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依恋现象,探讨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茶壶心理 2020-12-31 09:53:25 成长心理

二宝“小年糕”一岁半了,正处于依恋形成阶段,每天基本和我形影不离。无论在家里还是到新奇的环境玩耍,总是用肉嘟嘟的小手拉着我的手指,拽我去这里、去那里,要我陪他一起探知未知的世界。

我被这个小年糕粘得幸福满满,也很好奇“小年糕”的内心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呢?于是决定写几期关于“小年糕”的文章,和大家分享探讨孩子的依恋现象。

这个话题分三期。感兴趣的爸爸妈妈可以关注,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第一期,探讨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期,探讨安全依恋和非安全依恋关系,以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期,探讨如何和孩子建立积极的依恋关系

你是不是也在被宝宝粘人的现象困扰?无论做饭、看书甚至上厕所宝宝都要寸步不离,甚至要求一直抱着。要是要求不被满足,就会哭闹不停。

正确认识依恋现象,探讨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有的妈妈会认为孩子胆小,甚至有时被“粘”烦了,会忍不住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指责宝宝。这种过激的做法对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很不利,妈妈应当理性看待宝宝“粘人”的现象,不焦虑、不焦躁,帮助宝宝平稳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这种“粘人”的现象在心理学称为依恋现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其形成发展的过程。

在心理学上,依恋指婴儿和养育者之间所建立的亲密的、长久的情感关系,通常表现为婴儿与养育者在日常交往中形成的相互影响和相互间在情感上的满足与依托。

正确认识依恋现象,探讨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依恋具有三个特点:1.   寻求与依恋对象在身体上的亲近。2.   能够从依恋对象那里获得安全感。3.   依恋遭破坏后会带来情感上的痛苦。

依恋是儿童在探知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展出来与其他人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化进程的开始和延展。

正确认识依恋现象,探讨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宝宝刚出生时是不具备这些能力的,因而不会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换句话说,宝宝粘人,妈妈应该感到欣慰,如果宝宝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发展滞后,或者有障碍,就不会出现这种正常的依恋现象了。只有当宝宝形成客体永久性和记忆能力,才能区分出熟悉和陌生、才能意识到对妈妈的依恋是持续存在的,也只有当宝宝的情绪发展到可以体验到恐惧时,才能出现依恋现象。

不同年龄的宝宝的依恋关系是有明显区别的。

鲍尔比的依恋发展四阶段

第一阶段:前依恋阶段(从出生至6周 )

正确认识依恋现象,探讨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婴儿一出生就会利用哭、笑等情绪反应来吸引母亲的注意。一旦母亲做出反应,就能使母婴关系更加亲密。这一阶段,婴儿已能识别母亲的微笑和声音。

第二阶段:依恋初步形成阶段( 6周至6-8个月)

正确认识依恋现象,探讨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婴儿能够对熟人和陌生人做出不同反应。对父母亲会比较亲近,对陌生人比较警觉。但是妈妈暂时离开时、孩子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反应。

第三阶段:依恋形成阶段 (6-8个月至18个月)

正确认识依恋现象,探讨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婴儿对熟人产生依赖,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这时的婴儿通常会对母亲的离开表示强烈的抗议。他们在进行探索活动时,会把妈妈当成“安全基地”,不断回头看妈妈,或者跑回到妈妈身边。此时婴儿的探索活动需要获得妈妈情感上的支持。

第四阶段: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18个月至2岁以后)

正确认识依恋现象,探讨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这一阶段婴儿开始理解母亲离开的原因,并且能够预测她会回来。分离焦虑会明显减少,学会使用“谈判”策略。比如他(她)会要求:“你抱抱我再走”来应对妈妈的离开。此时,比较稳定的亲子依恋关系已经形成。

可见,依恋关系有其发展规律,每一阶段的发展状况都会影响到下一阶段依恋关系的发展。婴儿天生的气质特征和养育环境都会在每一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最终形成安全依恋关系或非安全依恋关系。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易怒症自愈能力人际关系洁癖社交恐惧症源码抑郁症心理学偏执型人格自卑亲密关系外貌焦虑九型人格边缘性人格障碍冥想原生家庭思维反刍双相情感障碍女人心理心理恐惧症无性婚姻爱丁堡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回避型人格障碍悲观主义孤独症男人心理心理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