
一、女性情绪的来源:生理需求/社会需求/精神需求
二、情绪年龄:识别自己表达情绪的方式是否儿童化?
三、情绪按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雷区,被他人碰到时就像按纽被启动,识别自己的情绪按纽对管理自己情绪的关键。
四、情绪支持系统
1、情绪的自我负责意识
2、建立有效的倾听系统
3、找到有效自我安抚方法
4、处理过去压抑的情绪
5、寻求专业支持
五、如何陪伴孩子的情绪
我们说妈妈是一个比较神圣的称呼,我们生活中提到这个词的时候总会给它贴一些标签,它是每个人生命的开始,然后母爱是无私的,但是我希望所有的妈妈都知道就是不要因为这样的一些话或者我们对一些,对我们角色的一个标签,我们就把自己神化,其实每个妈妈也都是普通的活生生的人。但是我会发现有很多的母亲会在生活中忘了这一点,我们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超人,我们真的把自己当成了神。
但是你会发现,你的情绪就会提醒你,你不是超人,你也不是一个神。所以我们说你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活生生的人,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每个妈妈都有人性的一些基本需求,那么作为这些需求来讲你们自己也是需要得到满足的,那么这三种需求就是指的我们的生理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普通人来讲,你的这三种需求你被满足了你就是舒服的、愉悦的、快乐的,我们自然而然会有一个比较积极的情绪。那么如果你这三个需求不被满足,那我们也自然会出现一个消极的情绪,这是每个正常人都会有的一个反应,所以呢情绪它注定是我们每个妈妈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从生理需需求上来讲,就是每个人,无论男女老少,大人小孩,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一些基本需求。就是我要吃饱,我要穿暖,我要睡好,我的身体要灵活的去活动,如果你的这些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我们的身体就会有反应,很多时候它就会用情绪表达出来。比如我们看孩子他吃不饱的时候,他饿了一定会哭,或者有的孩子他睡不够觉早上起来一定会发脾气,其实这个很自然,不是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不好,是他的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样的话妈妈们也是这样,我们因为照顾孩子,因为上班,如果你没有充分的睡眠,你第二天情绪不好也是非常正常的。
还有就是冷暖,我们就会发现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紧缩在一起,当你的身体紧缩的时候,你的精神状态也是紧张的,你这个时候就容易有情绪,别人一碰你你就会像刺猬一样蹦起来。所以你会发现天特别热或者特别冷的时候,人的情绪也应该是不稳定的。
身体的灵活,大家想想为什么到医院里我们现在冲突比较多?因为你会发现一个人它生病了,它的肢体的灵活性会受到限制,它躺在床上不能动,它的很多躯体的部位是有不舒服的感受的,那这个时候人自然它的情绪就不好,它的情绪不好它就容易和外界发生冲突。我们大家都有照顾病人的经验,实际上照顾病人是一个不容易的工作,因为病人的情绪总再一个比较低落或者消极的时候会比较多。那么陪伴他的人你会发现你要付出很多的能量,我相信妈妈在照顾生病的孩子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就是一个孩子他生病了,他的情绪就更加地起伏不定,那么对妈妈的扰动也就会非常大。
所以说到情绪,我希望大家不要忽略生理需求,不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孩子有了情绪,我们首先看一下是不是第一层面的生理需求出了问题,就是孩子是没有吃好,没有睡好,还是他的身体部位哪有点不舒服。那么我们自己也是同样的从这三个层面,我们先看一下。
第二个需求就是社会需求,就是每个人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个角色,我们都希望在人际关系中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说我们希望跟某一个人走的近一些,我们想和一些人成为比较亲密的朋友,我们管这个叫人的一种亲和需求。只要是人,你在这个社会上你总是需要一些比较紧密的关系的。可以是家人,可以是朋友,那么也许是单位上的一些同事,这个也是一种支持,如果你在关系里觉得自己不被大家接纳,不被看重,那么我们自然会有一些不舒服。在中国的角色下,我们对于女性的评价更多要去看她的家庭,很多时候确实要看一个女性家庭的一个完整性,如果我们单身带一个孩子,其实很多妈妈会有一个感觉,就是我好像是被社会所不认同的,那么我们自己对这个方面也会比较的敏感。因为中国社会是一个求同的国家,所以说当她发现人的角色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容易感受到自己是被孤立的,在这个方面我们会希望每一个妈妈,就是都能树立自己的一个自信,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也不要把这个标签带给我们的孩子。