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杠精为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作者:ARitaOfPsych 2020-11-11 17:22:28 心理百科

我们今天来讲一讲达克效应。

我们在社交的过程当中,难免要同别人讨论一些事情。有些朋友可能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在讨论涉及某个话题时,对相关知识越不熟悉的人,越觉得自己特别会。

打个比方,我跟没有养过猫的李三X讨论猫这个话题我说:“猫在春天的时候换毛,掉一地,很难清理”李三X说:“猫,我知道,有四条腿,但是我觉得你说的问题不存在”我问:“你又没养过猫,你怎么知道”李三X说:“我养过王八,我很确定是一样的东西,你说的问题真的不存在”

达克效应-杠精为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在这里,李三X其实不一定是故意跟我抬杠,而是因为他对于猫的了解实在太少,以至于他相信猫跟王八是差不多的东西。他在这个讨论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对于猫所知甚少,也就是说他因为无法意识到自己不懂,而无法正确评估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熟悉程度,深信凭借自己的学识可以在这番争论中战胜我。

达克效应-杠精为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这个现象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常见:文科不就背背书,理科不就多做题,学生不就是听听课,上班不就是发发呆,量子力学看看科幻小说自学可以了,哎,这玩意就是永动机,科学研究差不多就这了,虽然我没谈过恋爱,但你们的感情问题还是得听我的。

心理学家自然也没有错过这种现象。早在1999年Kruger跟Dunning就发表了相关研究,并且一直就这个话题做了各种各样的实验。

顺带,这种现象的中文叫做达克效应,而英文叫做Dunning–Kruger

Effect(也就是取了最开始发表相关现象论文的二位心理学家的姓氏),相关的英文文献还挺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找。不过说实话,我有点找不到这些效应中文翻译的规律。

1999年那篇文章非常有名,实验包括了四个方向:幽默感(测试社交能力,但作者也提到可能结果会有争议),逻辑(实验使用了司考LSAT真题),英语语法(使用ASWE作为测试),以及逻辑。我们对比被试的实际成绩以及他们对自己评估的成绩来观察是否存在差异。

是不是写了两个逻辑

对,写了两个逻辑,因为后面那个逻辑的用法跟前面那个不太一样,我们一会详细说。

这个实验不止一个实验目的,有点容易搞混,我们来举例子。

首先我要为新关注的朋友们介绍我的一些朋友,他们经常作为例子出现在我的文章中,他们分别是:李三X,熏爷,Natalie。

Rita,李三X,熏爷,Natalie四个人都是成年人,成年人就要去酒吧社交。

达克效应-杠精为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有一天,这四个人在酒吧社交,忽然,他们看到一张数学试卷。

Rita说:“数学,我知道,我们来做一做这个数学”

其他三个人很喜欢这种形式的社交,便都答应了,于是四个人开始做题。

做完题之后,Natalie说:“我感觉我算术很快,至少比在坐的各位都要强,我觉得我至少90分”

熏爷说:“我是精算师,我会数学,但是有一些题我不太懂,我觉得我能拿80分,跟你们比,我应该能排第一或者第二”

Rita说:“这东西我以前好像见过,不过我觉得既然我不懂你们应该也都不懂,我靠直觉答卷,我答个80分反正能超过平均分”

李三X说:“数学我懂,我拿100分,是因为这张卷子只有100分,你们一定都不如我”

所有人都认为自己会超过平均分,然而我们知道,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上网找答案来算每个人的得分。

对完答案之后我们发现,熏爷80分排第一,Natalie70分第二,李三X60分第三,Rita40分第四。

而后四人结束社交,回家。

这一次社交包含了1999年Dunning跟Kruger研究中的几个结论:

在所有人做完题后,每个人都被要求估计自己的成绩。结果几乎所有人都高估了自己的成绩,而实际成绩最低的人,也就是Rita跟李三X,更大程度地高估了自己的成绩,在我们的例子中,二人的实际成绩与估计的成绩相差了40分之多。而在实际的研究中,实际成绩越低,越会高估自己的分数:成绩最低的一部分人将自己的成绩估高了46分之多。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高于平均分,也就是说,人们不光觉得自己得分不错,还觉得别人都不怎么样,觉得自己比一般人要强。

没有明显性别差异;在男性和女性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高估自己的排名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其他人的背景,如果我看了跟我一起答题的其他人的卷子,发现别人数学其实挺好,那我就不会高估自己的排名了。

然而实验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排名垫底的人其实根本意识不到别人比他强:在Dunning和Kruger

1999年在实验中给一部分的被试看了随机抽取的5份其他被试的答卷,然后让他们重新评估自己的排名:那些实际得分高的人,在了解了其他人的水平之后,会把自己的排名估算的更准确;而那些实际垫底的人,即使在看了别人的答案,依然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强。

也就是说,这些不懂的人,因为不懂,所以无法判断对错,当然也没法意识到别人是对的而自己是错的。这种能力叫做metacognitive:元认知,也就是“对于自己认知的思考”,在这里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和“知道自己知道”的能力。

