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想拒绝,纠结与矛盾,该怎么做 10个回答
我知道我们要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当不想的时候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心来拒绝。但我也经常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想拒绝。比如朋友邀请我一起玩游戏,我经常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想玩。玩了会开心,但是时间也会过去。我如果选择玩了,是因为我自己想玩还是因为我答应陪她玩呢?所以她来邀请我我就会下意识的不安。且拒绝会让她难过失落,我也会有压力和愧疚的感觉。一两次就无所谓,但她玩的比我多,也就老来邀请我。我老拒绝她心里也过不去。我陷入了纠结与矛盾。我究竟该怎么做呢?
匿名网友 2023-02-12 17:36:39
崔淑花 向TA咨询 打赏
张庆仪 向TA咨询 打赏
张红辉 向TA咨询 打赏
您好,题主
通过你的描述,看得出来你很害怕拒绝朋友的邀请,这种原因可能是因为你害怕拒绝会给他带来一些伤害,或者让他对自己产生不好的评价或者看法,当然也有可能因为自己曾经被拒绝过,所以能体会到这其中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影响,出于同理心也会难以拒绝别人。能理解你这样的感受。
害怕拒绝别人,容易压抑自我的需求和感受,这样也会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会把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放在首位,其实这样也是对我们自身成长不利的,那么这种害怕拒绝也可能与原生家庭有关,或者自我认同感较低,对自己没有信心,害怕拒绝会引来别人对自己的讨厌不认同等等。
如何破解:
【1】明确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再想想是否拒绝。
当别人邀请你自己时,你可以看看这件事情,自己想不想做呢,愿意不愿意去做呢?我们可以不看利弊,只看我们享受在其中的过程,是否对我们没有快乐的感受等等,是否自己真的有这样的需求,如果不想,那么我们可以委婉的拒绝,避免给别人带来伤害。
【2】拒绝是每个人的权利,并不代表不好。
每个人都有拒绝的权利,如果我们没有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事情或者是达不到对方的需求,我们也可以委婉提出自己的拒绝,这是尊重边界的行为,也是能够对自我负责的表现,并不代表不好的行为。
【3】提升自信,提升自我认同感,学会对自己负责。
这种情况下就是我们不必在意拒绝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我们有自己的信心和价值感,也能认同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符合自己的需求,也知道这样做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提升自信可以做一些事情,坚定我们内心的力量,锻炼自己的勇气,提升自我认同感。
最后,学会拒绝,也要看到拒绝之后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但其实拒绝过后也并不会产生特别糟糕的结果,只是我们把这种结果放大,它并没有那么可怕,如果拒绝之后影响到了你们的友情,那说明这段关系并不值得,也经不起考验的,不要委屈自己,学会看到自我感受和需求,提升自我认同感,这是爱自己的表现,也不会让自己活得过于压抑。
以上拙见希望对您有帮助
朱晨波 向TA咨询 打赏
你好呀,给你一个360度的拥抱。
费咏梅 向TA咨询 打赏
冷涛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从你的描述来看,你应该很年轻,在这样的年纪就能觉察到自己内心的矛盾,尝试探索自己,而不只是懵懵懂懂的被生活推着走,是很棒的一件事!
