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可馨的死,谁之错?
作者:毒舌女 2020-06-21 19:15:59 人际心理

一个叫缪可馨的小女孩,她的朋友圈不会再更新了。

这个微信名字叫做“酱酱爱次糖”的女孩从四楼跳下,生命停在了10岁,永远都不会再长大。

这件事发酵而且也过了很久,但有关于缪可馨这个女孩在作文课后坠亡的争论已经没有停息过。相反,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节曝光,网友的观点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

刚开始,我也是以为这是一场老师批评导致孩子冲动轻生的悲剧,但后来流传出来的这份作文批改截图,却让我有了萌生写这篇文章的想法。

在截图里面,缪可馨对于《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被老师用红笔进行了大面积的修改,不仅删去了“青砂罐”、“绿瓷瓶”这样的细节描写,就连唐僧他们“又累又渴”的故事背景也被删除。

在孩子这篇“读后感”的“感”这一部分,还被批不正能量。

缪可馨在这部分写道:“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就事论事,什么叫不正能量?

如果这个孩子写的是“这个社会人人都应该用阴谋诡计和不择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那这样叫做不正能量!

但缪可馨这番话透彻犀利,不仅没有偏离文章原意,表达也清晰流畅,一个10岁的孩子对简单的文本有这般深刻又贴近现实的理解,这不简单!

可这个老师不要你觉得,她要她觉得。

知道这读后感后面改成了什么吗?

“我们不能向白骨精学习,我们要诚实、善良守信,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能动歪点子。”

真就是那位老师所谓的正能量吗?

那这样的正能量和平时那些销售公司早上喊的口号有何区别?

正能量如果只是靠说就能够获得,那么全世界最正能量的人恐怕就是销售了。

让我觉得可笑又可气的是,这个对遣词造句、立意主旨显得一丝不苟的老师,竟然没有发现孩子在文章里“出自罗贯中的《西游记》”这样常识性的错误。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读书时期一旦在作文或者读后感里面表达出了超出自己年龄的成熟思想,就会遭到老师无情的批评和扼杀,甚至会有出现被扣零分的现象。

而之后牵扯出来的线索,这让这件事更加扑朔迷离,据缪可馨家长说有人匿名告诉自己,老师在批评缪可馨负能量的同时,还打了她一巴掌。

尽管校方和老师事后提供了多样证据证明这件事是子虚有,但去年10月份的时候这名老师的确动手打了缪可馨一巴掌,而且有同学也证明该老师的确喜欢体罚学生,爱扇人耳光,还喜欢嘲讽同学的作文。

这下,全网网友的怒意更加激昂了。

缪可馨的死,谁之错?

看完缪可馨的事件经过,我脑海里闪过的第一反应竟然是钟美美这个孩子。

就是那个在快手上模仿老师惟妙惟肖,把老师的气质拿捏地死死的那个男孩,从数学老师上课整顿秩序,到强行霸占语文美术音乐课。

从嗓子发炎的老师让王小红同学去办公室给自己拿水,甚至抓520约会的同学。

他的表演,让很多人记忆被拉回去了学生时代,甚至有人说他勾起了自己的童年噩梦,想起了当年被老师抓包的记忆。

让观众身临其境,我想这就是对演技的最高赞扬了吧。

可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男孩,也同样被学校和有关部门约谈,开始删除了那些模仿老师的视频,之后当地的教育局也表示和钟美美接触过,希望他能够传播正能量。

又是正能量,这个词就像是让人魔怔一样,只要沾染上了一切都会变味。

钟美美果然“正”了起来,先是发了模仿卖衣服的小贩和售票员的视频,但这些表演再也没有了冷嘲热讽和思考,而是纯模仿各种职业。

之后又发了一条“车站志愿者”的视频,里面一句“黑龙江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台词,顿时让我觉得心生悲凉。

一个人开始阿谀奉承的时候,就是向现实低头的那刻。

这个孩子的身上再也看不见表演时那种灵性和天真,反而沦为了一种传播意志的工具。

为什么缪可馨读后感的批语会引起网友的怒意和口诛笔伐?

是因为她读后感中的评语让全网网友想起了自己儿时被老师一概否定过的阴影,还有这名老师曾有过体罚学生的暴力行为,这唤醒了很多网友记忆中深处的童年阴影。

为什么钟美美模仿老师的视频会在网络爆红?

是因为他视频中钓鱼执法软暴力的老师引起了全网网友的共鸣。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

无论是缪可馨读后感不够正能量被批评,还是她疑似被老师甩巴掌,亦或者是钟美美的视频被称“丑化”了老师形象。

归根结底,背后反映的是教育制度背后的不合理和阴暗面。

暂且不讨论缪可馨这件事的走向最终会如何,但我们就只目前来看,针对缪可馨和钟美美时间我们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

第一、对于老师批改缪可馨文章不够正能量,如此粗浅的判断真的合理吗?

