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需要一个坦然流泪的时刻
作者:慢书房 2020-03-21 19:09:35 成长心理

最近我的脑海中常常出现一些古怪的问题。

问题1:你有多久没有哭过了?

当然,在令人心碎的电影和社会新闻面前默默流泪的时刻不算,你应该很少哭吧?像孩子一样,摔破膝盖感到疼时,被训斥感到委屈时,碰到解决不了的麻烦时,功课太多觉得无助时……他们会哭,然后很快好起来。我们呢?

问题2:你的生活快乐吗?

既然笑的时候更多,既然很少哭,那当我这么问的时候,可以像个孩子那样回答吗?反倒是经常哭鼻子的许未来想都没想就说:“快乐啊!”我们呢?能干脆地说出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吗?

成年人需要一个坦然流泪的时刻

问题3: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是个成年人?

这显然不是指生理发育成熟,而是你开始对自己说:“不能这样幼稚,这么脆弱,这不是成年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你开始对别人说:“还好。”爸妈问你最近是不是很辛苦?嗯,不仅辛苦,而且焦虑,做梦是都是工作。但你回答:“还好。”许久不见的朋友问你这几年过得好吗?即使是一地鸡毛的生活,在琐碎家务、上班打卡、孩子作业之间几乎不能喘息,你依旧回答:“还好。”凌晨五点起来写推文,每天盘算书店的收入与支出是否能够平衡到一切正常的那天,担心因为自己不如别人努力,得到最不想要的结局。可是当你问我慢书房的情况,我只能回答:“还好。”时间久了,我们甚至对自己说“还好”,尤其在一点儿不好的时候。因为我们是成年人。总不能像个孩子一样,大哭大喊,再说,那又有什么用呢?

成年人需要一个坦然流泪的时刻

这些问题出现在脑海中,是因为在“书店自救计划”里,我推出了一档音频栏目,主题是“以故事抚慰人心”。本意是借着我喜欢的那些图画书,讲一讲我们共同的生活,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春天,带来一点点温暖。到昨天,播出到第十一期,于我而言,是非常特别的体验,这个体验正是与“哭”有关。

你以为绘本只属于孩子,色彩缤纷的梦幻故事,哪里来的伤感?许未来会在听之前先问我:“这次讲的伤心吗?”即使得到否定的答案,听完之后,她还是眼泪汪汪地说:“又很伤心。”那都是她看过的书,都是我讲过的故事,她也问我:“为什么你给大人讲时,就变得伤心了呢?”我想了很久,发现,成年人的世界,就是有避不开的伤感。

成年人需要一个坦然流泪的时刻

我讲《我等待……》,我妈听完大哭了一场,她想起了离开的亲人,曾经的家,其实,那些想念从未消逝,只是被轻轻收拢在日常幸福的边缘处。我挺高兴的,她得到了一个不必坚强的时刻,像个孩子那样想念自己的母亲。我爸向我描述许未来为她擦去泪水的场景,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值得的事。

我讲《糖球》,讲我们渴望被了解,却常常被误解,是什么阻挠了真心话?词不达意或者言不由衷的时刻,那份无力感是不是和成年人的自尊心有关?有朋友私信,她下班回家的路上戴着耳机哭起来。打开一本书,如同一个怀抱,告诉你:“可以尽情哭,然后说出你想说的话。”

我讲《美洲豹与我》,长大后的内向小孩在与美洲豹的对视中,寻得了内心的释然。由此讲起熟悉的小孩,她也内向,却在许多地方发着自己的光。为什么表达只能通过语言?为什么不说话,就不值得被听见?她的妈妈告诉我,说女儿听了很高兴,她知道自己就是那么好。

我讲《飞上天空的狮子》,讲“我为你付出,是因为愿意,请不要当作理所当然”,讲《迈尔太太放轻松》,讲“不能与自己和解的时候,请不要强求我去拥抱世界”。几乎每一次,都会收到类似“这一期,哭了”的反馈,每个人的痛点不同,但我想说,如果被按到,就大声哭一下吧,偶尔脆弱,天塌不下来。

/ 录音前的笔记 /

我自己呢?当初以为是个简单的工作,可以提前录好,到时播放。结果,每次选完书后,大概花三四个小时梳理笔记,一个小时录音,雨花姐再用一两个小时剪辑,呈现不到15分钟的平常话语。熬了11个夜,用完了两个笔记本,三支笔芯,我发现,其实完成了11次与自己的对话,遗憾、焦虑、初心、信念、勇气……这些被用滥的词汇,都是有意义的。我发现,每次讲到身边人或者自己的故事时,所有被忽视的遇见,都是有意义的。我发现,每次自然从绘本讲到真实故事,讲到一部一部电影,讲到李娟、毛姆、廖一梅、顾城、余华……的时候,过往的生活和阅读经验都是有意义的。我做了一件很辛苦的事,却在这件事中,被治愈着。

你为什么听呢?这不是有用的课程,不是改善生活的良方,不是鸡汤或者树洞,不是亲子共读的时刻,只是一个小小的提醒,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所有走过的日子,经历过的往事,内心深处的困惑,都是值得被看见的。可以哭,可以脆弱,可以说出想法,可以不必顾忌他人的眼光……在漫长的人生中,能不能开辟出一个短短的时段,把那些“还好”,变成这些“可以”,变成对自己的诚实?即使只有十五分钟,你,只是你自己,是个脱下铠甲的成年人。

婴儿啼哭,有一种观点认为不要抱他,让他哭到没力气,就不会在心理上依赖。我很不相信,许未来小时候只要哭,我就抱她,让她知道我在这里,在她身边。现在,她6岁,并没有以哭对我进行过任何要挟。

哭,是天性,拥抱,也是天性。对于孩子,对于成年人,都是一样的。也许,这两者并不能让生活更好,但能让你舒服一点。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自卑社会心理学亲密关系哈利波特心理恐惧症心理健康测试控制情绪思维反刍心理医生恐惧症边缘性人格障碍聊天原生家庭绿帽情节MBTI无性婚姻九型人格心理学男人心理智力九型人格叛逆期回避型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