其实,我们常常会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时常会纠结烦恼,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出选择和决策,比如当你准备写下自己内心困惑的时候,当你思考着要怎么表达的时候,还有当朋友来邀请你打游戏的时候。
有些问题的内容比较纯粹,又只涉及到我们自身,就比较容易做出决策,比如准备考试的时候是否继续打游戏,或是玩自己熟悉的游戏还是新的游戏,对你来说可能根本不用思考。但是,一旦涉及到他人,涉及到关系,我们就会想的比较多,权衡起来也会更困难一些,因为我们不仅会感受自己,还会推测他人的意图,以及他们对我们行为的反应,会思量自己是否愿意看到并承受决策后的结果,而你的困扰似乎就来自于此。
说到这里,或许你能更理解自己的纠结,不会因为纠结而责备自己。
然后,不妨试着想象,假如只有你自己,你愿意此时此刻玩这个游戏吗?如果你知道朋友正在玩,你愿意主动加入她一起玩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可能你会发现真正让自己纠结的并不是玩不玩游戏,而是能不能拒绝朋友。那么,你的自我探索的议题可能就变成了“怎么拒绝朋友,才能不影响我们的关系”。
当然,如果想更了解自己,还需要更细致的觉察自己的感受,比如在游戏中的体验,拒绝朋友时的忐忑,多次答应朋友后的委屈和压抑等等,这些感受都是我们了解自己的机会,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和咨询师一起探索,对自己越了解,就越容易理解和接纳自己,纠结和痛苦也会渐渐远离你的生活。
齐琦 向TA咨询 打赏
嗯,小可爱,这道题感觉像绕口令一样。看完之后,我会觉得这需要分两个部分来拆解。
1、我怎样确定我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像是理论部分。
2、我应该如何的表达拒绝?这个问题是个体的实际情况。
先来拆解第一个部分
我们很多时候会把感受和想法混在一起。然后想法和感受混在一起,又产生新的想法和感受,又继续混在一起。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感受器接受刺激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的过程。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一个红苹果,我们用眼睛看,知道它的颜色是红色,形状是圆形;用嘴咬,知道它的味道是甜的。这里的红、圆、甜就是苹果这一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1. 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2.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整体;3.感觉的内容和对象是客观的,感觉的形式和表现则是主观的
想法:意见、看法、念头。更多的时候,会有认知的部分;有观念。有思维加工。
回到你的状态是:你要我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感到愉悦(感觉会开心。),同时我也感到负担(感觉不开心,有负担)。因为我认为玩游戏浪费了时间。
所以,玩本身是开心的,但是你感到不开心是因为你有观念,有想法。这个观念和想法让让你不开心。让你不去玩游戏的行为。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说: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要区分感受和想法。我们表达感受的时候可以用“我觉得”,但当我们表达想法时,最好还是用“我认为”。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引起他人的共鸣,更体现了人性之间的相通之处。
现在来拆解第二个部分。
我不能够拒绝
因为我自己想玩还是因为我答应陪她玩呢?
我答应陪她玩。后边有什么想法呢?----我感到有压力,是因为我认为:拒绝会让她难过,会让她失落。我会有愧疚感,是因为我需要好好的照顾对方的情绪,我不想让他失落,不想让他难过。
正如我上面说的,你有感觉却又加了想法,又让想法产生的感觉继续影响自己的想法。
需要厘清自己的感觉、想法,观念、需要。
玩儿会让我觉得很开心。
我不想一直在玩。因为我认为还应该干点别的事情、类似于学习。在这方面我的需要是,希望不影响对方的心情,又希望照顾到自己。
或者我可以玩一会儿,30分钟陪你30分钟,因为这个过程我也开心。可以照顾你的需要,也可以照顾我的需要。
如果感到拒绝,非常有压力,这个压力属于内在的压力,来自于过往的情绪体验。是需要去做一些疗愈的。
类似的课题大约是:
表达自己的需要是危险的。
拒绝别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我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面前,他人的需要优于我的需要。
这个疗愈过程需要花一段时间
陈正发 向TA咨询 打赏
你好
拍拍肩~不着急,每当触摸自己的感受时,总是无功而返,就不需要着急或者强迫自己一定要表现出得体,而是允许自己能够停留在此时的感受中,也许是害怕、也许是迷茫,当学会了接纳自己的情绪时,就会发现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总是不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得患得患失,该怎么办?
我知道我们要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当不想的时候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心来拒绝。但我也经常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想拒绝。比如朋友邀请我一起玩游戏,我经常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想玩。玩了会开心,但是时间也会过去。我如果选择玩了,是因为我自己想玩还是因为我答应陪她玩呢?所以她来邀请我我就会下意识的不安。
很多时候,我们的边界感不清晰,来自儿时与家人的边界感模糊,所有的情绪也相互交织复杂,使得我们不能清晰的识别自己的真实的情绪,压抑过多,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与外界接触时,就会不能及时的识别内心感受,将他人的感受与行为内化为自我的感受部分,就会更不易察觉到自我的感受。
例如,小孩子经常面对父母的吵架,常常表现不安、害怕的方式为大哭,认知度不够的父母事后,还会责骂孩子“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就因为你哭~让家一天到晚没得清净时候,真是没用!”等泄愤语~
长大后的孩子,就会下意识的认为,当发生冲突或者不好的事情的时候,都有自己的错,感觉的很深的自责感,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孩子表现哭是因为,他们感觉到了恐惧、不安、害怕被抛弃等复杂的负面情绪,但是因为不懂的表达,也认为父母吵架有自己的原因,因为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是完美的,当父母再一次指责孩子时,孩子就更加确认父母吵架自己有责任。
那么,就题主问题而言,朋友来找自己玩游戏,作为这个年龄都喜好玩游戏的群体,有没有也会对游戏特别吸引和感兴趣的时候,但是在朋友看来有时也会误以为这是释放“非常喜爱”的信号,更加愿意邀请题主一起玩,但这样的感知下,题主即害怕表现“喜爱”又处于“想要一起玩”的中间阶段呢?