我一个人带孩子就怎么怎么样,我们不要每天去提醒自己这个,其实我们是跟其他的妈妈是一样的。在社会需求方面除了这个人际关系里的需求,还有我们对自己的一个成就是有需求的,比如说当我们实现自己的成就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比较满足,实现不了的时候,我们也会对自己有一个负面的评价,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另外一个就是财富需求。财富需求你会发现它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你在单位上班,当老板告诉你你的年终奖是多少多少的时候,如果那个数超出了你的预期你会很高兴很兴奋,如果低于我们的预期我们会多多少少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会觉得这个老板不公平,甚至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欺负。
第三个层面的需求就是精神需求,精神需求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希望跟一些谈得来的人在一起,并且我们都希望别人能懂我们,我们有内心的一些想法,一些感受,这个就是我们的精神需求。打个比方,我们跟别人聊天,我说你看今天的夕阳多好呀,如果我们在山上看看夕阳也挺好的,如果对方跟你说一个太阳落山有什么好看的,你就会觉得这个话一下就堵在了嗓子眼,给你压回来。让你觉得很难受,那再比如你想去看电影,看到一个电影觉得很好看,然后结果对方说这什么破电影,一点都不好看,那你就会发现,如果你跟对方在精神需求方面不能彼此地满足,它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
所以我们跟大家第一个说三种需求,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先从这三个方面去看一下自己的情绪,我的情绪到底是从哪来的,是生理方面的需求没满足,还是我在社会需求上的那个目标没有实现,还是精神需求我们没有得到共鸣。那么找到从哪来的,我们才知道怎么去处理它,然后我们才不会找茬发火。有的时候我们发脾气,或者我们有情绪,其实是我们没有找到源头。第二个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概念是情绪年龄,就是每个人都会有情绪,那么我们表达情绪的方式是否是成人成熟的方式,还是说我们也许是一种儿童化的比较任性的一个方式,所以我们需要去大概地讲一讲,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的时候你的情绪表达方式,也帮助妈妈们去理解我们的孩子他在这个年龄段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一岁以前的孩子他情绪的表现很简单,就是他会哭会笑,就是我们都能够看出来的,当他身体很舒服了,吃饱了喝足了,然后尿布也被处理的很干净了,孩子会自然地笑。那么当这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他希望你关注,他希望让你抱,但你不抱的时候,他就会用哭来表达。当孩子慢慢长大之后,你就会发现他不只用哭和笑来表达情绪了,他增加了什么呢?增加了各种行为,比如说他开始扔东西,开始踩东西,甚至他开始咬人,甚至开始在超市打滚,他想买的东西你不给他买他可能在那打滚耍赖,就是一到七岁的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有的妈妈会说我的孩子在一岁多他竟然学会了用头去撞门,或者有的孩子不高兴的时候他甚至会对妈妈有一个,比如他会拿笔去戳妈妈的那个手,妈妈会急,说你戳的我很疼,但是那都是孩子的一种情绪表现的一种行为。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很多时候他还不会去表达他到底是怎么了,所以他更多的会用行为来表现。
等孩子上了小学阶段,他就开始慢慢地学会给自己的情绪命名了,那么家长也要慢慢地去教孩子,就是说你怎么了,然后他扔东西的时候你就可以去引导他,你可以告诉我你怎么了,如果下次你告诉我说你不高兴,妈妈就知道要怎么做了。这个时候他要开始学着清晰地表达,我今天高兴是为什么,不高兴是为什么,我生气是为什么,我有点烦是为什么。所以说,作为这个阶段的父母或者学校的心理老师来讲,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教人去为自己的情绪命名。你会发现我们中国人不太会表达感受和情绪,即使在我们跟成年人做咨询的时候我们会问他说你的感受是什么,对方都很难回答。
我举个例子,我在咨询中遇到过一个孩子,我觉得他的对自己情绪的命名能力还是挺强的。有一次他讲学校儿童节开运动会,很高兴的一个日子,但是他爸爸好像为一个事情一直在说他,一直说他。后来这个孩子就说,因为这样的一个经历,所以每次一到儿童节我就觉得我很郁闷。所以这个孩子就很棒,他不仅能够命名,他还能够把他的那种情绪的来源和他的一个反应完整地表达出来,对于儿童节他有一个不舒服的记忆。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孩子情绪命名的能力在提高,其实情绪命名和表达的能力这是情绪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告诉别人,那么就能在别人那里获得满足。
