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自己情绪的妈妈,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
作者:锦瑟 2020-12-23 16:45:40 成长心理

12岁的大鹅长大了,也越来越难搞了。

他似乎要我时刻关注他。他和我刚说起闲话,遇上我的学生来问题,我转过去讲题,他就恼了:“爱会消失,我知道。”他指责我不关心他,我十分不解,工作是需要马上去处理的,说闲话可以稍等一会儿再继续。

他似乎要我无条件支持他。他跟我诉说对老师和同学的不满。我耐心倾听了一小时,等到他情绪平缓下来,慢慢给他分析,他居然愤怒了,质问我,说感觉他在我眼里一无是处!我有被误解的愤怒:要怎样才算关心和支持?倾听了这么久不算吗?帮忙分析解决问题不算吗?

看不到自己情绪的妈妈,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

为了做一个能“共情”的妈妈,我咽下去了我的情绪。同时,我真的疲惫极了,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儿子开始进入叛逆期了吗?是我压力太大耐心不够好了吗?还是他长大了,我对他的要求也提高了?各方面都细细滤过,似乎都沾边,又都不全面不彻底。

8~12岁的孩子开始变得独立,逐渐想要了解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这个时候,作为妈妈的我,要怎样和他保持健康的链接呢?我很焦虑。不过有时候也不免心生抱怨:小时候比现在好带多了。可真的是这样吗?不!其实大鹅从小都是高需求宝宝,一点点忽略都可以哭得天崩地裂。我在他小时候每天都累得死去活来。

现在觉得容易,是那时候他的需求很简单,我能明白,也可以做到:他饥饿时,我去喂他,和他温柔地说话;有目光的接触,看着他微笑,和他互动;给他拥抱,对他的哭声及时回应。这些都很简单,因为妈妈天然能对婴儿发出的讯号做出及时了解和回应。

看不到自己情绪的妈妈,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

现在吃力,是因为我不能明白大鹅的需求吗?他发出的讯号我不再能及时了解和回应吗?我拒绝这样去想,因为这让我有点受伤,感觉自己很失败:我明明是一个一直能和儿子共情的妈妈和保持觉察的心理学从业人员。可是这个念头挥之不去,我开始边抗拒边“剥洋葱”,却总感觉那些觉察零乱无绪,缺一条串珍珠的红线。

过段时间和朋友聊天,各自吐槽儿子。她和我一样都是比较理性的人,又都有着同款的情感丰富的儿子。她手机里保存着儿子的很多表情照片,比如伤心、愤怒等,是被儿子硬性要求拍下的,并要求她记住每种情绪下自己的表情。因为有一次儿子哭急了,她完全不知道他在闹什么,于是被儿子指责:“你根本就不明白我的情绪,我明明已经很伤心了——你不爱我!”

我俩端起咖啡默默喝了一口,冰美式苦到了心里,我明白了那条红线是什么。我是一个不会表达感受的人,内心里有很多情绪翻腾,却没有办法活化感受。

在我的童年,妈妈忙着工作,外婆忙着带弟弟。爸爸军人,一年只回家一个月。他们都很忙,没有人有时间听我说话,更不用说了解我“在想什么”了。小时候没有表达感受的机会,所以感受变得不重要,甚至是一个麻烦。于是,感受慢慢地就被屏蔽了,好像被阉割了一样。

这两年来,我和儿子之间最大的症结其实在这里。因为我不想让孩子重复自己童年的剧本,于是他可以随意诉说自己的情绪,有充分的表达机会。也因此,他慢慢长成一个注重感受的人。

大鹅走心,我走头脑。我很难体会他的感受,他也不知道我的感受。当我不能表达感受,只是处理问题的时候,他感觉到被忽视被冷落;当他表达感受的时候,我接不住他的情绪,没法做到真正的共情,他感觉到被忽视被冷落。

看见这个创伤,心里酸涩难当,有浓浓的委屈,可是这委屈出不来,甚至化不成眼泪,因为心里有个声音跟我说:“你的感受不重要。”

