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幼儿这么听幼儿园老师的话?
作者:靠谱心理 2020-11-06 20:49:57 成长心理

自从小北上了幼儿园,对幼儿园老师的好感度与日俱增,而且好像懂事了很多。吃完饭知道自己收拾碗筷了,小北说:“老师说了,妈妈做饭很辛苦,要帮妈妈做点家务。”

一天小北和奶奶出门,走到路口。看路上没车,奶奶就想穿过去,小北一把拉住她,严肃地说到:“老师说了,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要看红绿灯,不能乱穿的。”

小北左一句“老师说的”,右一句“老师说的”,家里人不知道是高兴他懂事了,还是担心总被他“监督”着,真是哭笑不得。

小北之所以时刻遵循着“老师说的”,是因为他正处于一个特别的道德发展阶段——道德他律阶段。人判断是非对错,也就是道德标准的发展,是有一个渐进过程的。幼儿时期的道德的判断标准受到身边的权威人物支配,所以称之为“他律”。幼儿认为权威的话是不可以违反的,违反了就是极大的错误。

为什么幼儿这么听幼儿园老师的话?

入学之前,在家可能是父母谁严格、谁管的多听谁的。上幼儿园以后,老师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而且每天教授幼儿更多的知识、道德、纪律等,权威性渐渐强于父母,所以在学习、游戏、生活、规则这些方面,老师的权威大一些,显得更加值得信任。所以在这些方面,老师和家长的经验不同时,幼儿都会偏向遵从老师。“老师说的”也就成了幼儿的“口头禅”。

家长修炼秘籍

01. 理解孩子的判断模式

孩子把“老师说的”挂在嘴边,或者是像个小管家似的监督家里人,有时候父母会感叹孩子长大了,但也有时候觉得很麻烦。这时候父母要明白,孩子并不是专门和你作对,他只是刻板地将幼儿园老师的话搬回家里,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就会让孩子的道德水平发展的更好。

02. 在家中树立权威

每个家庭中需要有一位成人成为孩子心中的权威,对孩子有一些规则上的要求,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也避免对孩子过多的溺爱,导致孩子无理取闹和唯我独尊。

03. 在讲故事和看动画中融入道德教育

古今中外的很多故事中都有道德教育的意义。比如:“孔融为什么让梨?”“匹诺曹的鼻子为什么变长了?”……通过故事和动画,幼儿更容易接受道德教育。

04. 做一个好榜样

幼儿是最善于模仿的,如果大人在家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那么幼儿很容易学会不良的道德行为。所以,家长的善良、诚实、大度等品质的示范作用,会让孩子受到更好的道德熏陶。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医生心理恐惧症易怒症控制情绪叛逆心理测评源码弗洛伊德绿帽癖双相情感障碍产后抑郁恐惧症倾诉抑郁症测试思维反刍心理职业性格PUA人际关系回避型人格障碍社交恐惧症亲子关系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测评系统职场心理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