那孩子长大到了青春期了呢,他就要学会更多的,不仅要有表达方式,他还要有管理自己情绪的一个能力。我们会说,青春期的孩子ta的情绪起伏比较大,就像夏天说打雷就打雷,说下雨就下雨,也可能瞬间就阳光灿烂。所以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讲,他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就是它要学会hold得住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情绪引导ta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18岁以后到30岁这个阶段,也是有的妈妈就处在的这个阶段,人很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你就要成家立业,你要去处理社会问题,家庭问题,所以就要求女性,尤其是妈妈,有更多的一个情绪的觉察。因为每个妈妈实际上是家庭里的情绪的一个定海神针,那么就要求妈妈们有自我反省的这个能力,因为你这个时候的角色增多,要应付的事情在增多。但是有些妈妈就会跟我们说,发现自己在这个阶段其实情绪还是经常失控。那就可能是我们前面的基础没有打好,这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就是我们在30岁以后我们要逐渐地变得更加成熟,我们不仅要去处理自己的情绪,还要包容或者帮孩子,或者家人去处理他们的情绪。所以我们可能每天都要有这样的一个观念,我在觉察,我在练习,还有我今天为什么样的事情在生气。下次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有没有更好地表达方式,就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妈妈们不要着急,也不要对自己有特别高的需求,你看我今天学了情绪管理的课了,我明天是不是就能做到我的情绪不再失控了,那个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讲情绪年龄,就是希望大家看到,每个人审视一下自己,我们在有着情绪,或者比较强烈的情绪的时候我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的,或者更具体一点,就是你用几岁的方式来表达的,你会发现很多成年人他仍然有儿童化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比如我咨询中的一个女孩,她因为情感的问题失恋了,男孩提出分手,但是她不愿意分手,她就会拿头撞墙,或者躺在地上不起来,逼她的父母去找这个男孩。你会发现她的方式像什么呢?她就像几岁以前的孩子一样,那么妈妈们也可能想想自己我们有的时候可能也会有类似的行为,比如说我们摔东西,甚至有的时候我们暴饮暴食,尤其咱们比较经典的中国文化里说,女人一吵架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退型的、儿童化的一种处理情绪的方式,就是它不成熟。所以作为妈妈们来讲,我们首先审视自己的情绪年龄,就是你有了情绪你表达的方式是不是成人,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我们还是提醒妈妈,就是你的情绪的稳定的一个表达,对孩子是很重要的。如果妈妈用非常任性化的方式表达情绪,那么就逼着我们的孩子不得不提前长大,就等于你在装一个小孩,然后你在要求你的孩子当一个成年人在包容你的情绪。
那么这个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是非常不好的,第三个我们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情绪按纽,按纽就像灯的开关一样,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按纽,被别人碰到,按纽被启动,然后我们的情绪就会爆发,那么有的人你会发现它的情绪按纽可能比较多,你也不知道说了哪句话,或者说你好像说什么他都特别容易爆。我看到大家提的问题里就是已经对自己的情绪按纽有了认识。比如有的妈妈说我对于做事不专业的人我就特别气愤,或者说,当我知道我自己被议论的时候我也特别气愤,这个就叫做情绪按纽。按纽就是说在这个点上你被碰到的时候你的情绪反应强度会非常大,那么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的按纽来源于关系和自我价值的被评定,那么我们的这个自我评价来源于就是别人对我们的身体自我形象,就是你的高矮胖瘦,或者别人说,你看你是个女人,你怎么也不知道修饰自己,这就是对你身体自我形象的一个评价。
第二个就是情绪自我形象,就是别人说你脾气好还是脾气坏,比如别人说你看你这个人脾气怎么这么坏,我们可能一下就急了,谁说我脾气坏了。但是你恰恰这个点上就爆了,还有是你在人际关系中的形象,可能别人会说你人缘挺好的,或者说你看你怎么回事,大家都不愿意理你,这就是你在社群中的人际关系中的一个形象。那么第四个就是我们的学业形象,就是我们的学习能力,这个可能更多针对于比如一些白领,或者你更多的做一些研究类的工作。那第五个就是我们的工作自我形象,就是你的工作能力强不强,能不能得到认同,或者别人一说你说你怎么工作态度这么不端正,你怎么这么不能吃苦在工作中,然后我们一下就爆了,谁说我不能吃苦。就是我们对这一点可能很在意,那可能是你的按纽,所以每个人要来找一下,我们自己身上的按纽是什么呢?
