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二)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20-11-07 21:32:45 心理百科

我们在上一篇中分析了心理咨询中的为什么,今天我们来分析分析心理咨询中的是什么,怎么做!是什么是心理咨询中的第一步,也是咨询师确定患者当前存在着怎样的困扰,或者希望有限摆脱怎样的困扰,首先要确定咨询目标,怎么做是心理咨询的落脚点,做出变化才能产生改变,这也是重心,心理咨询中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二)和我接着往下了解吧!

心理咨询中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二)

是什么——现在

“是什么”是心理咨询中的第一步。

确定咨询者当前存在什么困扰,优先希望改善什么困扰——确定咨询目标。这是心理咨询的基础工作,也是非常核心的工作。不少心理咨询效果不佳,原因便出在咨询目标的制定上。

咨询者寻求心理咨询,可能存在多种困扰。第一次咨询中,咨询者诉说自己的困扰,可能会从A谈到B,再到C。有限的咨询时间,咨询师需要具备从倾听中,剥离、抽取可能的关键议题,与咨询者讨论,确定咨询目标。

对于咨询目标的确定,咨询师一定要主动参与,不能仅遵从咨询者的意见。咨询者有时提出的咨询目标,可能并非当前更重要、紧急、需要优先处理的目标。

如果完全遵从咨询者意愿,制定咨询目标工作,可能咨询有改善,但咨询者感觉没什么改变——因为这种改变,不是咨询者真正想要的,自然“无感”。

或者,咨询过程让咨询者感觉不舒服,感觉和咨询师不在一个频道上——咨询师按照非真正的咨询目标,促进咨询者改变,与咨询者想要的改变不一致。

心理咨询中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二)

如同咨询者一开始说自己喜欢吃苹果,其实不是真正喜欢吃苹果,咨询师拿着苹果一直让咨询者吃,说这个苹果好吃,你说喜欢吃,怎么不吃呢。这样的咨询容易让咨询师感到受挫,可能会对咨询者不满,觉得自己是按照咨询者的咨询目标工作,结果还不满。

可这不能怪咨询者。咨询者花钱做心理咨询,肯定不是为了戏弄咨询师,给个“虚假咨询目标”。咨询者提出“自以为”的咨询目标,而非真正需要的咨询目标时,有着各种原因,可能本身便属于其当下的困扰之一。咨询师的工作之一,需要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澄清咨询目标。

“是什么”不仅在于制定咨询目标,还在于评估咨询者是怎样的人,决定了制定匹配咨询者的咨询方案。

确定了咨询目标,根据咨询者的咨询意愿、困扰性质(当前是否有具体、紧急困扰)等,咨询方案是:

偏“为什么”的问题取向为主工作——寻找困扰症结改善;

偏“怎么做”的资源取向为主工作——寻找资源推动改变。

两种工作取向并非二选一的关系,心理咨询中会灵活运用。但整体上,不同咨询阶段,会有主次之分。比如咨询初期,可能“怎么做”为主,优先减轻咨询者具体困扰;当具体困扰有所减轻后,加入“为什么”工作。

心理咨询中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二)

怎么做——未来

怎么做是心理咨询的落脚点,做出变化才能产生改变。“怎么做”是心理咨询多数时候的重心。

对于咨询者来说,转变“为什么”的习惯性思维,锻炼“怎么做”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能够促进改善。

“我为什么总是不开心”,改成“我怎么做可以开心些”;“我为什么害怕拒绝别人”,改成“我怎能么做可以做出拒绝”;“我为什么控制不住想这些事”。改成“我怎么做可以不想这些事”;……

哪怕一时找不到方法,但锻炼寻找解决办法的“怎么做”思维模式,有助于调动自身资源,推动改变。

艾瑞克森取向催眠治疗,非常强调小改变。如果没有变化,就像一潭死水,维持问题状态;只要有变化,哪怕很小的变化,都有机会推动更大的变化——至少不再是一层不变的问题状态。

“怎么做”重要的是尝试——对改变有帮助的可能性,便尝试。不需要确保有效再行动。

“做”是一个试错过程,会有无效的时候:有效保留,无效放弃,直至寻找到有帮助的改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EPDS叛逆职业性格俄狄浦斯情结反社会人格恐惧心理自卑心理抑郁症测试存在主义社交恐惧症九型人格心理咨询回避型人格障碍情绪管理负面情绪智力测试分院测试心理测试九型人格弗洛伊德职业价值观冥想人际关系控制情绪偏执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