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奖得主耶利内克自传电影《钢琴教师》谈女性性变态
作者:施琪嘉 2020-12-02 17:05:06 女人心理

《钢琴教师》里有很多艺术的成分,比如钢琴和小提琴。艺术家通常很敏感,有丰富的情感和直觉的潜意识,通常处于全疯或半疯的状态。影片的主角艾莉卡在艺术上造诣很深,对钢琴非常专业,但为人却不苟言笑,非常刻板,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地域拖油瓶。

地域拖油瓶的意思就是数学不及格的黄冈人、不会跳舞唱歌的新疆人、不会骑马射箭的蒙古人、没看过升国旗的北京人。如果一个人没有用心去生活,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就像外科医生,只会开刀的外科医生叫作开刀匠,只有在开刀过程中了解治疗流程和身体结构的医生才能称为医学家。

从诺奖得主耶利内克自传电影《钢琴教师》谈女性性变态

演员于佩尔把艾莉卡这个角色诠释得特别好:古板的表情、老套的衣着、僵硬的动作。电影的前四分之一都在讲述主角的职业素养,我们能够看出她对音乐非常敏感,有艺术天赋,也非常懂得教学,但是这样的人可以成为一个好老师,却不能成为好的创作家。

电影一开始就展现了母女两人在房间里的焦灼状态,艾莉卡出去逛了3个小时,回来后母亲问她去了哪里。我们能够看到这对母女之间的黏滞和控制,好像还闻到了中国父母的味道——秋裤式父母——以母爱的名义控制你。

从诺奖得主耶利内克自传电影《钢琴教师》谈女性性变态

从年龄上看,有癔症气质的女性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在18~25岁,她们过了青春期踏入社会,受到良好的教育,与性接触比较少,有很多幻想,有一些神经症表现,比如敏感和失眠,人际关系也不是特别好,症状的原因跟性幻想和性压抑有关。这类人在结婚或有性接触后,神经症的情况会有很大好转。

第二类比第一类更年轻,通常发生在13~18岁,也就是青春中后期的女孩。这类人的特点是有很多性幻想,但是还没有踏入社会,也没有社会经验,所以很多幻想不能得到验证和现实的疏解,她们会因社会经验不够而产生很多偏激的想法,第二性征的发展会引起很多恐惧,对身体既好奇又厌恶。这一类人还算好治疗,只是比第一类人的治疗效果稍微差一些,想要发展成熟还需要特别强烈的超我。

第三类是在25~35岁,她们一般没有结婚或结婚后很快离了婚,即便有了孩子也跟原生家庭结合得比较紧密,对丈夫和发展自己的身份不太感兴趣。这类人的癔症症状比较重,比较难以治好。

第四类是40~60岁,她们通常对性不感兴趣,也许是早年创伤的原因,也许根本没有结过婚,也到了更年期,她们把男性和性看得很肮脏。她们待在自己的世界中,连想象都没有。这类人会经常出现身体的疼痛和偏执的想法,对人际关系不是特别信任,对年轻女性有特别多的贬低。

从诺奖得主耶利内克自传电影《钢琴教师》谈女性性变态

艾莉卡属于癔症的第三种类型,她的母亲属于第四种类型。艾莉卡没有结婚,但是性冲动和欲望特别强烈。虽然她有自己的职业,也有一些社会经验,但还是存在固化的想法,在电影中以性变态的方式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对性变态和性倒错做了区分,认为把异性恋转化为同性恋是性倒错,把不以性交为目的的性活动叫作性变态,包括对胸罩感兴趣。艾莉卡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所以有很多性压抑,无法发生正常的性交,而是口交、看性录像、施虐和受虐,这都是在往性变态的方向走。

随着孩子的发展,父亲的存在特别重要,他相当于是第三者,把孩子从母婴关系,即控制关系和绝对依赖关系中拔出来。在《钢琴教师》中,父亲是缺位的,他没有能力把孩子从母亲手里夺过来,而且还患有精神病,这就导致母亲把孩子牢牢地抱在自己的怀里不分离。尽管女儿已经很大了,但母亲还是跟她形影不离,而且女儿的穿着非常老气,可见这都是母亲控制的结果。

不仅如此,作为妻子,她也没有丈夫,所以把女儿当作自己的母亲。这有点中国味道,中国父母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当作父母,比如,把儿子当作丈夫使用,把女儿当作母亲使用,这是非常典型的现象。如果妻子没有丈夫,就会把女儿放在自己身上,俗话说女儿就是小棉袄,但还有很多自私在里面,即女儿不仅是小棉袄,还应该是个母亲,女儿应该照顾母亲,成为母亲的母亲。