那作为妈妈们来讲,可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按纽就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孩子。别人说我们的孩子不好,或者别人对我们的孩子不好,或者我们感觉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妈妈们瞬间就崩掉了,因为孩子对妈妈来讲是特别重要的,就是一定要保护好孩子,那么当我们感觉到孩子受到了伤害,受到了影响的时候,可能妈妈的情绪也容易失控。了解自己的按纽也是为了让大家提醒自己觉察,当这个点被碰到的时候,提醒自己说我知道我在这个点上容易失控,那我现在要注意一下。你有几次这样的提醒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的情绪管理能力在慢慢地提升。
第四个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做自己的情绪管理,每个妈妈要树立一个责任,就是我要对我的情绪和我的人生有一个自我负责。为什么要去讲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发现在心理咨询中,经常会有一些妈妈会要求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我们知道,有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想得到伴侣的理解,但是得不到,然后身边又没有朋友,又没有父母,没有可说的渠道,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把那个情绪发给孩子。那么我们发给孩子的时候我们期待得到他的支持和理解,但是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年龄不同,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他不一定能够接得住妈妈的情绪。有一位朋友曾经跟我分享过这样的案例,就是他父亲去世那几天老公出差不在家,她自己情绪特别不好,所以她就问已经上初中的女儿说你能不能陪我睡两天,然后那个孩子是这样说的,妈我也知道你心情不好,我也挺想陪你的,但是如果我陪你睡的时候我会发现我自己就睡不好,我第二天的课就上不好。孩子最后就拒绝了妈妈,妈妈转述给我的时候也会在说,她说哎呀我会觉得有点遗憾,但是这个妈妈非常好的就是她允许孩子拒绝自己。因为对于一个我们说十多岁以前的孩子来讲,我们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就是你就应该对我的情绪负责,实际上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自己,我们首先要对我们自己的情绪负责。
其次,当我们在和伴侣或者说和两边的老人在关系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冲突的时候,我们也要自己去处理,不要再孩子面前提起。我咨询过的一个孩子,就是他是妈妈离异然后带着他,当然妈妈后来又交了男朋友,这个孩子会有一点强迫性的症状,我们再谈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孩子自己说,其实我挺愿意住到医院里的,他说我回到家还不是听我妈妈说那些话,说我爸爸有多不好,说我奶奶家的人有多不好,就是这个是妈妈们要注意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关系,我们自己要去处理,自己要去负责,我们不需要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对于孩子来讲父母都是他很重要的一部分,那父母之间的冲突就会造成孩子内在的一个冲突,它有的时候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在哪一边,或者自己遇到事情到底要怎么做,就会造成孩子的一个思维或者认知上的一些混乱,甚至是情绪上的混乱。
第二部分就是我们刚才说过,有一些情绪它可能不是现在的,可能是妈妈在成长过程中自己积累下来的。比如说我们成长过程中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对自己比较有耐心,还是可能比较冷,有一些漠视,还是说甚至有过一些打这样的暴力行为;或者我们跟伴侣在相处过程中是不是受到过一些伤害,这个都是被我们压抑的情绪,那如果这个情绪不处理的话,可能现在在很多情景中。比如当孩子惹我们生气的时候,比如说当老师一直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这些过去被压抑的东西就容易被勾出来,那么我们就容易比较失控地表达给孩子。所以我们会希望大家就是如果你过去有这样的一些情绪需要处理,那你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来去解决。
