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害怕被理解?
作者:KnowYourself 2019-11-26 10:36:39 人际心理

本月初,甜丧剧《去他*的世界》第二季播出了。

本季开头,女主Alyssa与第一季的男主James,两年未联系,却在婚礼前重逢。于是Alyssa决定“重拾反骨”,跳上了James的车再次出逃。

为什么有的人害怕被理解?

两年的音讯全无,让Alyssa对James产生了严重的误会。

其实,James注意到了Alyssa的内心渴望与他一起走,却又无法交付信任的挣扎。明明对方是唯一能理解自己的人,这份理解却带来了压力。每当James尝试伸出手,Alyssa都会以冷漠来拒绝。

一起吃饭时,James试图道歉并解开Alyssa对他的误会,但刚刚开口,Alyssa就立刻打断他:

为什么有的人害怕被理解?

一路上,只要James察觉出Alyssa的情绪波动,并尝试询问,Alyssa就会不自觉地启动自我防御,拒绝进一步的沟通:

但在拒绝James的靠近之后,Alyssa又开始为自己的忽冷忽热懊恼。

为什么有的人害怕被理解?

前几天,我们收到了一则与Alyssa情况类似的粉丝留言,留言者在亲密关系中感到痛苦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她“终于找到了那个懂她的人”。

“他是这么多年来唯一能够理解我的人,但是我反而因此变得很奇怪,情绪忽高忽低,忍不住没由来的生气或者沮丧,总是‘作’他,又害怕自己是在把他越推越远,但同时还是无法自控。我这是怎么了?”

因为这份煎熬,她明明不想吵架,却总是控制不住地“乱发脾气”,甚至屡次提出“分手”。

但其实,她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离开他。

这些矛盾的感受让她疲惫又困惑:

“终于找到一个能理解我的人,不是应该更珍惜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要怎么做,我才能维持住这段美好的感情呢?”

想对这位粉丝说,她并不是一个人。这种一被理解就开始“作”的情况,隐蔽而广泛地存在于我们之中。

比如,你有没有出现过以下感受呢?

• 从小到大,一直感觉身边没有任何人懂你

• 当你感觉和朋友或是伴侣感情越来越深的时候,你们反而经常吵架

• 在聊天的过程中,如果对方真的get了你的意思,你会感到有点紧张,甚至开始结巴、逻辑混乱

• 对于身边一些共情能力很强的人,莫名感到有些抗拒

• 看电视剧或电影,莫名其妙就是不喜欢大团圆结局,看到圆满的画面觉得不太舒服

明明渴望被理解,好不容易得到了,为什么又要开始“作”?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状态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为什么有的人害怕被理解?

为什么有的人害怕被理解?

被理解,就是人们常说的“你懂我”,是当我们发现世界上另有他人,能够像“我”一样看待世界、或体会与“我”相似的感受时所产生的体验。这是一种伯牙遇子期般的交流与感受,它甚至可以是无关语言的。

但不是每个人天生就能够体验到“被懂得”。精神分析学家Melanie Klein认为,在小婴儿刚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ta还没有学会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自己,这个时候,ta会通过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来实现与母亲之间的交流。

什么是投射性认同呢?简单来说,婴儿会将自己无力承受的情感投射给母亲,让母亲也产生和自己一样的感觉。比如:通过无休止的哭闹,令母亲也感受到相似的严重焦虑

而一位“足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 mother),可以接收这份来自婴儿的“交流邀请”,即使自身也受到了焦虑的影响,依然可以耐心、平和地哄好婴儿。

在这个哄好婴儿的过程里,母亲包容并处理来自婴儿的负面情感,再将被妥善处理过的情感投回给婴儿;婴儿通过母亲的情感回应,感到自己也是可以放松下来的。

在这种“投射-包容-内摄”的过程中,婴儿就会感觉“被理解了”。

*被理解的反面,是被误解

有人曾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而这种“宿命”,其实也可以追溯到我们婴儿时期与养育者(母亲)的互动中。

在上述过程中,母亲有时并不能够按照婴儿所期望的那样,接收并对情绪进行处理。投射出去的情绪得不到包容,婴儿便会产生一种原始的、深层的“被误解感”。

不仅如此,在个别情况中,来自婴儿的焦虑还会激发出母亲自身的焦虑,比如,对婴儿感到烦躁。这种焦虑会影响到她与婴儿的交流。母亲可能会打骂婴儿,或是为了不伤害到婴儿,而与ta保持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婴儿从母亲身上回收到的,是比原先更加强烈的焦虑感。这些经历积压过多,婴儿就会在潜意识里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寻求理解,反而会让我受伤。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投射式认同是我们在人生早期唯一的交流方式,它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婴儿时期的我们常常被理解,我们就可能在成人后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交流方式——懂得主动向他人寻求理解、也有能力去理解别人,因此,我们向更多深厚的联结敞开了大门;

相反,被误解的经历过多,则会令我们对本该愉悦的理解感产生抵触,也就从根本上断绝了很多深层联结的可能性。

不曾有过一个好的养育者,确实会导致长大后我们对被人理解感到手足无措。

为什么有的人害怕被理解?