Dunning和Kruger在文章中提出,这些垫底的人,之所以不能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是因为他们对这个领域实在太不了解,以至于“元认知”出现了问题。当这些人对于这个领域有了一定了解,尤其是接受了关于这个领域元认知的训练之后,他们对自己的评估就会准确很多。

那么有一些朋友可能会说,这个现象有可能是因为成绩垫底的人就是笨,因为他们笨,所以他们成绩垫底;因为笨,所以不会估计自己的成绩,归根结底是因为笨,而不是什么元认知,聪明的人就不会犯这个错误了。

Dunning和Kruger也考虑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设计了第二项逻辑测试,测试的目的在于找到证据来支持“元认知”跟“估算自己的成绩”之间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不管这个人聪明还是笨,一旦他接受了相关领域元认知的训练,那么这个人对自己成绩的估计将会更加准确。

这也就是我们之前说到实验设计当中有两个“逻辑”中的第二个“逻辑”。

当我们给被试做完逻辑题之后,我们给一半被试提供了一个关于逻辑元认知的训练,比如说如何评估一个三段论逻辑的准确性,在接受这个训练之后,被试要求评估自己刚才做过的逻辑题的准确性。

结果显示,那些逻辑题做得很烂的朋友,在接受元认知训练之后,对自己的评估要准确的多,准确度高达9.3,而没接受训练又做题很烂的朋友对自己评估的准确度只有3.5。

也就是说,不管做题做得多烂,一旦接受一些相关领域的训练,并且能够意识到这个东西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的评估就能准确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接受元认知训练并不等于提高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实际成绩,只是能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不懂,从而刺激我们闭嘴并且学习。

那么是不是如果我们对一个领域有一些了解之后,我们就不会高估自己在这个领域当中的能力了呢?也就是说,假如我曾经花很长时间接触过这个东西,虽然我现在不干了,但我也懂,那么这个时候我对自己的评估就是准确的吗?

2015年Fisher跟Keil也做了相关的实验,他们发现,那些曾经花时间学习某种技能的人,在一段时间不接触这些技能之后,也会出现达克效应,也就是会高估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举个例子,各位朋友是否还记得初中学的知识,认为中考的知识点自己还能记得多少呢?

会吗

达克效应-杠精为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会吗

-Alice,

could

you

tell

me

____

London?

-Sure. Last Sunday

达克效应-杠精为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会吗

达克效应-杠精为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会吗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达克效应-杠精为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Fisher&Keil提出,曾经花时间学习过某一知识的人,跟从没学过的人相比,确实会对自己的能力评估的更准确,但是如果目前没有正在使用这些知识,也就是说曾经学过,但现在不再接触这个领域,那么这个时候,这些人也会高估自己的能力。

我曾经学过初中物理,但是我已经很久没有接触物理,所以其实我已经完全不会算小球上浮了。

我刚才在找中考题的时候还挣扎了一下,我以为我还记得一点小球上浮

但是我看了题之后发现我不会

我一点都不会

然后我挣扎了一下,我觉得我好像记得小石潭记

然后我看了题之后发现我就记得一句水尤清冽,还不知道应该接哪儿

达克效应-杠精为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充满愧疚,甚至发了个微信给初中语文老师问了个好。

Fisher&Keil的实验结果表示,那些目前正在从事相关领域或者正在应用相关技能的人,能够最准确地自己评估自己的相关能力,而从未接触,或者曾经接触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的后果其实可轻可重,轻的,像我们最初举的例子,我们会认为不懂猫却非说懂的李三X爱抬杠或者是个SB,我们就不理他了,他就从此没有朋友,只有王八;重的,会阻止我们学习某领域的知识,让我们错失很多成长的机会。同时,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也会让我们难以面对一些结果:为什么我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没人跟我社交,为什么我写的公众号就没人看,我觉得我挺棒的啊,哎,气死了。

当然,要避免达克效应不是一味的低估自己,对自己能力正确的评估应该来源于对一个领域的了解,在不懂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局限而自愿开始学习。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做一些训练,比如在想说“我知道”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前,可以先问对方一些问题,这样也能了解对方的水平,幸运的话,还可以从对方那里学到知识,就非常划算,而且人也看起来也很好很聪明,就不会变得没有朋友,只有王八。

希望各位朋友都能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成长,成长会带来快乐。

达克效应-杠精为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感谢各位朋友的阅读。

我们有一些读者有心理学或者研究的背景,所以难免会觉得我的文章风格不够专业,但我在整理后台留言的时候发现我们更多读者朋友可能没有机会接触这方面的训练,所以我想把实验写的清楚一些,并且强调一下不同结论之间的细微差别,来帮助对心理学有兴趣的朋友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不过我跟各位朋友保证我不会乱写,每次写之前我都会仔细看论文的细节并且尽量保证用词的准确,所以各位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论文原文,如果我的文章存在错误,也欢迎各位朋友指出。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叛逆期存在主义双向情感障碍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家男人心理依赖型人格社交恐惧症焦虑MBTI测试绿帽情节哈利波特产后抑郁测试恋母情结桃花运悲观主义反社会人格心理健康测试弗洛伊德心理恐惧症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