还有一点我想跟大家说的就是,对于我们刚开始说的那段话,每个妈妈要学会自我安抚,就是你自己不是神你是普通人,你要学会照顾自己,就是满足自己的三方面的一些需求。就是要创造一些条件去满足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的状态好了,你才有一个很好的状态去陪伴孩子,那么有的妈妈会说,说老师我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时间,那在这个方面我们也确实要提醒妈妈们,要建立自己的一个支持系统。支持系统是指的就是说你要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一些可求助的人,比如现在很多孩子的接送是有问题的。如果妈妈自己要负责接和送孩子,有的时候你可以跟几个家庭形成一个联盟,比如说轮流接或者你们家负责接,我们家负责送,这样会解决你的很大一部分的压力。同时我们建议妈妈们的自己的性格要逐渐变得更开朗和外向一些,你就会找到很多的这样的妈妈群体。就像大家来到这里一样,就是我们来寻求支持、需求理解的,那么也建议大家在身边的人,比如同事、朋友、兄弟姐妹、同学,或者小区里的邻居之间,建立一个这样的系统,就是大家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或者说我们可以轮流接送孩子。这个从现实的层面就会帮你减轻很多的压力,比如我看现在很多的小区里会有年龄相仿的孩子,因为大家都会带着孩子一起在小区里玩,就会互相认识。那么慢慢地就会形成比较稳固的几个群体,然后我们带孩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年龄相仿的孩子到一起他们自己就可以玩起来,妈妈们就可以自己喝喝茶,聊聊天,其实也是自己的一种自我安抚。同时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大家互相聊一聊,说一说,彼此当彼此的一个倾听伙伴,所以在妈妈这个角色上,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我们要懂得寻求支持,要懂得表达自己的困难。要让别人知道他们做一些什么可以帮到我们,就是妈妈们千万不要说我所有的事情都一肩挑,你就会发现当你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去照顾孩子的情绪。
我们妈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同时要做到去陪伴孩子的情绪,比如说有一位妈妈她提问说孩子回来之后总是会说哎呀为什么别的孩子和爸爸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和爸爸一起。她说尽管我跟他解释了,但是孩子还是会伤心,那我们一定要知道情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不是他懂了这个道理他就不伤心了,就像大家一样,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我们到事上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有情绪,那么当孩子去表达这个伤心的时候,其实妈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画画的方式、跟孩子拥抱的方式去陪伴孩子的这个情绪。要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并陪伴它的情绪,这是妈妈很重要的一个职责。那七岁以前的孩子你会发现它有很多的情绪,它很多时候提的要求或者表达的内容都不一定是你要真的去做这件事,而是在跟你表达说我现在很想,很渴望,它在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有的妈妈就问,你看孩子为什么会特别坚持,他在晚上九点的时候说他多么喜欢游乐园,他要去游乐园玩,但是那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去游乐园了。我告诉她其实这个时候孩子不是说要马上跟你去游乐园,他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你ta有多渴望去游乐园。那你可以跟他去讨论,去了游乐园有哪些好玩的,你上次最喜欢玩的是什么,我们下次去了那个你想玩什么,你可以跟ta讨论这个。孩子在讨论的过程中他的情绪就是会慢慢地平复。
最后想跟大家就说的就是每个女人的情绪就是我们这个家庭中的气侯,就是我们大家是晴天还是小雨,是大雨,还是暴风雨还是雾霾。女人的情绪确实是比较核心的,所以我们要负起这个责任,对我们家庭的情绪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我们的孩子实际上就是适应这种气侯而长的一种植物。
你会发现有的孩子比如小女孩张大了她很甜美,很开朗,很爱笑。那你一看你就知道她是在什么样的家庭里长大的,但有的孩子她长大了很内向,很拘谨,然后很紧张,你也不难想象她的家庭里可能会冲突比较多,父母的情绪失控的时候会比较多。所以我们会说,大家作为母亲,作为每个孩子的妈妈,来学一点情绪管理的知识,其实是非常好的。我们首先把自己的情绪雾霾扫清了,然后我们才能对自己更好,我们对自己好了我们才能对我们的孩子更好,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像鲜花一样绽放,从这个方面来讲确实我们会发现女性负的责任要大一些,当然也会更辛苦一些,主动的去识别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甚至找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去处理自己的情绪,帮自己减压,我觉得都是非常负责任的一种方式,包括大家现在进入到群里来听这个微课,就是我们实现自己的一种心理上的成长。对于做好妈妈这个角色来讲是非常有帮助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4168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1529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93673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0778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43988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