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我才爱你的
作者:赵煦 2021-05-28 17:01:23 人际心理

女儿今年小升初。

上周末,我们三口一起讨论初中升入哪个学校以更好地应对三年后要面临的中考。

谈到应试教育这个话题,不光是我们做家长的,孩子本身也是紧张而焦虑的。

虽然时下的小升初摇号不看成绩,但是中考的竞争依然激烈,女儿主动将择校的天平倾向那些注重成绩、严格要求,早七点上课、晚九点下课,要求住校的初中上。

女儿还吐槽了某个英语老师,希望升入初中后可以遇到一个发音标准、会教语法的老师。

原本就在为升学而焦虑的我,当听到女儿这些需要时,瞬间翻江倒海,心乱如麻。

我开始思考那一团负面情绪里包裹着什么。

在梳理的过程中,我发现一听到如果女儿要住校,不需要我平时照料她了,即刻触发了我里面那个“不被需要”的情绪按钮,感到失落;

与此同时,想到遇上一个好老师比进入一个好学校更难,没办法帮助女儿满足她在英语老师这个需要时,感到很挫败,嗔怪女儿提这样的要求带给我负面的情绪。

天啊,一方面我害怕自己“不被需要”,一方面又害怕孩子提要求(哪怕抱怨的是别人不是我),怎么如此拧巴?

有多少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我才爱你的

“不被需要”的对面是“被人需要”,试图通过努力做得更好,来获得被需要的满足感,获得更高的外部评价,依靠外部标准来确立自我价值。

但被满足的良好感觉像烟花般稍纵即逝,下一个待办的任务栏永远在提醒自己不能放松。

因此不管多努力,内心永恒持续的声音是“我还不够好”。于是,只好继续投入于这场恶性循环,用加倍的努力换来再高一些的外部评价。

虽然不喜欢没完没了的任务,不喜欢被别人评价,不喜欢由别人定义自己的价值,却又无法跳离这个标准,仿佛有一个固定公式一般让人对一种不断递减的快乐产生越来越强的渴望。

这个功利性的标准让人上瘾又不敢放松,就连看电视节目都恨不得挑选有教育意义且思想深刻的。

在这个过程中,内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不断被压制,用压抑自我、委屈讨好的方式换取“被人需要”,将自己幸福快乐的权利仰赖在别人身上。

如果能持续兑换到“被人需要”的满足感,这个循环也许还能勉强维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方也许觉得习以为常、理所应当,或是觉得这完全不是TA需要的,反倒被道德绑架和情感勒索,不肯定、不领情、不感恩并提出其他要求时,前面所有的牺牲都化为乌有,那时候只剩下失望和苦毒充满内心,先前从“被需要”中获得的满足感仿佛从未造访过一般,一头掉入受害者情结,关系也扎到了谷底。

最近在看一部关于小升初题材的电视剧《小舍得》,里面有一个叫颜子悠的男孩在一次家长会上流着泪说:“我觉得我的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一个考满分的我。”

台下的妈妈田雨岚也在流泪,不同的是她的眼泪在诉说自己的委屈,失望于儿子不懂事,压根儿没看到自己的付出是为儿子好。

黄博士在“亲密之旅”提到:

爱基本上有两种:一种叫做 Deficiency Love, 一种叫做 Being Love.

什么叫 Deficiency Love 呢?就是有缺陷的、依赖性的爱,没有你我活不下去。

这种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我才爱你。

但是健康成熟以后,我们可以进入 Being Love,没有你,我还可以活得好好的,But I prefer to be with you. 因为我爱你,我才需要你。

世界上有很多的爱是有缺陷的爱,是这种迷恋的爱,是这种 Deficiency Love。因为我对你有需要,所以我把你抓得紧紧的。我对你有需要,我才爱你。

但是一个健康的爱是自己本身不断地成长。因为我爱你,我可以没有你我还生活得很好,但是有了你,我会觉得更幸福。

你考好了,我有面子,所以我更爱你;你加薪了,我生活富足,所以我更爱你;你变瘦变美,令我养眼,所以我更爱你;乖乖孝顺,我不孤单了,所以我更爱你。

倘若因为一些原因,例如考低分、发生车祸,变成一个不如人意的人,那么我可能就会少爱你一些。

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才爱你;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去爱对方,这是一种有缺陷的爱,一种功利性的爱,一种有条件的爱。

