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人没好报”这是谁的错?
作者:南山月 2020-09-11 15:30:18 人际心理

“好人”一词在这个时代似乎变了味。

我们听到的更多故事里,“好人”是没有“好报”的,但真的是因为命运对他们不公吗?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例子。

这位朋友50岁左右,在所有人眼里都是个十足的好人。

好到什么地步呢?她无偿地帮助一对孤寡老人,坚持十几年并为他们送终;无论有什么她认为好的东西她都会优先分给家人从不藏私。

然而作为大家心里的“好人”,她是真的“命不好”:十年如一日照顾丈夫,最后丈夫还是出了轨,人到中年跟她离了婚。

她总说:我就是命不好。

我时常会思考这种不幸的原因,直到一天恍然大悟。

她是家中最大的孩子。

在她幼时缺吃少穿的年代,她不得不被要求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弟妹——“家里的老大就是要照管弟妹,把吃的用的让给弟妹”。

她潜意识里认为她的价值在自我牺牲中得以实现,当然也伴随着控制欲。

为什么“好人没好报”这是谁的错?

夫妻相处过程中,她仍然执着地扮演照顾者的角色:一方面,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给他做饭洗衣包揽一切家务;另一方面她潜意识里要求丈夫扮演她的服从者。

表现为她拒绝丈夫插手家务,认为他“只会弄得一团糟”,家中物品的购买必须经她同意,甚至丈夫的工作她也会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可想而知这样生活她会有多累,她疲惫时会意识到丈夫是成年人理应分担家务,所以内心不断产生怨气。

但丈夫不可能永远甘于扮演一个被照顾的孩子,他不断反抗,然而在他想要承担家务的时候被阻止,在他被培养出惰性不插手家务时又被指责,他也会产生怨气。

二人心里的怨气与日俱增,它抓住机会在生活中每一个小矛盾中发泄出来,夫妻俩的争吵无休无止地爆发,导致多年后的一天,丈夫离开了她。

同样的,在处理跟家人关系时,她的照顾者心理也在自我牺牲中得到满足。

比如在物质资源已经非常丰富的今天,她仍然坚持吃烂掉的水果蔬菜,把好的给家人,并且会在给自己买日常衣物时给兄弟姐妹都买一份,不管别人有无这方面的需要。

同时她也会对家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好像幼年时她照顾他们一样。

有句话她常常挂在嘴边:“你看我多好,好的东西我都是先给别人,最后才想到自己”。

这是她的的自我安慰,也是她的意识对内心原始渴望的压抑,她的苦和累,都在这句话中得到成全。

在周围不知情的人看来,她是完美妻子,孝顺女儿,最终却被命运无情地抛弃,上天何其不公?

站在她的角度来说,她把时间和金钱全都奉献给了家庭,为什么丈夫忘恩负义,家人也对她的“好”不那么“领情”?

有的人的好让人如沐春风,但有的人的好却让人倍感压力。

因为他们对人“好”,只是想要填充自己内心深处某些情感的缺失。

比如一些男孩子在追求心仪的女生时费尽心力却被发“好人卡”,他们真的是在对女孩好,还是在用一种“自虐”的方式寻求着关注、感动着自己?

最后还想说明一下,这位朋友的情况肯定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作者在此只对她的心理状态作出分析。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做一个健康幸福的“好人”。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人际关系心理测试树洞自卑心理叛逆容貌焦虑安全感绿帽情节依赖型人格九型人格思维反刍智商测试霍格沃茨MBTI测试EPDS咨询师外貌焦虑社交恐惧心理心理治疗控制情绪无性婚姻恋母情结焦虑症易怒症P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