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19-09-11 08:45:53 成长心理

小川开始上小学了,我开始有点焦虑

他没有我期待的自律性(其实还可以,是没我设想的高),作业要提醒着专心做、快点做,第二天上课用的东西要我提醒甚至帮着收拾,钢琴要监督着练,睡觉要催着才上床......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盲目焦虑。要求六、七岁的孩子(特别男孩)做到严格自律,本来就是件拔苗助长的事。

冲动、坐不住、磨磨叽叽拖拖拉拉、爱乱跑不爱学习都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

只不过,他们不能一直如此。伴随他们一天天长大,自律是必须修炼的核心能力。

所以,看着小川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我“拼命”按捺住内心的怒火,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要把它看成是孩子的毛病,而是他成长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问题,现在他在呼唤我们的帮助。

那怎么培养孩子的自律?在之前的文章里(每个不自律的孩子,背后都受到了这样的错误干扰),分享的是自然后果法。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4个经典心理学效应,对于培养孩子的自律非常有帮助。

1、霍桑效应

改变,从被关注开始。

在美国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个叫霍桑的电话交换机制造工厂。那里的各项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们却对工作有很多不满,工厂的业绩很不理想。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后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他其实是后来加入的)率领团队,在这座工厂里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其中,研究小组挑选了十几名女工参与实验,惊奇地发现,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福利(休息时长、供应茶点等),她们的工作效率都会提高。

深入调研之后发现,被选中参与实验的荣誉感,特别是研究人员对她们尊重和关注,不是管理人员的指挥命令,是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动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这就是心理学名词“霍桑效应”的由来。

它表明,当人们得到外界的积极关注时,往往更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现得更加出色。

重点提示:

自律的起点往往是他律,他律又必须向自律转变。

在转变的过程中,他律的形式要发生变化。在孩子的行为中,逐渐淡化指挥者的角色,蜕变为旁观者。我们的关注,提供孩子努力表现好的动力;我们的尊重,又给予他自主行动的空间。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转变的可能。

2、超限效应

说教有度,过犹不及。

“都跟你说了100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

“你怎么老是这么磨蹭,快点!”

“跟你说多少遍了,你怎么还这么粗心。”

......

这些话听着是不是很耳熟?为啥说了100遍的话,孩子还是不放在心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其实,有可能你是“栽”在了超限效应上。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大作家马克·吐温就亲身经历过这种“窘境”:

有一天,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的感人肺腑,准备多捐点钱。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点零钱。

又过了10分钟,还是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最后,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向听众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不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看完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点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重点提示:

电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杰瑞每天放学回家,都要被一大家人“轮番说教”,杰瑞就说出了孩子们共同的心声:

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都是他们自己讲,自己爽,而我们通常都是假装在听。

我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们不管,只要他们有讲,就算了。

你看我们被他们淹死,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

大人说那么多话,为什么不明白,多了就很难消化的道理呢?

在教育中,一句话重复一百遍不会成为真理,而真理重复一百遍却可能就会成为一句废话。

所以,说教不能太多,批评“战线”也不宜过长。

有研究发现,批评发生的最初几分钟,孩子是容易听进去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进入“左耳进右耳出”状态。

这是因为孩子在无意识中开启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脑加工太多负面情绪和信息。

如此说教无效,也没给孩子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丝空间,他们的自律又从何谈起?

3、德西效应

不适当的物质奖励,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内驱力。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1971年,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解答一组智力题,还把这他们随机分成了两组。

实验组的学生每做完一道题,便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学生做完题后没有任何奖励。

工作人员发现,在休息时间里,控制组继续解题的人数,要明显多于实验组。

最后,德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人们在外加报酬(1美元)和内感报酬(解题的乐趣)兼得的时候,外加报酬不但不会增强内感报酬,反而会减低内感报酬。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用通俗的话来理解就是:

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用物质奖励来激发他是有效的;

但当他已经对这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一味的物质奖励,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内驱力,转而将获得物质奖励作为目标。

《奖励的惩罚》的作者,也曾分享过外在奖励会消除孩子内驱力的经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楼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无果后,老人就每天给孩子们两块钱,让他们来踢球。

后来老人给的钱越来越少,最后一毛钱也不给了。再想让孩子们免费踢球给自己看,小孩子们知道后很生气,就再也不来踢球了。

在这个故事中,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在诱因“为得到美分而玩”。

而当外在诱因消失或停止时,孩子就会停止原来的行为。

比如,当我们不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不再主动做家务了;当我们停止奖励他写作业、练钢琴,他就越来越消极怠工了......

重点提示:

我们给孩子物质奖励,是希望他好好学习,但我们也要知道,奖金的激励效应是有限的。

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曾说过:物质奖励说到底只能保证员工不发牢骚,将工作积极性维持在一个基准水平上。但它无法让员工满意,从而高热情地投入工作的。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想要大幅提升积极性,还得从成就感、认可、工作的吸引力这些激励因素着手。也就是我们平时常挂在嘴边的“内在动机”或“内驱力”。

对于孩子,也是一样。

物质奖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时可以让孩子动起来,做家务、写作业、练琴,但可能无法唤起他内心对事情的认可和投入。

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还得从激发他的“内驱力”入手,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

具体怎么引导孩子,可以看看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亲子关系自卑心理自愈能力存在主义情绪管理智商测试桃花运依赖型人格障碍负面情绪强迫症恐惧心理心理健康MBTI情商职场心理九型人格双向情感障碍亲密关系性取向产后抑郁倾诉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心理悲观主义绿帽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