为什么有的人害怕被理解?

在婴儿期被误解、造成创伤之后,我们在成年后就特别容易在关系里“作”。这种“作”,和前文中母亲的焦虑反应相似,有两大类表现形式:

一类是主动“作”——像文章开头的那位粉丝一样,你可能会变本加厉地与对方吵架、激怒对方,试图让ta放弃理解;

另一类就是被动“作”——即冷暴力、或拒绝再与对方联系,以逃离进一步被理解的可能性。

最终的结果,都是关系的破坏——久而久之,那些有能力理解、也愿意理解你的人都被你推走了。你总是感觉世界上没人懂你,可能是因为你早就切断了所有可被理解的通道。

那么,是什么使得我们不断地“作”呢?它的背后有两种常见的实质:

1. 恐惧“被理解”带来的失控感

被人理解,意味着与人产生连接(link)。有了这个连接,我们就拥有了一条能够与他人进行情感互动、并建立深层关系的通道。

而对于那些在早期“交流”过程中产生过创伤的人来说,建立连接是令人恐惧的。

前文中我们提到,在小婴儿使用投射式认同与母亲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情绪经过母亲的处理后,我是可以忍受它的”。

慢慢地,ta们了解到“拥有强烈的情绪是没关系的”,并从那个更加成熟的初始客体(母亲)那里学会了如何处理原本难以消化的情绪。

然而,如果这种初始的交流过程受到太多阻碍,小婴儿就没有机会学会面对自己的情绪,长大以后,情绪依旧是ta们最初认识的那个可怕的怪兽。

因此,ta们只能尽量将自己与情感体验隔离开,以保证“安全”——成年后,这种情绪隔离就可能体现为:哭点、笑点都超高,或是即使脸上在笑、内心也感受不到什么喜悦。

但在一段真正的关系中,本身就包含着深层的情感交流。对这些长期压抑情感的人来说,这条与人连接的通道尽头,不只是相互理解的愉悦,还有陌生又可怕的情绪。Ta们尤其害怕,一旦打开“闸门”,久被积压的情绪就可能倾巢而出,将ta们淹没。

对失去控制产生的恐惧,令ta们宁愿把这条通道毁掉、断绝更多被理解的可能性。

2. 嫉妒的攻击性

一被理解就要“作”,还有可能是出于嫉妒。

Envy(嫉妒)一词,其拉丁语词源是invidia ,来自动词“ invidere”,意思是“有敌意地看着”。在嫉妒的情感状态中,是包含敌意与攻击性的。当人们受此影响时,就很可能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毁掉那些美好的事物。

而对方理解他人的这种能力,正是我们内心渴求而未能获得的——我们嫉妒这种能力本身、也嫉妒拥有这种能力的人。

一方面,嫉妒令我们感到痛苦。我们“攻击”对方,是为了让ta无法再提供这种感觉(Boris, 1994)。当对方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我们自然就不再嫉妒了。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位粉丝一样,在伴侣理解我们时,吵架、激怒对方,试图让对方觉得我们不可理喻,最终放弃理解。这听起来很荒谬——我们为什么要嫉妒那个懂我们的人呢?但实际上人的心灵的运作就是这般“离奇”,我们让对方最终放弃理解我们,也就平息了自己潜意识中的嫉妒之情。

另一方面,嫉妒让我们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对方的意图。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方提供给我们的好处(被理解的愉悦感)会被当作是一种“更大的未知阴谋”。

就像一位一直嘲笑你的人突然对你和颜悦色一样,反而让人感到害怕。

精神分析学家W. R. Bion还曾在他的一次分析手记中提到,有来访者认为,咨询师提供对ta的理解,最终是为了让ta彻底失去理智(Bion, 1959)。

也就是说,嫉妒会以“保护”为名,行恶意揣测之实,操控我们“作”起来,攻击一切被理解的美好感觉。

为什么有的人害怕被理解?

为什么有的人害怕被理解?

