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并不可怕,表达的方式越来越趋于成熟
作者:李松蔚 2020-07-12 09:21:05 成长心理

一位做儿童艺术教育的朋友,前几天给我看了一幅小孩子的画,画面是一个人捅了另一个人,鲜血四溅。我们都觉得这幅画提示了一些问题。我请她去了解孩子的生活背景,这个暂且不表。

我想说的是,当时我还有另一个想法——

幸好,这个孩子还能画画。

从最坏的角度想,哪怕这幅画代表了他在生活中有一些负面甚至是「阴暗」的情绪,对他来说,画画是在用一种象征性的方式表达这种情绪。

象征性地表达,降低了见诸行动的风险。

所以我请这位朋友转告孩子家长,千万不要把「画画」当成问题。这是家长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收缴所有「负能量」的画,封禁作画工具,从此不让这个孩子再画这些东西,就以为解决了问题。

那只是掩耳盗铃的现代版:问题(如果有的话)并没有变,只是减少了一个表达的通道。

那么你猜,下一个表达通道会是啥?

把问题表达出来,让它被更多人看见,这本来是一种应对问题的方式。很多人搞错了重点,他们的反应适得其反:不解决问题,而是捂住我们用来看见问题(甚至还可以纾解问题)的眼睛。

想到这个,也是前段时间看了一个新闻,说有关部门集中清缴整治了一批宣扬自杀的少儿读物。这些读物我没看过,也许里面真有「毒草」也说不定。但从这个新闻引起的反响来看,很多家长拍手叫好,是因为在最近这一段时间,中小学生的自杀事件频频见诸报导。这些家长认为,只要清理了这类死亡主题的读物,就可以防止悲剧再发生。

这就是倒因为果的逻辑了。

我无意为这些读物辩护,它们也许还有其他我不了解的问题。我想说的只是,如果只是因为提到了死亡,就把它们看成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那实在是太高看它们了……原因也许在家庭教育,也许在社会,也许是疫情带来的压力,或许还有其他。必须认真地,充分地分析和解决这些原因。如果误以为屏蔽几本读物(甚至再干净一点,全社会一起在孩子面前屏蔽「自杀」这个词好了)就可以高枕无忧,说不定会漏过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

表达并不可怕,表达的方式越来越趋于成熟

那并不会减少悲剧的发生。

有一些家庭咨询,我们会当着家长的面做危机评估。当我问到孩子有没有结束生命的想法,大多数家长都很惊恐,有的拼命挤眉弄眼,暗示我不要把话说得这么直白,有的甚至试图让孩子离开:「老师,您怎么能当着孩子这么问呢?」(好像听到这样一问,孩子就受到了负面的教唆一样)。然而孩子非常平静地说:「有啊,每天都在想。」

家长就完全僵住了,无法置信。

一个妈妈哭着问:「你怎么从来不说呢?」

孩子问,说什么,说我想死?

妈妈瞪大了眼睛:「嘘——不许说那个字!」

你问为什么不说,这就是为什么不说啊。因为根本不许。最近这些年,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些人的核心恐惧——把问题的表达看成了问题本身。问题眼睁睁地摆在那里,只是不能说。不说,就可以假装它不严重。说出来不就「负能量」了吗?会不会本来不严重的事,一说,反而更放大了?

这就是搞错了重点。

负能量从来不是问题,甚至反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卡尔·惠特克(《热锅上的家庭》作者)做过这么一个案例。一个抑郁的青少年,有严重的自杀意念。惠特克陪他在咨询室里,当着父母的面,绘声绘色地讨论「你想怎么死」。他们谈了各种对死亡的想象:现实的、悲伤的、恐怖的、搞笑的、荒诞的、离奇的……一开始听到孩子谈这些,父母面如土色。但是听着听着,他们发现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大,有了笑容,语言也更有精神了。

负能量的表达,让他抑郁的症状减轻了。

这当然是惠特克艺高人胆大,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常规的危机干预技巧。但它多少给我们指出了一种相反的可能:当负面的感受被允许,被释放,反而有助于它的缓解,而不会愈演愈烈。

表达是一个出口。表达了,就有人看见。我们的痛苦需要被看见。小婴儿刚出生,饿了冷了会哭闹,父母看见他的需求,就来照顾他,他吃饱喝足了,就停下哭闹,这是再自然不过的过程……他不会永远这么哭闹下去,过了一些年,他会用语言表达了,就可以一字一句地说出来。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更象征性的方法。说出来能被听懂,就不用真的哭。等孩子再大一点,还会用更高级的方式,用文字、用画面、用音乐、用想象出来的故事……

表达的方式越来越趋于成熟。

但先要接受他们最初的表达,哪怕是幼稚,负能量的表达。而不是只看到「问题」的部分。

我有一个青少年来访者,痛苦的时候用刀划手腕。划手腕是全部的问题吗?把它看成问题,就会把关注点放在对行为的严防死守上。但如果看成一种表达方式呢?她用伤害自己,试图让父母看到——当然了,这是无效的。她越这么做,父母就越是胆战心惊,越是不敢正视女儿的感受。

我建议她改成用红笔画,用最红的颜料,画在手腕正中,触目惊心的一道。这样至少不会伤到皮肤。我说,你想告诉父母你的痛苦,就在他们眼前把这条线加粗,画到足够粗,他们一定会看到。

当然了,这也不是父母希望看到的表达。红色多刺眼,多可怕。我对他们说:但它就在你们女儿的心里,你们不愿意看,孩子就去想别的办法。

他们赶紧说:那还是画吧,画吧。

能画出来毕竟是一种福分。比画不出来,或者画出来却没有人在乎,要好太多了。我接触过很多人,童年时都有过痛苦的感受。他们的幸运在于找到了一些特别的空间,像是黑色的电影,音乐,和游戏(我个人喜欢的是伊藤润二的漫画),安置自己的痛苦。这就是「负能量」的正面价值。

负能量的表达未必是最好的表达。还可以优化,变得更有艺术技巧。但它的原始意义,就像那根红笔画出来的线,是为内心的某种躁动提供一点安放的空间。如果足够幸运,这种空间不被主流世界赶尽杀绝,就会有一些有生命的迹象生长出来。很多年之后回头看,那是人在迷茫时刻的一份慰藉。

人就是这么神奇,无论多么阳光灿烂的世界,也有人需要在阴暗寒冷的角落里吸取养料。

无论如何,孩子的负面表达需要引起重视。同时大人也要提醒自己,表达本身不是问题,它只是提示了问题,同时也是这个孩子的幸运。每个人都盼望孩子们健康、安全、积极地成长。愿望是美好的,要实现这样的好愿望,不能指望孩子们没有问题,而是培养他们遇到问题,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问题充分表达出来,哪怕是用「负能量」的方式,可能就是他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无性婚姻情绪管理性取向男人心理外貌焦虑绿帽霍格沃茨职业性格智商易怒症自闭症焦虑症爱情挽回心理效应心理恐惧症抑郁症心理测评系统九型人格抑郁症测试EPDS智力原生家庭心理健康负面情绪焦虑症反社会人格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