缪可馨的妈妈曾说过,孩子之前学习过写作课,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比普通孩子思考的更深,所以别的孩子还在说“不要学习白骨精,要善良”的时候,她已经认知到这个社会会有像“白骨精”的人,要提防。

在我看来,正能量不是一种口号,不是每天高喊着“伟光正”的话就是充满正能量,而作业也不是用来表决心的机械化过程,它是一个人思考的体现。

人的思维,难道需要被固定局限吗?

很多人说不要让孩子文章那么早就消极、悲观,这对他们成长不好,但你不知道的是孩子们对于情绪的感知和认识要比大人更早理解,他们对于成年人难以接受的死亡、疾病,却有不同的看法。

对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对于死亡的认识最初并不是悲伤、害怕,而是一种豁达的心理,他们认为离去之后,他们还会变成神仙,在天堂上照顾着自己,是不会和自己分开的。

可很多父母都有吓过孩子,说以后爸爸妈妈死了,你就没有人要了,就没有人继续照顾你了。

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全世界,试问自己的世界都崩塌了,那他能不怕吗?

再说,缪缪的文章里从唐僧的角度去写我们要注意提防危险,这本身就是一种正能量。

即使这和老师的意见看法不同,也没有必要强加一种思维灌输,私下和孩子聊聊,互相交流想法不好吗?

况且从小就有这种危机意识,和我们倡导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维又有何区别?

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面,邓超和自己的孩子说,写作文最重要的是真实,可结果孩子写出来真心实意的文章却被定为“跑题”。

尽管电影结尾是治愈的结局,可现实中的教育矛盾并不会因此化解,但我更想说作文被模板化、口号化、标准化,不应该是它存在目的。

如果说这是正能量,恕我直言,那个扼杀了缪缪深度思想的老师,才是真的不够正能量!

第二、对学生的暴力行为,难道不是人人心头的一根刺?

就像钟美美模仿的老师们,其中一个视频他模仿钓鱼执法软暴力的老师最让人叫好,说一下子就勾起了网友们的回忆,我们之所以觉得他扮演的好笑、惟妙惟肖,是因为我们都曾经历过。

有人说这孩子丑化老师形象,但真正丑化人民教师形象的,绝对不是钟美美这个孩子,而是个别那些成为无数网友童年阴影的老师们。

即便钟美美不去模仿,他们难道就不存在了吗?

别自欺欺人了,你敢说自己小时候遇过的老师没有对你进行软暴力或者暴力吗?

难道学校是容得下一个甩脸说脏话,使用暴力行为的教师,却不能容忍一个说真话的小影帝吗?

无论是暴力还是软暴力,这都不应该在存在于教育行业中,只是很多教育从业者都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法。

都说一切的悲剧都是有迹可循,无论这次老师是否在作文课上打了缪缪,但她的确曾经对缪缪进行了暴力行为,已经在这个孩子心里留下了阴影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去区分好“体罚”和“教育”的差别?

体罚之所以会一直存在,是因为皮肉的痛苦更加直观,可以让人受到教训、受到羞辱达到惩罚效果,疼痛还能让他们留下阴影,增加自己的威慑。

但往往也会给受训诫的学生留下不好的记忆,甚至还会给孩子心灵留下一生的阴影。

无论如何,对学生用暴力行为教育永远都是错误的,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产生巨大负担,可很多老师觉得学生多管不住,讲道理没人听,反正家长也不知道,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用回老路子。

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灵魂之间的唤醒,从来都不是用巴掌,用辱骂、用体罚,因为灵魂是无形的,你用物理的行为去对待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有用吗?

究竟什么才能唤醒灵魂,这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去思考。

但缪可馨这个孩子,是看不到社会讨论出这个结果的那天,她的生命和她的日记一起永远停留在2020年6月4日那天。

这个在作文里用自己深度思考去劝导大家“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被指不正能量的小姑娘,却因为这个社会的阴暗而离去。

现实,无疑在我们各个人的脸上用力地甩下重重的耳光,响亮而又讽刺。

那个用视频逗笑全网网友的钟美美男孩,也不再拍摄出那些极具灵性与讽刺意味的视频,成为了一个莫得感情的“制式视频拍摄者”,他的“正能量”始终只是传达给了自己。

你说,这些老师没错,缪缪没错,钟美美也没错,究竟错的是谁?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抑郁症产后抑郁女人心理智商测试偏执型人格心理效应社交恐惧症易怒症心理测试容貌焦虑思维反刍树洞治疗师心理咨询冥想双相情感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九型人格社会心理学社交恐惧症绿帽情节叛逆孤独症焦虑症存在主义PUA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