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几岁想过离婚,感觉对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吗?
作者:刘野 2021-06-04 15:29:45 婚恋心理

最近在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三十几岁的你离婚了,会后悔吗?

01、合适与喜欢的伴侣,你会选择哪个?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小可。

小可从小生活在一个十八线城市,母亲是一名普通工人,父亲是一个个体创业者。由于父亲工作比较忙,小可的生活基本上都是母亲陪伴。小可对父亲的印象停留在无数个不归夜,她看到的永远是父亲的背影。

小可的学习成绩谈不上多优异,但高考时却超常发挥,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

上大学的时候,质朴的小可很受异性亲睐。

小林和小帅都对她展开了追求。小林是班里的学霸,而且他对小可的关怀无微不至。从每天送早餐,到帮小可补习……总之在小可需要的时候小林都是第一时间陪伴在她身边,是别人眼中名副其实的暖男。身边的同学也都觉得他们很般配,但小可总觉得差点什么。

小帅学习谈不上好,但很聪明,每天总是神出鬼没,有时候很久都见不到人影,他不能时时刻刻都陪在小可的身边,好像小可是他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且他还有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同学都不怎么看好他,但小可对小帅就是有一种莫名的喜欢。

毕业后,小可要面临着就业、结婚的抉择。在人才济济的北京,想要站得住脚跟对于小可来说有很大的压力,加上父母对小帅的不接受,重重的压力下,小可最终嫁给了小林。

小林结婚后继续提升自己,读研究生、甚至到博士,而小可则在一个公司做起了文员,身边人都羡慕极了他们这一对夫妻。但这样的生活似乎不是小可想要的,她总觉得他们的生活很平淡,像一杯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结婚3周年纪念日那天,小可对小林说:“咱们要不生一个孩子吧!”

小林是一个对未来有着清晰规划、明确目标的人,在他的人生规划里并没有打算这么快要孩子。小可虽然没说什么,但心理好像总有一块石头堵在那里,又不能拿走,又消化不了。这时的她第一次有了离婚的念头。

在他们结婚5周年纪念日的那天,小可提出了离婚,没有任何铺垫。她只说了一句:对不起小林,你不是我想白头到老的那个人。

离婚后,小可像一只冲破牢笼的小鸟,她快乐的在天空中飞翔,像寻找到了渴望的自由。她说,和小林在一起,我仿佛永远都找不到自己,我就像他的影子,时刻都在遵循着他的路线。

回归自由的小可似乎被什么牵引着来到了丽江,这个她曾经和小帅约定好要一起来看“一米阳光”的地方。她穿梭在丽江古城,遥望玉龙雪山。似乎能感受到周围有一个和她共频的人。

毕业以后,小帅就来到了丽江做起了旅行体验师。他每走一个地方,就记录下他的游玩心得分享在各大平台。毕业这5年,他已经成为一个旅行达人了。

再次的邂逅,让本来就情愫未断的两个人更加珍惜。就这样,小可不顾父母的反对选择和小帅结婚,并定居在了丽江。

他们结婚十年,育有一儿一女。虽然有时候小帅一工作很久都不在家,但小可不觉得怎样,总觉得这就是家应该有的样子。

讲到这里你会奇怪,为什么小可和优秀又爱她的小林会离婚呢?为什么会选择一个经常不在家,总留给她背影的一个男人呢?

02、原生家庭对我们一生的影响

电影《非诚勿扰》中舒淇谈起自己的恋爱观:一见钟情不是靠看的,而是靠闻的,闻到熟悉的气味,气味相投两个人就会相互吸引。

而她所说的气味是什么呢?

我们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会复制和传承着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复制和传承父母的婚姻模式、家庭教养模式、工作模式……

而舒淇所说的气味就是那种熟悉感,那种隔着八丈远都知道他就是那个你要找的人。

在我的咨询中,这种案例非常多。

三十几岁想过离婚,感觉对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吗?

曾经有一个35岁的女性珊珊(化名)来找我做家庭教育的咨询。起初,她只是聊一聊孩子不听话,自己不会情绪管理,不懂教育,没有智慧等。但聊着聊着我发现,问题的根源来自珊珊的原生家庭。

珊珊的父亲经常酗酒、对珊珊的母亲拳打脚踢进行家暴。而母亲的一再容忍、迁就造就了珊珊性格的软弱,遇到问题不能独自处理、并且经常迁就别人、讨好别人。

无独有偶,珊珊的爱人和自己的父亲一样,酗酒、家暴。珊珊的朋友都劝她离婚,但是原生家庭的影响让珊珊只会承受伤害并不会反抗。

作为咨询师,我不能去引导她做选择,我只是将她目前的情况呈现给她,究竟怎么选择还是要她自己决定。

03、那个莫名期妙让你感觉对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吗?

当我们成年后在择偶的时候,是我们右脑的潜意识帮我们做决定的,复制是我们熟悉的模式。女孩在择偶时会选择和爸爸“气味”一样的伴侣,男孩在择偶时选择和妈妈“气味”一样的目标。不是因为这个人对,而是因为这个人熟悉。我们的生活模式是在原生家庭中一点点的被熏陶出来的,短则10年,长则一生。不要妄想通过看几本心理书籍就能改变。

同样,教养方式也会传承。

通过珊珊的案例我们也不难看出,珊珊在择偶和亲子教养方式上都传承了原生家庭的模式。

珊珊的母亲性格柔弱,有封建传统思想,以男人为尊,认为女人伺候男人是天经地义的。在珊珊母亲的认知里,早已失去了自己。在教养珊珊时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只是一味的打骂,根本不懂得尊重珊珊。

随着近几年家长文化程度的提升,现在的80、90后父母都很注重家庭教育。珊珊也一样,她说她每次打孩子过后都特别后悔,觉得不应该打,要控制自己。但每一次她都控制不住自己。正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就是被父母这样打大的,而这种家庭教养模式在潜意识里会复制到她的教养模式中,所以她没有办法说控制就可以自控,也不是她想摆脱就能摆脱的。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不一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大相径庭。但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问题家庭。

作为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孩子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关于这些细节要是没学过心理学你可能很难get到。

心理学讲“躯体化心理问题”。如果你的孩子经常生病,或者经常出现一些异常行为,那你就要考虑你的家养方式或者亲子关系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父母的你就要多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常识了。要知道一些孩子的语言密码,就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它愈演愈烈,直到不可收场。

其实,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有痛苦、有欢乐、有愤怒、有激动、有压抑也有欣喜,当然个人认为更多的还是成长。

要跳出原生家庭的模式循环,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接纳和包容自己。包容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局限,学会重视爱自己的同时,相信你也会感谢自己的原生家庭。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而我们要做的是重新自我塑造,自定义一个全新的自我模式。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九型人格抑郁症社交恐惧症情商心理咨询师焦虑症焦虑弗洛伊德心理学家PUA绿帽情节外貌焦虑原生家庭女人心理自卑情绪管理分院测试产后抑郁智商测试人际关系存在主义俄狄浦斯情结孤独症源码心理医生职业性格爱情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