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万高价代孕群体的背后,是你想不到的心酸
作者:心理小君 2020-09-28 16:14:37 人际心理

前两天,微博的一个热门话题,直接让一个灰色产业暴露在大众眼前。

这就是“地下代孕行业”。

如果你是一个观察比较仔细的人,你肯定注意过这样的小广告:

“重金求子,事成可给XX万报酬。”

“寻找有偿捐卵志愿者,整个过程只需20天,可获得2—7万不等的身体补偿金。”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

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

代孕行为,可能会涉及多项违法犯罪,比如非法拘禁罪、非法经营罪、故意伤害罪等等。

既然它本身就是不合法的行为,为什么还是有人愿意铤而走险,选择这样的方式交易“生命”?

88万高价代孕群体的背后,是你想不到的心酸

这个数字你肯定想象不到。

中国不孕不育的人口数量竟然超过4000万。

也就是说,每八对夫妻中,就有一对需要面对不孕不育的问题。

但正规医院的生殖科已经处于每天爆满的状态。

那么这些排不上队的夫妻怎么办?

无奈下,他们只能寻找代孕中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看到有不少网友评论:

“生不了就不生呗。”

“没香火能死啊?”

有的人,是有生育能力,但坚持做丁克一族,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而有的人,没有生育能力,正好本身也不想要孩子,这是顺其自然;

但有的人,没有生育能力,但却真的非常想要拥有自己的孩子。

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有选择权的人真的无法感同身受。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社会性动物。

每个种群都有自我认可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往往会成为强迫性的社会规范。

哪怕是已经发展到今天的现代文明,也依然避免不了传统观念的压力。

就像:

“不生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人就是得传宗接代。”

想想前几天,独自在街头吃雪糕的央视一哥张宏民。

因为没有孩子,直接被某些网友们喷上了热搜。

舞蹈家杨丽萍,总是需要跟在镜头前解释自己的生育价值观。

换一个角度想,连这样的社会名人,都需要承担如此沉重的舆论压力,更何况我们普通人?

邻居大爷大妈,七大姑八大姨的唾沫星子,就足够能淹死一对没有生育的夫妻。

在这件事情上,男人其实要比女人承担更重的负面心理

男性作为社会关系中的进攻者,却能够轻易被三个字打败:

——你不行。

某些爱看热闹的人,只会把自己的主观臆测强加到别人身上:

“你看他们结婚好几年了也没个孩子,肯定是那个男人不行......”

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自尊毁灭。

从原始基因来说,性能力的强弱确实能够说明一个男人到底“行不行”。

能力强的男人,可以匹配到更优质的女人,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也就更优质。

以家庭为经济单位来看,家族群体庞大,带来的也是家族经济实力的强大。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个体。

男性生育能力的强弱,从客观上来讲,已经很难再跟他自身的经济实力扯上关系。

但时代经济的进步,并不代表精神的进步。

在今天,性能力(生育能力)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男人的脸面。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对于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来说,孩子不单单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更是这个男人重新面对生活,活下去的勇气。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人愿意一次又一次的,忍受着痛苦,也要做试管婴儿。

她们很清楚试管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也可能不是非要一个孩子不可。

只是爱和理解,促使她们选择了妥协和牺牲。

毕竟日子还是要过。

面对闲话,只有两种解决方式:

第一,你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无视它。

第二,你还有希望和办法去解决它。

只是大部分人选择了用第二种方式而已。

88万高价代孕群体的背后,是你想不到的心酸

这种压力,不单单是来自外部,还来自于家庭。

中国有句老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句话足够把一个人压的死死的。

我们的社会意识,强调的是“尊老爱幼”。

与其说是尊老,倒不如说是“溺老”,就是“溺爱父母”。

现代社会,孝顺的标准是:

父母所说的话要照单全听,父母让办的事得照单全做。

或者是父母不用要求什么,就懂得自己给自己压力,把父母对自己想象中的期待强加到自己身上。

“父母看到我成家立业有孩子就能放心了。”

“父母退休了,老了,没个孙子孙女陪着太孤单了。”

“香火不能到我这一代就断了,父母对我得有多失望。”

所以有一部分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哪怕是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借钱也好,贷款也好,也要尽到所谓的孝道:

找代孕,无论如何生出一个带有自家基因的孩子,也算是对家庭,对父母有了一个交代。

88万高价代孕群体的背后,是你想不到的心酸

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代孕,是来自自身意愿的驱动。

渴望拥有属于两个人爱情的结晶。

夫妻之间就不做过多的分析了。

还有一个群体,是被大众视野忽略掉的。

这就是“同性恋群体”。

现在不是一直流行一句话吗?

“异性在一起是为了传宗接代,同性相吸才是为了真爱。”

你以为同性之间冲破传宗观念的束缚,他们就真的能做到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并不是。

很多时候,想要看起来越潇洒,内心承受的压力就会越大。

在一个同性恋群,一名季的同性恋爸爸,分享着自己宝宝新学会的技能。

他说,和另一半非常想要孩子,希望他能陪我们一起共同成长,并且作为同性恋,他们觉得亏欠了父母。

相对于异性夫妻来说,同性伴侣没有孩子,会更加没有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的缺失,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来自于对两个人关系的不确定。

非常规关系的结合,使两个人更加珍惜感情的同时,更想要找到某一个方式,来稳定两个人的关系。

第二,就是对原生家庭的不安感增强。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同性之间的结合,最终获得了父母的理解,这个时候,他们会更加害怕父母失望的情绪。

他们更想用代孕的方式,来缓解自己对父母期待上的焦虑感。

“代孕”确确实实不合法。

但需要代孕的社会群体,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有些网友提到,可以用“领养”的方式来代替代孕。

领养孩子的确是一个办法,也有一小部分家庭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可它几乎无法解决代孕群体真正的心理需求。

第一,传递自身基因。

希望抚养拥有自身遗传基因的孩子,是人类乃至动物的本能所在。

第二,面对舆论压力。

前面已经提到了, 一个小家庭是否有孩子,从大环境上来说,要面临多重的舆论压力。

父母的压力,亲戚的压力、邻居的压力、甚至是朋友、同事的压力。

以所谓的社会思想多元和进步,来判断孩子是否是一个家庭的“刚需”,这并不符合人道主义。

这对于那些真正渴望孩子的人,也不公平。

至于这样的市场需求,该如何合法满足,如何合理的为代孕群体提供有效的帮助,这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但从现在来说,至少应该尽可能的减少,代孕群体被无良黑中介利用的机会。

毕竟人财两空,还维权无门的情况,已经足以毁掉一个家庭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恐惧症自闭症情绪管理性取向强迫症EPDS回避型人格绿帽癖焦虑症MBTI恐惧症焦虑症心理咨询边缘性人格障碍抑郁症俄狄浦斯情结心理测试冥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学家安全感原生家庭洁癖霍格沃茨控制情绪外貌焦虑桃花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