看不到自己情绪的妈妈,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

上一周,我的老师发给我一个笑话:男孩向女友抱怨今天做什么都不顺利,于是女孩认真地帮男友梳理了今天发生的一切,终于找出来一件顺心的事。笑话的最后,老师说,这个女孩是留守儿童,奶奶忙农活顾不上她,就给了她一本《新华字典》。半年后,女孩就学会了认字。

看到这个笑话的瞬间,我的眼泪簌簌流下,那些过往的伤疤被血淋淋地揭开了:我就是笑话里笨拙的女孩。

我很清楚男孩最后还是会不满意,他很可能会说:“你干嘛老是觉得我说得不对?你怎么老是教我做事?我只是想让你关心一下我,这很难吗?”而女孩会很委屈:“我已经在努力地表达关心,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也许她还会感到羞愧:“我怎么就这么笨呢?”

为什么我会明白,因为我就是这样长大的,一个人抱着一堆小人书看。3岁就认识很多字,6岁开始看小说,安静得好像家里没有我这个人。我也想说话啊,可是逮住说话的机会,每次都会被打断被呵斥:“说重点!”重点是什么?重点是像做口算题那样直接写答案。

由于长期得不到表达,我已经慢慢地和自己的情绪感受失去连接。小时候,家里人觉得我很乖很省心;成年后,家里人嫌弃我不贴心。而我满腹委屈,不知道自己说错做错了什么。或许不说不做就不错了,于是越发隔离了情绪。

这个笑话,使我那些由于不被允许表达感受而产生的愤怒、悲伤、无措、失望和羞耻活化了,最后捂住心口哭出声来。

老师告诉我:“我们问题的症结,绝对不是行为、事件的前因后果,而是它们背后涌动的情感和没有被满足的需要。”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觉察到自己在情绪感受上是隔离的。看见创伤已经很不容易,忍着痛继续去觉察更加辛苦。因为当痛苦浮出水面后,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自我、支持到自己的创伤疗愈,很难释怀过去。

看不到自己情绪的妈妈,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

在童年,我没有机会表达感受——积极的情绪没有地方表达,消极的情绪不被允许表达,所以我认为,任何情绪都有问题。结果,我埋葬了自己真实的情感,并最终导致我失声了:在想要他人响应我的时候,没有办法发出信号;在他人向我发出需要我响应的信号时,我的接收器失灵了。

我们的世界失联了,虽然我们一直在一起。幸运的是,石头堆里总有鲜花绽放,陪着儿子成长的同时,也是觉察到自己问题的开始,更是疗愈的开始。学习与真实的情绪建立连接,就是在与真实的自我建立连接。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对于成年人的我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这是值得的。

每一种情绪都意味着一种真正的需求。对情绪感受模糊,就没法清晰地表达,所以这种需求就没法得到满足;也会由于听不懂对方的表达而感受不到对方的需求,所以就没法去满足。而爱,从来都不是“给你我想”,爱是“给你想要”。

试着感知我们真正的情绪。真正去关注到、认识到它们何时发生,告诉自己,“我现在感到”。越是有意识地关注它们,就越有可能在当下注意到它们。

理解我们为什么产生这种情绪。告诉自己,“我当然会有这种情绪”。情绪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指导系统,目的是帮助我们识别并满足我们的需求。

不畏惧表达我们的情绪。表达积极情绪并采取行动将引导你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前进,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美好和支持。表达消极情绪的好处是,当我们允许自己感受最深的痛苦时,也能获得最热烈的喜悦。

觉察到自己在情绪感受方面的隔离并不可怕,这是伤痛,也是资源——有多大的创伤,就意味着获得幸福的空间有多大。

如果你看不到自己的情绪,或者无法表达情绪,可以试试情绪聚焦疗法。情绪聚焦疗法(EFT)又名“情绪取向心理治疗”,其疗效的持续性得到了实证研究证明,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的承认和推荐,对婚姻问题、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进食障碍、躯体障碍和PTSD的治疗非常有效。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自闭症心理恐惧症存在主义情绪管理自卑心理绿帽癖回避型人格俄狄浦斯情结心理效应依赖型人格情商测试性取向容貌焦虑偏执型人格智商测试亲子关系分院测试咨询师产后抑郁症叛逆双相情感障碍反社会人格社交恐惧症心理测评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