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自信大方,怎么改变唯唯诺诺的性格啊? 4个回答
原本在小学中学都不怎么讲话,大学了之后发现自己的这个性格不好,然后大一开始锻炼,在大学里边跟同学说话也自信大方了不少,但是在实习之后,我发现,这种唯唯诺诺的性格又出现了,主要是觉得在学校都是同学,相处也没什么压力,也能开玩笑。 但是在工作中,都是带教老师,年龄也不一样,很多感觉像长辈一样的感觉,也很多都是大两三岁的,但是我总感觉自己面对他们的时候,总是没办法自信大方,讲话也小小声的,动作做的也慢,也不熟练,主要是讲话小声,如果有个别老师语气重一点,我就更加不敢说话了,也不敢很大胆的尝试了,对老师的回答都是好的,行。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相处,到底要怎么做啊
匿名网友
2023-01-21 17:16:13
唐巍 向TA咨询 打赏
尹旭 向TA咨询 打赏
杨玥龄 向TA咨询 打赏
唐羽诗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
你说你原本在小学中学都不怎么讲话,大学里可以和同学自信地说话,后来在实习之后,你面对带教老师会觉得有压力,没有办法自信大方,对吧?其实,我们可以回到自己原始的关系中去理解自己,我们和大学同学相处是同伴的关系,你可以回看你童年和同伴相处的时候,是不是一直都还是比较能够自信大方的,而当你在这种和长辈的关系中,你就会觉得有压力,那么,这对应的原始关系就是你和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你和父亲的关系,你可以去回溯一下,自己和父亲的相处模式,是不是很难在他面前自信大方,害怕他语气重,当他批评你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讲话小声,不敢说话呢?
其实我和你也是一样的,这种权威情结一直困扰着我,很多次,在长辈面前,总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我,不知道这是因何而起,直到后来了解到“权威情结”这个概念,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就决定好好了解一下自己,于是,在各种场合,都会与同行交流探讨这个话题,渐渐地,真相也就浮出了水面。之后,我通过不断地觉察和探索也慢慢走了出来,现在在和长辈们相处的时候,可以逐渐去表达自己,更加自信大方了。
以下,是我在各种交流讨论中的大体总结,分享给你:
1. 与权威的关系,其实是自己与父母关系的重复,可以借此反思和觉察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模式,是不是小时候害怕父母,或者和父母关系很好?你会找到一些线索。
2. 我们有时候对权威的一些期待,其实是我们对父母,尤其是父亲的期待。举个林紫老师分享过的例子:一位初入职场的大男孩前来咨询,原因是:压力太大,觉得自己患上了“上班恐惧症”。林紫老师问他,想到上班时,脑海中最恐惧的画面是怎样的。他说:“是我的主管看着我的样。”原来,童年的他一直渴望着父亲的认同和亲近,但父亲不苟言笑,偶尔看他一眼,往往紧接着就是一番训诫,而主管与他的父亲年龄相仿,虽然时常对他赞赏有加,满足了他被认同的需要,但却不可能满足他如父如子般亲近的需要,以至于他始终提心吊胆、认为主管随时可能翻脸、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认同也会随时失去。当他意识到“恐惧’背后藏着的是“亲近”的需要时,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咳,我怎么会把对亲情的需要带到职场里来呢?主管对我的工作表现认同就足够了,父子般亲近的需要是我自己的,不是他的,他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满足我啊~”
3. 一般来说,父母通常容易变脸,情绪不稳定,更容易让孩子害怕父母,长大后在权威面前会害怕和恐惧。
4. 我们需要觉察我们在害怕权威的时候,那个时刻我们的想法和念头是什么?找到自己的卡点,一般来说,我们的害怕和恐惧是源于权威对我们不好的评价,害怕被批评。你可以看看那个想法或者念头是客观的吗?还是我们自己夸大了?
