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饥渴和母女共生,造就亲密关系中的第三方
作者:孙平 2020-10-19 10:25:05 人际心理

持续性的工作,让我逐渐看到亲密关系中女性第三方身上,两种很明确的早年发展特征:

一、俄狄浦斯期和爸爸良性互动偏少导致的“父亲饥渴”

众所周知,俄期(3-6、7岁)的女孩子需要和爸爸(及其替代者)充分的,持续性的亲密互动。

从儿童发展,及其性别意识发展的角度上看,这是女孩子第一次在自己的生命中,于一个男性面前展现自己的女性魅力:撒娇、身体接触、亲昵......

因此这个发展阶段非常重要,可以为女孩将来的亲密关系中奠定重要的基础。

俗话说“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而撒娇的能力——就是女孩,尤其是在俄期,跟父亲之间的亲密互动中练出来的。

所以在女儿的这个发展阶段,父亲(及替代者)要尤其注意两点:

A. 不要撤离或缺席。不要因为女儿相对“粘腻”而被吓跑,或因烦躁对之报之以评价抑或攻击。需要知道你现在对待这种“小黏腻”、“小傲娇”的态度,一部分决定了你女儿将来,对她伴侣的期待值。

B. 要维持代际间的界限。不要借用女儿的亲密需要,过分满足自己。需要知道,女儿需要你来训练、展现自己的魅力,但是她并不需要真的成为你的情人,或在这么小年纪就听你和妈妈之间不和谐的那些事情。

无论再怎么亲密,你都是一个父亲,不是一个情人。小孩子不知道这个部分,但做父亲的要非常清楚。

所以总之,这个阶段女生的父亲会比较难做,但若是基本做到了,不偏于上面所说的两个极端,你的女儿就会形成健康的女性性别意识和魅力。

成年后,她很可能不会再需要一个“大叔”或者“已婚男”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父亲饥渴”(father hunger)——这种饥渴是很多女性不自主地成为关系第三方的潜意识动因。

父亲饥渴和母女共生,造就亲密关系中的第三方

最后,我要说的是:如果在俄狄浦斯期父亲和女儿之间的互动不良,那么在女儿青春期和成年早期, 仍旧不失为父女双方很好的“补课阶段”。

在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中,线性发展观已经有些过时了,也就是说——“错过了一个阶段的发展就永远错过了,没得补”的决定论,在临床上已经基本证明是错误的。

父亲有很多次机会补和女儿之间的亲密课,所以不要永久性错过,那样你的女儿就真的只能到“已婚男”、“别人的爸爸”、“大叔”那里去补课了。

我泡在各类cases中不少时间,我没有危言耸听。

二、和母亲之间身体和情感上的“过度共生”

可以想象,如果和父亲比较疏远,那么俄期女孩就只有妈妈可以依恋。

这会使女孩和母亲的关系过于浓烈,缺少健康的第三方缓冲。

因此我在和很多第三方工作时,会发现她们不光对已婚男性有理想化父亲的移情,

也会对他有“情感过度浓烈的母亲”的移情。

把自己的情人潜意识地知觉为母亲,与他维持在情感浓度极高的level上,哪怕“和全世界作对也不管”——这像极了童年和妈妈之间的共生关系。

所以作为第三方的女性,在和已婚情人的关系中,实际上不光只是把他视为理想化的,曾经缺失,而现在想补上的父亲,感受他的父性温情;

更深一层,她还会把他视为和自己粘在一起共生,“两个人黏着爱着其他全都可以不管”的——母亲。

这一层,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关系很难抽离——须知世上最难分的就是母女。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你认为,爱只是一种纯粹的情感,“爱就爱了其它什么都可以不管”——窃以为这种“爱”有些不完整。

我认为,成熟美好的人类之爱需要情感体验,也需要言语表达,最后也要靠行动来捍卫,可参考之前的文章:  男人,和他们不完整的爱

三、一丢丢建议:

所以咨询师不可不慎重,不深入理解,就不要轻易评价。

要知道做道德判断容易,做真正意义上的潜意识分解难。让大众文化去做前者,我们的工作是后者。

而对普通父母来说,我认为骂死一千个小三,也绝不比自己懂得如何培养一个安全感强,高自尊的女儿来得有意义,有价值。

这就是本文的意义。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恐惧症女人心理咨询师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双向情感障碍产后抑郁九型人格爱情挽回心理咨询师自愈能力弗洛伊德心理效应心理测评系统正念安全感外貌焦虑情绪管理情商测试焦虑症MBTI测试人际关系心理测评智商职业价值观存在主义亲密关系心理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