看到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我们就可以从选择接纳自己的真实情绪开始做起,接纳当下,那么再面对朋友的“邀请”时,就不会感觉到“刁难”,也不会感觉到是被迫做选择题,而是有了更多的表态空间,我们可以即表达自己想要玩的需要,也可以告诉对方,如果感觉到疲惫可能不能坚持到底,希望对方谅解,当我们清晰了回应的对方,朋友就会理解,她就能更好到把握尺度调节自身的期望值,调节自身的情绪,如此,每个人都能对自身的情绪与感受负责,相处就会融洽感觉到轻松自由~
*如何识别自己真实的感受?
从小以成绩为首要目标的我们,如果此时父母也不能保持较高的认知与情绪觉察能力,其实发展孩子的自我情绪的能力普遍都较低,因为我们的生活模式通常惯于忽视我们的感受,这就让我们渐渐远离了真正的自我中心,而重新找回自我的情绪觉察力,仍然需要学会重新关注自己,对自己的感受给予支持和肯定的力量中渐渐找回~
例如,我们可以面对困扰和选择的问题时,培养与自我的对话,问一问自己“我的感受是怎样的?是难过的还是开心的?”,常常给与感受真实的接纳与回应,我们的感受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当再次面对困扰时,感受就能清晰的回应自己。
其次,还可以发现自己的特长,肯定自己的优点,这会增强自我价值感。因为当内在冲突来临时,过多的情绪缠绕,通常是因为我们不敢肯定自己内心的需要,即低自尊影响下,不能接纳真实自己需要,感觉到害怕、恐惧等情绪的原因,而去成为自己的理想父母,去关注自己的需要,认同自己,就是走出低自尊以及原生家庭影响成为独立的自己的成长需要~
祝好!
聂华锋 向TA咨询 打赏
求助问答
让男人愿意为你付出的技巧 男人是很需要被关心和呵护的,有时候他们也需要被照顾,被宠爱。如果你想让男人愿意为你付出,那么你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本文将会介绍一些让男人愿意为你付出的技巧,帮助你建立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关系。 1. 建立信任 建立信任是建立一个健康关系的
去看看一定有一段美好爱情在远方等着我,这是当今这个时代很多人的无奈或者是期待。但这都不是关键,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等不来的爱情,爱情不能明天在说,爱情拖延症是可怕的,当你参加自己暗恋对象婚礼时一首凉凉是不是在自己的心里狂响那?所以遇见就要争取,遇见自己看对眼的人,问你
去看看很喜欢这次作业,也很期待,早早地就约好了小伙伴一起做这次练习。由于之前读的社会工作专业的,也做过一些个案工作,跟心理咨询有些类似,但离开这个领域也大概五六年的时间了,比较陌生了,所以很想把自己当一张白纸,开始在上面涂涂画画。在练习中,我和小伙伴各自体验当咨询师和来
去看看经常心情烦躁易怒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带来了困扰。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可能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应对方法,帮助您处理这种情绪困扰。1. 原因分析: - 压力:在考虑情绪烦躁易怒的原因时,通常要首先考虑近期是否存在饮食油腻、过度
去看看花言巧语,是很多人出门在外必备的技能,他们靠着花言巧语能够谈到相关的业务,可以靠着花言巧语撩到喜欢的姑娘,靠着花言巧语讨得长辈的欢喜等等,而有主动撩的人,就会有被撩到的人。那么你是不是那个会被几句花言巧语撩走的人呢?一起来做个综合测试吧。测试开始:1、请问你有
去看看那天小莉在教室走廊里看见了好朋友娜娜,但娜娜对她不理不睬,仿佛她不存在似的,小莉非常生气,“她为什么不理我呀?我对她这么好,她怎么能这样对我呢?”,小莉回家后情绪非常不好,气呼呼的,给妈妈说以后再也不理娜娜了。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小莉了。在心理咨询中有一个疗派叫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