那么,在婴儿时期没有学会被理解的人们,还可以在成年后建立起健康的交流模式、拥有深刻的联结吗?答案是肯定的!Ta们并不是“注孤生”,在成年后,也依然有机会,通过与“足够好”的客体交流,重新学会接纳“理解”。

如果你发现自己也有一被理解就“作”的倾向,可以尝试以下tips,

1. 要talk不要act

在文章开头的来信中,这位粉丝曾提到,她因为被伴侣理解而觉得难受,然后变本加厉地吵架、甚至威胁分手。这种通过大吵大闹来消除难受感的行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行动化(acting out)。

行动化是一种不够健康的交流模式,它虽然也在表达我们的情感,却通常会以严重的副作用为代价,比如:消耗感情、甚至伤害他人。

因此,当你下一次感受到自己“作”的欲望时,不妨先深呼吸三次,把自己从立即付诸于行动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接下来,试试用言语(talk about it)将感受表达出来。

你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句式开启与对方的交流,比如:“我感觉特别烦躁”或“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有点慌。”

然后,在交流的过程中,慢慢加深对自己情绪以及反应的理解。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帮助你学会一种更健康有效的交流方式,还可能在深度交流中增加你与伴侣(或朋友)的亲密程度。

2. 忍耐被理解带来的恐惧与焦虑

一被理解就要作,是因为我们感到不舒服了——我们想“作”掉这段感情,以逃避面对被理解所带来的恐慌或焦虑。因此,想要停止“作”,我们需要控制住自己一不舒服就想逃的冲动。

辩证行为疗法中的反向操作技巧(Opposite Action),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对于恐惧与焦虑的忍耐力:

这是一种“傲娇”的情绪管理方法,在每一次感到不舒服时,识别自己的感受和行为,再有意识地逆其道而行——感受与其相反的感觉、作出与之相反的行为。

为什么有的人害怕被理解?

识别现有感受

行为趋势

情绪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吗?

反向感受与操作

(因为对方理解了我)我感到很恐惧

想要回房间、拒绝进一步沟通

现在对我没有危险、想逃的情绪不符合情况

告诉自己现在很安全、与对方保持交流

我感到很焦虑

想跟对方发火、大吵一架

焦虑的程度不符合实际情况

将身体的反应看作被理解的兴奋(excitement),与对方分享这一感受

为什么有的人害怕被理解?

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刻意、很艰难,但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你会从这些不舒服的情绪中获得正面体验、逐渐提升对它们的忍耐力。

而随着你对恐惧和焦虑的忍耐力增强,你会更多地接触到被理解的愉悦。

3. 培养感恩(gratitude)应对嫉妒

Boris认为,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在被满足(gratified),特别是,有其他人在为了我们获得满足而付出的时候,我们才会对提供理解的对方,产生嫉妒之外的另一种情感——感恩。

因此,在下一次想要破坏理解感时,你也可以试着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伴侣(或朋友)的身上,站在对方的角度,更多地看到,ta正在为了让你感受到“被理解”这种愉悦感而付出。用感恩对抗嫉妒,让我们可以暂时“允许”对方拥有理解他人的能力。

剧作家廖一梅在《柔软》中曾写道:“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但是,在遇到了解后,如何能够好好接受它,并不一定如想象中那样容易。

如果被理解的感受对你来说很陌生,那么,想要和它熟悉起来,是需要我们付出勇气的——我们要容忍恐惧、也要对抗嫉妒。但想要留住得来不易的美好关系、获得我们梦寐以求的深刻联结,我们必须建立起这种面对“被理解”的勇气。

如果你已经遇到了一个“对”的人,祝愿你不再对如此美好的关系感到恐慌和逃避;而如果你一直不被理解,也可能是因为你早就关上了那扇供别人理解你的大门。

愿我们都不再害怕“被理解”,在生活中,与值得的人们建立起一些真实的联系。

Reference

Bion, W. R. (2013). Attacks on linking. The Psychoanalytic Quarterly, 82(2), 285-300.

Boris, H. N. (1990). Identification with a venge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71, 127-140.

Ogden, T. H. (1979). On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60, 357-373.

Sunrise Residential Treatment Center. (2018, June 29). Opposite Action: The Ultimate Middle Finger to Negative Emotions.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冥想容貌焦虑智力测试分院测试心理咨询师双相情感障碍反社会人格叛逆焦虑恋母情结依赖型人格产后抑郁树洞偏执型人格治疗师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医生无性婚姻心理测评自闭症回避型人格障碍弗洛伊德智商桃花运职业价值观职业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