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和孩子“共情”
作者:徐桂凤 2021-01-01 18:39:26 成长心理

问“经常看育儿的文章都讲到共情,字面上的意思我能理解,但是我感觉经常做不到,有时我真的不理解我的孩子为什么有这样那样的行为,也不懂他们到底怎么想的,有时我以为我能理解他,但我又不确定是不是真的理解他!能不能请老师说一说,如何做到共情?”

共情并不是简单一句“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就完成了的,最最重要的基础是:我们抛开大人的视角,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大家都喜欢说“Terrible two” (可怕的两岁,查看往期文章:两岁宝的小恶魔期来袭,你们开始备战了吗?),其实就是从大人的视觉来做的评判。比如从孩子的视角来说,他早上出门先穿鞋子还是先穿帽子,不是大人眼里的小事情,而是他们所要建立和维持的“秩序感”,因为这种秩序感让他们感受到独立性,也会让他们通过感知这个世界的可控制性,在向外探索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

如何做到和孩子“共情”

当然,就如同这位妈妈在提问中所说:我们不是孩子本人,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他经历的事情,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孩子的感受是什么。这种情况非常正常,而且还会因为孩子年龄增加或者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而更常见。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建议不要急着往技巧句式上套。承认自己不知道,但是向孩子表明你真的很想知道。急于想要表明自己知道孩子的情绪,但是又理解错了,有时候会让孩子觉得更委屈,更生气。所以不妨蹲下来,告诉你看到的,但是不加入太多的猜测,并直接询问孩子经过和感受。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很多人的游乐场,你在外围没看清发生什么事情,孩子就哭了。这个时候,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可以迎向孩子,抱着他,说:“妈妈看到你突然哭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而不是上来就说:“你怎么哭了,是小朋友打你了吗?”

如何做到和孩子“共情”

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孩子“莫名其妙无理取闹”,也是一样,不要急着让孩子不哭,也不要急着“共情”(为了让孩子不哭),耐心陪伴和观察下的直接询问,会帮我们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感受。你会发现,孩子并不是“莫名其妙无理取闹”。

好,既然说到共情这个话题,我们不妨再多聊一聊关于共情的几个注意事项:

共情是为了更好理解孩子,有更牢固的亲子关系,顺畅的亲子沟通。不应该成为控制孩子的手段。

很多时候家长希望通过“共情”来搞定孩子,并没有蹲下来真正看到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所谓的共情只是一种“招”,自然无法让自己有心理的触动。就有点类似以前有人说的“追女孩绝招”一样,只有招数没有真心,即使一开始女孩被感动,日子长了,她们也知道这些招数只是简单复制模仿,没有真心。

当然,没有人能完全体会当事人的心情和感受,“感同身受”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即使是经历过同样事件的两个人,他们各自的成长背景、性格特征、支持力量等都会让他们对同一件事情的感受不同。就像同样是失业或者大学推迟毕业,有的人会觉得失望但是不绝望,有的人则对自己全盘否定,甚至结束生命。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如此,孩子会因为一块残损的饼干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我们很难感同身受。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至少可以从孩子的角度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难受,而不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觉得孩子“小题大做,无理取闹”。

如何做到和孩子“共情”

共情本身通常并不能完全能解决问题,它通常只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共情,能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让孩子觉得被理解和接纳。孩子觉得被理解和接纳,才更愿意告诉我们具体的需求,也才会更积极加入到寻求问题解决方案中来。我们也只有真的去共情了,我们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从孩子的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之法。所以,共情不等于解决问题方案,只是基础。

比如,孩子一个玩具拼不上,很着急,她跑来找你帮忙。你需要和孩子共情,让孩子情绪平静再帮忙吗?如果是我很着急,对方还在那里慢悠悠温柔地说:

“你看起来真的很着急啊……”

我百分百会说:

“真的知道我很着急,你就赶紧帮忙啊!”

如何做到和孩子“共情”

共情不代表要放弃界限。

总有人说:

我真的特别理解孩子的伤心沮丧,正因为理解,我就觉得我不满足他就是不对的、不道德的。

对于这点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父母知道不能满足孩子这个要求的时候,共情是父母能理解孩子会有沮丧伤心或者生气的情绪,也不去否定和压制他们的情绪。因为不满足一些要求和理解孩子的感受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很多妈妈在经过学习以后,更多尝试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这本来是好事,但是有些妈妈却因此走偏了。

情景示例

比如有朋友和我说:孩子拿着玩具车在楼下玩,一个三四岁的小朋友上来抢,没有抢到,抬手就给自家孩子一个耳光。对方家长这个时候上前来把自己的孩子抱住,对我这个朋友说:

“我理解我儿子,他是因为没有抢到玩具生气了”

然后又转头对孩子说:

“你很想要那个玩具是吗?你可以告诉妈妈呀,妈妈去给你买一个一样的嘛!”

我朋友很生气:那我家孩子因为保护自己的玩具被打了这一耳光,对方家长不让孩子道歉自己也不道歉,凭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那位妈妈确实是在努力理解孩子的需求和行为背后的原因,但是我们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原因,就是不设立规则和界限的理由吗?不是,我反反复复和大家唠叨的是:因为共情是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感受,不代表赞成对方的观点和行为。

养育孩子也一样,我们理解小宝宝抢玩具是因为还没有物权意识和人际界限,但是我们也同样需要在孩子抢玩具的时候去制止并引导交换和分享。我们知道孩子打别人是因为他很生气,但是我们同样需要让孩子明白在生气的时候打人是一个不好的选择。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源码人际关系智力测试双向情感障碍心理效应男人心理回避型人格障碍智商产后抑郁症社交恐惧绿帽情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社会心理学心理倾诉心理咨询社交恐惧症心理治疗原生家庭恋母情结叛逆情商测试焦虑爱情挽回弗洛伊德自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