从诺奖得主耶利内克自传电影《钢琴教师》谈女性性变态

在看电影的时候,很多人注意到虽然艾莉卡拒绝性交,但有很多变态的行为,一个比较轻的行为就是看男性生殖器。另外一点,当她做出强奸母亲这个动作的时候,也是以男性身份来做的。电影的最后,她用刀割了自己的阴蒂,这是她内心对父亲的认同,是对父亲的致敬。

艾莉卡在对沃尔特自慰的时候的确有控制感:我可以碰它,你不可以碰,我要碰你的时候,你也不能与我发生性交。艾莉卡的母亲在对她进行控制的时候,她在内心中认同母亲的做法,也对学生进行控制,并在钢琴教学的时候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开始的时候,艾莉卡不允许插入,这是向父亲致敬的一种方式,由于父亲的缺失,她对父亲产生某种渴望。这就是矛盾现象:一方面,她认同男性,打扮、行为和举止很像男性,对人呼来呵去,很有控制性;另一方面,她不允许在性交过程中被插入,这也解释了如果一个女儿去认同父亲,她会认为任何性行为都是背叛父亲。这就是乱伦恐惧的来源:她一方面渴望父亲,希望跟父亲发生性关系;另外一方面,因为这是乱伦,所以她控制自己的性欲,因为跟其他男性发生性关系,在象征层面意味着对父亲的背叛。

因此,如果艾莉卡这类女性结婚,在婚姻中会性冷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觉得结婚不仅背叛了父亲,还背叛了母亲。母亲一定会把婚姻拆散,最后的结果就是母女二人生活在一起。这类人在结婚后也很少有夫妻关系,跟母亲比较亲,跟丈夫之的性关系比较冷淡,甚至还会有性交痛,久而久之两人就会无性生活很多年。

从诺奖得主耶利内克自传电影《钢琴教师》谈女性性变态

夫妻关系有七年之痒,主要的原因就是两个人的成长速度不一样:女孩变成女人,男孩却还是永恒少年;或者女孩有公主病,希望一辈子被呵护,男孩却变成男人。电影中,沃尔特很快从男孩变成男人,但艾莉卡还是停留在女孩跟父亲的关系中。她的变态行为加剧了,正常性行为无法引起兴奋,必须借助其他手段,例如尿尿、阉割自己、只口交不插入、捆绑行为等。

有人做过这样的解释:第一,艾莉卡的父亲是精神病患者,所以她在早年有过性创伤,导致她的性取向和性目的发生改变;第二,即便没有性创伤,如果家里有精神病人,孩子也会产生紊乱的依恋关系,因为父母无法共情到孩子。艾莉卡母亲的心理病态一点儿不亚于她的父亲:她是个没有成长的小孩,把女儿死死地抓住,撕掉女儿的衣服,翻看女儿的包里有什么,监督女儿都跟谁来往等,这些都是母亲强烈嫉妒的表现。

艾莉卡也有嫉妒,她的学生安娜很像她,一样对艺术很执着,打扮也比较刻板,艾莉卡在安娜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但她却并不可怜和同情安娜,而是展开残酷的报复:用碎玻璃扎安娜的手。当然,她也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对自己也展开了报复:用刀割掉了自己的阴蒂。

从诺奖得主耶利内克自传电影《钢琴教师》谈女性性变态

有两种情况会让母女关系变得很近,第一种是父亲缺位,母女只好相依为命,母亲给女儿灌输的观念就是男人都不可靠,男人没有用,男人都不是人;第二种是父亲打母亲,母女形成一个联盟,家暴会对女儿的心理造成阴影。

在父亲缺位的情况下,女孩通常有几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永恒少女,没有女人味,一直是母亲的孩子,等待父亲来催熟;第二种形态是性取向发生改变,成为特别有男孩气的同性恋;第三种形态是变成女汉子,女汉子不一定是同性恋,也不影响结婚生孩子,但有特别多向男性认同的部分。艾莉卡偏于第一种形态,虽然打扮老气,但没有性经历,内心中还是小女孩,害怕被抛弃。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回避型人格障碍控制情绪容貌焦虑MBTI测试叛逆女人心理PUA情商弗洛伊德绿帽情节双相情感障碍爱丁堡依赖型人格障碍社交恐惧症悲观主义心理健康心理医生倾诉桃花运智商反社会人格爱情挽回心理测评系统咨询师原生家庭俄狄浦斯情结哈利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