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死亡和哀伤
作者:周婷 2021-06-19 13:43:57 成长心理

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家庭里有亲人离世,可能孩子一开始有悲伤的情绪,但有的孩子哭一会又出去玩了,而且还可以笑......

比如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家里一个亲人去世了,家里的大人都聚集在一起讨论这件事,这个孩子听了一会就跑出去找邻居孩子踢球,还可以大笑起来,爸爸听到以后就特别生气,把孩子带回来批评他说孩子不懂事、没有爱心,家里都出现了这种事了你怎么还能笑的出来。

这个时候当孩子听到肯定会感觉到被批评,那真的是孩子没有爱心不懂事吗?

可能不是,而是因为儿童的情绪表达方式和大人很不一样,我们的身体很有智慧,我们的身体知道我们有多大的能力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的身体明白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有限,所以他的身体明白:我不能一下子汹涌而出,我得一点点的发泄、一点点的去表达,这是孩子和成人很不一样的地方。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死亡和哀伤

孩子面对哀伤情绪的具体反应

下面来看一下儿童哀伤反应具有哪些特点:

有40%的孩子在失去去父亲或母亲后会有强烈的焦虑感,担心会失去另一个亲人;

孩子会哭泣悲伤,出现抑郁情绪;

不少孩子会有内疚感,觉得死亡是与自己有关,在2-7岁阶段会有魔幻化的思维,觉得自己才导致了不幸的发生,或者是自己不听话导致了亲人的离世;

出现愤怒和情绪冲动,尤其男孩子多见;

产生被遗弃感;

出现社交退缩,寡言少语,尤其在学龄阶段,会影响学业成绩和注意力;很多丧亲的家长带孩子来就诊就是因为孩子最近学习成绩不好;

出现行为倒退,比如出现一些退行性表现,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咬手指、尿床、粘人等;

自尊心受损,觉得自己是同伴或同学中的异类,自己已经有缺失了;

健康方面的损害:头痛,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免疫力下降经常生病;

越来越胆小,缺乏安全感,不敢独自上厕所,不敢独自睡觉;

产生自己会死亡的焦虑,担心自己也会死亡。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死亡和哀伤

从情绪、思维和行为、身体方面来总结一下儿童哀伤反应的特点如下:

情绪:伤心、否认、愤怒、感到麻木,后悔、自责、内疚,缺乏安全感,无助,焦虑,恐惧,自卑......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情绪反应。

行为:由于孩子的语言和认知发展水平不充分,所以很多哀伤反应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有些孩子会变得沉默、不合群,不想参与任何活动,不想与任何人接触;有些会变得好动,以嬉笑玩耍来发泄内心的情绪;有些会以发脾气、打架、恶意破坏等激烈行为来发泄内心的情绪;有些会出现一些退缩行为,比如遗尿、咬手指甲等;有一些孩子会变得更加懂事、乖巧,突然变成小大人;也有的一些孩子会失去自我控制能力,不听家长或老师的话,在家中大哭大闹或在学校不遵守课堂纪律等。

思维: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发呆、心不在焉;记忆力下降;学习动力不足,觉得学习没有意义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下降等。

身体:疲倦,失眠或睡眠过多,噩梦,头痛,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肌肉紧张,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在了解了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对死亡的认知,以及孩子哀伤反应的特点之后,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来协助孩子面对哀伤反应。

面对孩子哀伤的应对措施

在前面我们提到儿童会经历各种失落,比如说儿童会失去玩具,父母还是可以照顾到儿童的;儿童失去宠物,可能就会像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玩伴,而宠物作为家庭特殊成员,对于父母来说也会造成一定的情绪反应;失去兄弟姐妹,对于父母来说就是失去了孩子;失去了父母一方,对于剩下的一方来说就意味着丧偶,对于祖父母来说就面临着丧子。

所以从这些关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面临各种丧失事件时,父母作为儿童的照料者,他们也面临着各种丧失。

所以,我们在协助儿童面对哀伤反应时,也要考虑到儿童的照料者也有哀伤的需求,因此儿童的照料者也需要处理自己的哀伤反应,这样,才能帮助儿童处理哀伤。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死亡和哀伤

具体来说,我们在协助儿童面对哀伤时需要注意三个大的原则:

首先,我们要向儿童表达我们作为成人的理解,要了解儿童和成人表达哀伤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儿童的哀伤情绪是小溪流水式的。

第二,要提供机会让儿童表达哀伤,诉说他们的心声,同时给予儿童理解性的倾听,不要轻易使用社交性的安慰,比如说节哀顺变。

第三,要更进一步了解儿童的具体需求,体察儿童非言语背后的信息,容许儿童按照自己的节奏、步调和风格表达哀伤。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协助孩子面对哀伤。

协助儿童增强对于生活的掌控感

丧亲对于儿童来说是不可预测的、突然的,这种会极大的影响儿童对于生活的掌控感和威胁儿童的安全感,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儿童重新恢复对生活的掌控感。具体我们可以做以下几个部分。

1. 替代的依恋对象上任

当父母的一方去世了,另一方也就变成了儿童的第一依恋对象,如果父母因为情绪的激动不能上任,就要让家里其他亲友如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上任,给儿童提供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特别是当孩子觉得害怕及孤独的时候,他知道一定有一个人可以让他依靠,及时找到一个合适的替代依恋对象,给孩子提供在场陪伴是非常重要的。