5. 可以创造一些机会多接触长辈,不是在工作的时候,而是在非正式的场合,比如参加有带教老师在的比较轻松的饭局,或者一起外出游玩之类的活动,聊聊实习工作以外的事情,当你看到他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也会有很多自己的局限或者很滑稽的一面,你会发现,他也就不会那么高高在上,那么理想化了。
6. 理解自己,觉察自己是否是低自尊人格,可以列一个表,把权威的性格及性别,父母的性格及性别以及自己的性格及性别都列出来,你会有所发现。
7. 将自己的爸爸看成别人的爸爸,把他当成一个普通人,咱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合理的)期待了。
8. 在职场中,我们需要专注与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不是对方的权利和地位,对事不对人,这样就不会太干扰我们的工作。当我们努力工作,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实现了自己的工作目标,负起自己的责任,那么,长辈一般不会说什么,毕竟他们看重的是工作的内容,而不是其他~
9. 因为权威一般是拥有一定的权利的,是有资源的,也是有号召力的。因为他的话和感受会影响到我们的切身利益,我们有一些情结,也是很正常的。其实,当我们对自己感觉不好的时候,很不自信的时候,价值感很低的时候,就会害怕权威。面对权威,我们可以学习他,吸收他优秀的品质,不断地成长,向他靠近,自己也可以成为“权威”。
10.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权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对待权威的态度。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和权威的关系,看到自己的各种需求,更多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也看到自己想要去到的方向,最终可以和权威肩并肩,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
最后,我想说,其实你害怕的并不是某个权威,而是那个“不够好”的你自己,当你能够不断地成长你自己,突破你自己,超越你自己,你的害怕自然就会渐渐减少,你的“权威情结”也就会逐渐缓解,不会对你有那么大的影响了。所以,先从接纳自己开始,多鼓励和支持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内在力量,你会迎来一个自信大方的你自己!
加油哦,祝好!
求助问答
上周,在《说什么都不听了,我该如何和孩子相处》文末的留言中,看到很多家长对于养育孩子过程中,自己出现的负面情绪非常担心,同时又对自己缺乏有效的方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感到无助,害怕“坏”情绪影响亲子关系,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确实如大多数家长的担心,由于我们每天都
去看看你是一个容易忘记过去、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人,还是一个迷恋于过去、整天眷顾过去你自认为美好时光的人呢?做完下面的测试,你就能认清自己这方面的处世哲学了。可以先用笔记下你每题的回答选项。测试开始:1、下面哪种说法最接近你对1月1日的想法?A.年复一年,日复一日B.时间
去看看虽然说在挽回这段感情的时候,我们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你发现不论你再怎么去表达自己的爱意,无论你再怎么去改变自己,那么这个女孩子她对你还是无动于衷,一点机会也不想要给你,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过度的去纠缠了,毕竟过度的纠缠就会让这个女生对你越来越讨厌,所以说我们
去看看面对女生提出的分手,很多男人是想要挽回的,但是有时候因为用错方法把女生越推越远。想要挽回女生的话,那就要学会分析女生分手后的心理阶段,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挽回才有效果。分手的滋味无疑是痛苦至极的,你还置身在爱情的甜蜜中,对方已经决绝地离开......你开始尝试用自己
去看看明天和意外你永远都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珍惜现在。就像2020年我们在战役中度过的春节一样,当我们想要迎接新一年到来的时候,谁曾想一场疫情剥夺了我们这个欢乐的新年,曾经我们无比向往的废柴生活,第一次让人又过不下去的想法,当所有人都在为中国疫情形势大
去看看前两天中北大而学生考试作弊被抓之后自杀的事情引起了很大的舆论,因为在学生在自杀前有20分钟左右很是伤心难过,所以很多人觉得老师没有进行安慰或者开导有问题,还有人说学生作弊被抓,老师的做法没有问题,今天我们不讨论作弊这件事情老师的做法有没有问题,我们来说说怎样正确帮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