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自我PUA
作者:黄贝尔 2021-05-08 18:15:33 成长心理

尽管PUA是个外来词,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再新鲜。

作为来自西方的舶来词,它现在指男性在追求女性过程中,套路式地使用情感圈套,包括开场白、引诱、打压、服从性测试、摧毁抵抗等等手段,使女性产生依赖、自我贬低和盲目归顺等行为。

不过今天要谈的内容,同样是借用了PUA的理念,但是对象却是“自己”。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在生命中会遇到PUA,但是每一个人每天都无法摆脱与自己的相处。

你是否在自我PUA

然而在每天的生活中,人们又要面对各种外来的、以及内心的冲突。由此,一部分人会发展出了看似正面应对,实则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甚至自我憎恨的人生态度。

与单纯的抑郁或焦虑不同的是,不少“自我PUA”的人,会与内心形成一种既纠结又对抗,最后还“棋输一着”的状态。他们未必会萎靡不振,也未必会对外界的压力产生剧烈的焦虑感。

可以说,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善良而优秀的,然而自我PUA使得他们总是带着一副苦楚的面具看着世界,也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01、自我PUA的一些状态

自我PUA的一个很明显的特质是:当事人其实正在按照比较正常的节奏,去完成一些事情,或者达成一些目标,然而却总是“自发性地”产生自我否定或自我怀疑的心态。这里举几个例子:

小A是一名国企普通员工,一次被要求上台用ppt做报告。报告过程中不知为何ppt里飘出一段滑稽的音乐,惹得下面一阵哄笑。

小A的报告其实做得不错,但事后她觉得同事看她的眼神总带着一种嘲笑和侮辱。于是她以后拒绝再用ppt形式做报告。

阿南是一个全职妈妈,与公婆关系处得不错,自己也很乐于成为全职妈妈。在一次大家庭聚会上,亲戚之间推杯换盏,都在夸婆婆有福气、有能力,把孙子带得又白又胖。

阿南觉得自己的付出完全没有被人看到,尽管自己甘于这个角色,但实际上找不到任何的价值感、存在感。

小汪到了婚恋年龄,也有着比较体面的工作,但几次与异性的相处,以及相亲的经历都让她不满意,甚至好几次从她钟意的男生那里得到的都是拒绝或伤害。

于是她开始认为是自己的主动出击,导致了自己的受伤。进而开始让自己成为工作狂状态,认为投身于情爱必定会遭到伤害。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共性。这些人在生活中其实并没有面临重大的打击或挫折,反而他们生活节奏、生活规律还算比较“正常而积极”。

但是在她们的认知中,似乎总有一个小喇叭对着自己的内心,时不时喊着:“你不配……其实你不够好……这些都是你造成的……你就这个命了……”

你是否在自我PUA

02、究竟什么是“更好的自己”?

其实自我比较强大,或者认知比较理性的人很容易看出,自我PUA的人在生活中所经历的那些让他们产生自我否定的事情,并非是什么挫折或打击,而是一些琐碎、一些失误。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会一直用各种各样的琐事去否定自己呢?

这些人的心中,存在一种比较顽固的认知偏差,那就是:“今天的这些小问题,必定是由于我不够好导致的;要是我能变得更好一些,生活中就不会产生这些小问题。”

当然,从人格形成的意义上来看,这样的认知偏差也很可能和童年的经历,或者原生家庭的养育模式有关。

你是否在自我PUA

但这里不准备过度探讨由于“过往经历”导致的人格差异,而是要去挑战一下这种认知偏差。

经常自我PUA的人,其实对于“更好的自己”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要去改变自己的冲动,不是来自于内心,而是来自于外界一些偶发的事件。

例如,外人的一次拒绝、一个眼神,又或者自己的一次失误。他们会错误地把这种偶发性事件,当成是一种『驱动力』,以为这样鞭策自己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自我认知依然比较薄弱

也许这些人会在某些时段,或者某些状态下,表现得很好。例如工作比较积极,全职妈妈当得乐此不疲。

但是对于自我的定义,以及自己想要的生活,并没有明确的设定,以至于面对不确定情况时,经常出现这样一个状态:“缺乏信心让自己变得有信心”。

当产生改变自己的动机时,容易过度沉溺于过去,或者过度地展望未来

例如,每一次对自己的小小改变,都要参照过去的小挫折,来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应对挫折的再次到来,但却让自己陷入了负面的思维反刍

又或者盲目地想让自己变得无限强大,去掌控生活或者关系中的每一个细节,以求不再出任何差错,但最后却让自己更加失望。

你是否在自我PUA

03、自信的源泉并不复杂

自信的构建是个比较庞大的话题,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自信心的富二代”——指的是父母从小就认可这个孩子,并有意培养孩子的强大自我意识,但这并不代表后天构建自信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上面提到,自我认知薄弱的人,经常会捕捉、铭记,并渲染在自己身上发生的琐碎的、负面的小事。

你是否在自我PUA

这个逻辑其实并不难被理解。当一颗树苗弱小,一阵风就会让它受伤;当一堵墙根基不稳,一拳下去可能就有倒塌的危险。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让小树苗,或者危墙去正面对抗外部的压力,是不明智的。

反过来,反而应该去一点点地滋养自己的无助和脆弱,才能使自己在一次次的冲击中站稳脚跟。这里有几个要点可以去参考:

用“积极的琐碎”抵消“消极的琐碎”

我们知道,对经常自我PUA的人来说,任何琐碎的事情,都可以被当成是思想上的枷锁。这时,硬要去把枷锁掰开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是切切实实的外部“事件”。

但同时,当事人自己完全可以有意识地为自己『制造』新的外部事件,而且是积极的、温暖的外部事件。完全不需要设定什么宏伟目标(比如我要成为强大的、富有的人),用最简单的外部刺激就可以暂时抵消一些压力。

例如:找到信任的人倾诉并获取积极反馈、精心梳妆打扮自己、用美食宽慰自己、用运动刺激自己……这些带有积极信号的“琐碎事件”,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冲掉负面事件带来的不快。

你是否在自我PUA

发生了什么,其实并不太重要

钥匙掉了怎么办?捡起来;牛奶撒了怎么办?打扫干净…… 其实几乎是在每时每刻,我们所做的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原因』。

说句抽象点的话:“解决问题可能有100种方法,纠结于问题的根源,可能也会找到100个原因——然而最终你还是要回归到其中1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因此,过度地纠结于曾经的某个瞬间,只会是一种无意义的生命消耗。

差异化的存在,不需要经过你的同意

一棵树上,没有哪两片叶子是相同的。你认同这件事,并不代表他人也要认同;昨天你的表现好,并不代表明天的表现也一定好。

正因为每时每刻,每处每地都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才无需对外部事件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例如期望它会按照你的设想而发生。

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做90分的准备,只期望它达到70分,但结果只有50分时,只需要做30分的自我关爱,你的心情就能达到80分——怎么样?还不赖吧?

你是否在自我PUA

最后,让我们用五个“允许”来结束这篇文章,也结束自我的PUA:

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

允许他人存在偏见

允许自己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允许自己有这样那样的情绪

允许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Ratsch, L. E. (2012). Moderate exercise as a preventative factor for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elf-deprec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2.Stohr, K. (2019). Minding the Gap: Moral Ideals and Moral Improve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心理学家倾诉自愈能力抑郁症情商PUA心理学咨询师社交恐惧症外貌焦虑产后抑郁叛逆期智商负面情绪弗洛伊德桃花运心理测评回避型人格障碍自闭症心理测评系统MBTI依赖型人格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师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