它不仅成功地喂养了给予‘’爱‘’的人的骄傲,可以理直气壮地控制对方,也不知不觉制造出被给予一方的羞耻感。

人感到羞耻,仿佛打了一剂强心针,在短期内可以获得显著效果,毕竟改变外显的行为比改变心更容易。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父母可以说:“若是这次没考好就惩罚你。” 也可以说:“一次考不好没关系。” 显然前者在短期内更有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规则的确有效地激励了人去努力,这样的评判方式在职场中无可厚非,却不知,一旦把如此的规则,放入了我们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会带来多大的代价。

亲密关系中,我们都渴望被无条件的爱,但是给家人的却常常是有条件的爱。

我最近发现一个新的角度,且不说人给出的爱本身就有限,就是单看无条件的爱要发挥功用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这个追求效率、全民被内卷的时代,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实用主义倾向,这种倾向使我们希望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果效。

而那种慢慢发挥作用的无条件的爱,显然不能满足这种实用主义的需要;不仅如此,一味强调无条件的爱,还会担心和溺爱混淆,让人望而却步。

因此当我们在向对方表达赞赏和感激时,习惯在拐角处加上“不过……”,“可是……”,这类的话来打折扣,

例如:“谢谢你主动帮忙洗菜,但是为什么弄得到处是水,也不顺便把菜切了?”

说的人希望对方可以未来做得更好,可是这样等于把刚刚要感激的话又收回来了。

听的人根本没有收到前面的感激,而将所有的关注都放在了后半段,感到被对方挑剔和指责。

有一次我不小心搞砸了一件事情,没等别人的批评,就已经特别自责了:我怎么这种低级的错误还会犯;我怎么那么没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我怎么老是这样....

因为担心老公怪罪我,于是主动跑去道歉,结果他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对我居然说:“没什么,我们是一家人。”

有多少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我才爱你的

我和老公的对话截图

隔着屏幕,那一刻,我泪奔了,比起居高临下地制造出羞耻感给对方,当一个人感受到爱和不改变的自由,才会有足够的内驱力做出突破性的改变,不会轻易自我放弃。

只有感受到这样的爱,我们才能避免把自己和别人绑在同一个“对错好坏”刻度尺上,变成一个点。

而是,可以保持对完整个体的尊重,用欣赏代替挑剔,用接纳代替苛责。

易抑郁的人,有敏感细腻的魅力;理性克制的人,有清晰的逻辑感;内向少话的人,有沉静和沉思的稳定感.....

并且,在这样的审美中,我们会更懂得欣赏和爱自己,自发地往更好的方向去走。因为我相信,被爱是我的价值,去爱是我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一个“存在”。认识到我们自己的局限,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努力地释放有限的价值,这就是不必与他人相比的“足够好”,这就是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位置,放到别人身上也是如此。

于是,我爱女儿,并不是因为她做我的小棉袄;我爱老公,并不是因为他擅长赚钱养家;我爱爸妈,并不是为了显得比别人孝顺,而是因为家人让我有机会去爱,去感知这份有规律、有意义的爱的联结。

因为我爱你,我可以没有你我还生活得很好,但是有了你,我会觉得更幸福,这样的爱对人对己都无毒无害。

与其说这篇文章是对你说,不如说是留给我自己,支持我在未来时,回答生命中那个依然会若隐若现的问题:

什么时候,我才够好?

什么时候,你才会爱我?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产后抑郁测试哈利波特叛逆职业价值观绿帽情结心理测评系统存在主义心理咨询师依赖型人格恋母情结社交恐惧症恐惧心理偏执型人格弗洛伊德智力测试控制情绪心理测试情绪管理双相情感障碍回避型人格思维反刍源码心理效应心理学九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