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的宝宝经常制造“惊险”怎么办?
作者:王馨 2020-11-20 16:23:26 成长心理

王馨中山大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在读博士,从事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和儿童保健相关工作

还记得《阿甘正传》里的一句话“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

成年之后仍然时常怀念年少时的胆大和冒险,希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当妈了以后看到孩子拥有着“点石成金”般的想象力和新奇感,尤为触动,但是难免焦虑也会与之共存,小心翼翼,维护孩子周全。其实保护孩子的探索和好奇心以及保护孩子的安全之间的权衡,可能是很多爸爸妈妈都有的困惑,尤其是有些宝宝天性活泼、好动、充满了冒险和挑战精神,似乎什么危险什么来,于是“惊喜”、“惊险”甚至“惊吓”那也是免不了的,那我们该怎么去平衡呢?

首先,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特质,给孩子画一个合适的“安全圈”。

大胆的宝宝经常制造“惊险”怎么办?

1. 充分了解孩子的特质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大胆、冒险和孩子的气质特点有关,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人类的“猎奇人格”(novelty seeking , NS)和多巴胺4受体基因(DRD4)有关,携带长等位基因(主要是4 次重复序列等位基因)的儿童更可能容易出现高反应强度的气质特点。那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孩子从会走路开始,就卯足了劲去用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饭”,家里的东西不知道被打了多少,长大了上树掏鸟,下河抓鱼,无处不在他探索的踪迹。面对类似特点的孩子,首先需要我们充分理解他们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期待,而不是一味想着把他们塑造成“别人家的孩子”,也不至于过度焦虑担心、追在后面收拾残局和反复提醒唠叨。

大胆的宝宝经常制造“惊险”怎么办?

2. 画一个安全圈

在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给孩子画一个合适的“安全圈”,给孩子设立边界,让孩子逐渐理解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既不要过于小心谨慎把圈画得太小而限制了孩子的探索,也不要过于粗心大意把圈画得太大而忽略了潜在的危险。其实“安全圈”没有一个统一的“度”,而是和爸爸妈妈们的心理预期、观念有关的。但是仍然建议在设置“安全圈”时务必要以排查潜在危险、确保安全作为底线,并且要随着孩子年龄发展而进行调整,有意识的控制家居、运动、娱乐设施等各类场所的风险,比如把锐利的物品放到孩子拿不到的抽屉、避免给5岁以下的孩子细小的物件和食物、骑滑板车、平衡车时注意佩戴头盔等护具等,在控制了潜在危险后给与孩子充分探索的机会。

大胆的宝宝经常制造“惊险”怎么办?

3. 参考预防手册

其实在针对各类危险的辨识和意外伤害的预防上对爸爸妈妈有很大的考验,因此我们自己也需要保持学习。在各类儿童意外伤害防护的指南和建议中,比较有效而全面的预防措施都有提到“结构化的安全检查”,可以参考:

中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的“爱,从安全做起——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指导”

美国儿科学会(AAP)针对各类安全问题提出具体的预防要点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news-features-and-safety-tips/Pages/Health-and-Safety-Tips.aspx

美国CDC发布的“儿童伤害防护行动”

https://www.cdc.gov/safechild/nap/

台湾政府发布的《儿童居家安全环境检视手册》

https://www.hpa.gov.tw/File/Attach/6717/File_6258.pdf

以上资料里关于各类伤害防护的建议,都能够很好的提升我们对日常活动中危险因素的控制。同时一定要注意在原则性的问题方面坚守底线,不要抱侥幸心理。

大胆的宝宝经常制造“惊险”怎么办?

可参考的家居安全环境检查和各类意外伤害的预防

4. 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我们需要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限制。很多时候孩子的危险行为可能都是伴随着探索的需求和兴趣的追寻,可能他打碎化妆镜是因为他发现这面镜子会发光想一看究竟;可能他爬到树上是想看看高处的叶子有什么不一样。而更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孩子有“逆反心理”,你越不让他干什么他就越要去干。其实这是一种普遍的思维特征,比如我告诉你“请不要想戴红帽子的小狗”,这时我们脑海里可能会不自主的就会去想戴红帽子的小狗了,这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反复的叮嘱他不要做这个、不可以这样,但是在孩子听来,他会对我们告知的“不要”“不可以”后面的事情产生好奇而和我们“对着干”。而如果我们因为孩子做了危险的事情只是去批评、惩罚甚至打骂孩子,那他们理解起来是这些事不能当着爸爸妈妈的面做,他们就可能躲起来或者是在妈妈看不见的地方去尝试,那可能反倒意味着更多的危险。

大胆的宝宝经常制造“惊险”怎么办?

5.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

所以我们在告诉孩子什么不可以的时候,还需要符合孩子的思维特征,不仅告诉他不可以,还要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这个过程可以结合图片说明,能够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如果在生活中发现孩子对一些有危险性的事物很感兴趣,那我们应该去陪伴孩子一起探索和学习,比如孩子对火感兴趣,那我们可以通过在网上搜索、用图片、绘画、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孩子去了解,让他了解火的起源、火的用途、火灾的形成、发现火情如何报警,全面的对他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了解,这个过程既满足了孩子的兴趣和探索的需求,又让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孩子的好奇往往在他充分了解了之后就会有所减少。

如果孩子在探索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危险,那我们最重要的是先帮孩子脱离危险,然后尽量不要先就开口指责、训斥、威胁孩子,我们也要理解在遇到危险中孩子会受到恐惧和惊吓,我们要对他在这个过程中的情绪变化表示理解,先让孩子平复下来。再引导孩子去思考如何在类似情况下去做调整,才能让孩子真正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者,日常中必要的安全教育,教会孩子对危险的基本辨识能力和应对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们总不能无时不刻的盯着孩子,他们总会要独立,总会要自己面对未知的世界,所以常识的教育和认知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过程也可以结合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对于年龄小(4-7岁)的孩子可以使用涂色书让孩子通过颜色的使用来理解危险和安全防护;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让他来充当家庭的“危险排查队长”,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危险等等。

大胆的宝宝经常制造“惊险”怎么办?

下载地址:https://www.cdc.gov/safechild/publications.html#tabs-1162439-4

6. 中外文化差异

最后,西方儿童教育受皮亚杰等学者理论的影响,强调孩子应该在主动探索的氛围下构建自己的人格和知识体系,而中国倾向于把孩子看成一张白纸,或一个容器,有待家长和学校将知识和体验填入孩子的内心。然而随着不同教育理念的交流和渗透,经常出现在儿童教育中,父母一方持“保守”理念,而另一方持“发展”理念的现象,例如妈妈认为孩子应该听话、顺从,而爸爸认为孩子应该去探索、挑战等。所以,在遇到孩子制造“危险事件”的时候,在保护好孩子的前提下,其实也是夫妻双方分享育儿理念,增进交流的好时机。避免想当然地认为另一半就“必须”拥有跟自己一致的育儿思维。

大胆的宝宝经常制造“惊险”怎么办?

总的来说,安全不仅仅是只针对大胆孩子的,是对所有的孩子都一样,我们期望孩子去发展个性、锻炼独立,但我们也需要给与孩子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养育大胆、有冒险性的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免不了担惊受怕,但爸爸妈妈们自我的学习、陪伴探索的过程会让他们更加勇敢、健康的成长。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恋母情结桃花运爱情挽回产后抑郁症控制情绪回避型人格障碍外貌焦虑无性婚姻心理治疗心理学心理测试心理恐惧症双向情感障碍MBTI测试强迫症自卑心理心理效应焦虑情商亲子关系原生家庭绿帽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