当孩子失去父/母时,意味着孩子可能失去了依恋对象,孩子的依恋系统被激活、失去稳定,这时候孩子去外面探索和玩的需求会有所降低,会出现一些退行的行为。

可能会表现为紧密靠近替代依恋对象、粘人,这时候替代依恋对象要明白,粘人等一些退行行为是应该要被允许的,不要一味的鼓励孩子独立坚强,而是允许孩子可以和依恋对象黏在一起,这是儿童依恋的需要。

作为养育者,不但是要允许孩子的贴近,而且还要主动与孩子贴近,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和养育者在一起,让孩子慢慢恢复安全感。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死亡和哀伤

2. 帮助儿童恢复既往的生活规律

生活规律包括作息、饮食、衣食住行等规律,对于儿童来说,及时建立生活规律并尽量维持与既往规律保持一致,既往熟悉的东西、熟悉的生活规律则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掌控感。

不要以为孩子丧亲然后就过度补偿孩子,短期内给孩子加入很多新的东西,这样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焦虑感,而不是掌控感。

另外,也不要轻易改变原来的教养方式,避免溺爱丧亲的孩子,溺爱很多时候只是满足大人的需要,会压抑孩子与生俱来的抗逆力,可以多鼓励孩子、陪伴孩子一点点获得掌控感,温暖而有纪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 帮助孩子逐步适应学习

对于在上小学或中学的孩子来说,学习是他们很重要的内容,可以说学习就是他们的职业。

在丧亲之后,孩子能够逐渐恢复学习状态是很重要的,所以要鼓励孩子学习,学习什么内容、学习效率、学的好坏都不重要,只要孩子愿意去学,我们就要鼓励,让学习成为充实生活的一个内容。

其次降低对孩子学习的期待,避免严格要求孩子自律。

第三点需要调整孩子学习的节奏,面对丧亲,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会变差,会变得脆弱,这时候我们需要让孩子的学习内容更丰富一些,劳逸结合、动静结合,从而帮助孩子恢复学习、生活规律。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死亡和哀伤

4. 支持儿童发展适合年龄的掌控行为

当孩子有一些想做的活动时,父母的责任就是帮孩子看一看他们的行为是否安全、合理,如果孩子的行为是安全健康的,就可以鼓励孩子去做。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但面对丧亲之后出现了一些退行行为,比如跟家人说不知道穿什么衣服、找不到鞋子等,家里人可能会指责这么大的孩子不懂道理,可以尝试鼓励孩子再找一找,或者可以提出陪着他一起找。

再比如建议孩子出去多运动,但孩子不愿意去,也要尽量允许孩子处于他认为安全的环境或状态中,而不要过多的控制孩子,可以多多陪伴孩子,和他一起去做一些事情,让孩子慢慢恢复掌控感。

5. 鼓励儿童参与创造性活动

研究表明,创造性的活动能降低创伤的影响,有利于创伤的修复。

比如可以让丧亲的孩子参与一些唱歌、跳舞、画画、做手工等艺术学习小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他们有审美的体验,有生活的意义感,获得自我效能感、自我认同感,凡是创造性的活动都可以鼓励孩子去做。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死亡和哀伤

陪伴儿童共同管理他们的情绪

1. 尊重和接纳儿童表达情绪的方式

由于儿童青少年管理情绪的能力有局限,这与他们的发展水平、目前的时间有关,所以作为家里的亲人不要轻易去评判、指责甚至惩罚孩子,要理解和接受孩子表达哀伤情绪的方式是小溪流水式的。

当孩子情绪流露出来一点时,家长就帮孩子处理一点,陪伴、鼓励孩子做积极的事,下次再流一些出来又帮孩子接住,不要一直鼓励孩子要坚强、勇敢。

其实脆弱也是有力量和需要被看到的,孩子有爱就会有哀伤,就需要疏导,而不是仅仅用坚强、勇敢来压抑孩子,这就是尊重和接纳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

2. 提供表达情绪的媒介

对于孩子来说比较适合的方式是游戏或者艺术的方式表达,让孩子画画、玩泥沙、手偶、写信、讲故事等,都是很好的表达方式。

作为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玩、互动,而不只是在让孩子独自玩,当然如果孩子只想一个人玩的话家长也可以在一旁陪伴。

帮助孩子消除哀伤情绪,可以鼓励孩子画画或写信给逝者,表达自己的哀伤。当家长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处理孩子的情绪时,就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治疗师。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死亡和哀伤

支持儿童保存自己与逝者的记忆

生者和逝者虽然因死亡而分离,但我们与逝者的关系和爱是不会间断的,我们可以继续与逝者保持持续性的链接,可以陪伴儿童整理旧的照片做成纪念册、日志或手账,也可以把逝者生前留下的遗物、重要的东西制作成纪念箱,还可以传承逝者身上宝贵的精神遗产。

作为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用自己的方式来怀念逝者,比如共同整理照片、共同整理遗物、共同回忆,陪着孩子扫墓,重访逝者曾经去过的一些场所,在一些特别的日子,比如忌日生日、父亲节或母亲节这样的与逝者有关的日子里,要尤其留意孩子的状态,可以与孩子沟通进行一些悼念或纪念的活动。

虽然,失去是必然的,但我们用积极视角理解失去、应对失去,会丰富我们人生体验,升华对待生命的态度。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倾诉亲密关系情商心理咨询回避型人格障碍产后抑郁症悲观主义职场心理焦虑症思维反刍原生家庭心理咨询外貌焦虑情绪管理霍格沃茨自卑心理依赖型人格职业价值观心理效应恋母情结双向情感障碍心理健康测试社交恐惧症智商人际关系存在主义MBTI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