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后感
作者:米露 2021-09-02 16:26:12 心理百科

最近在读亚隆写的,“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这本书。

这是我在读的一个长程(两年半)CBT(认知行为疗法)训练班的老师,给同学们赠送的开学礼物。

亚隆就不多介绍了,当代还活着的著名心理治疗师,他一生著作等身,用有力量和洞见的文字,温暖了很多人。

在这本书里,他把自己的实际咨询体会记录了下来,选取了咨询工作中容易犯错的部分,真诚的希望能帮助到后来的咨询师

很明显,我的CBT老师已经从这本书里汲取了营养,并把这本内涵丰富的书籍,推荐给了我。

亚隆希望,这本书能带给许多人帮助。

他或许没有想到,他丢进人类精神池塘的石子所泛起的涟漪,不仅没有慢慢消散,反而被其他存在接力,无远弗届。

我读这本书的总体感觉,非常爽。一些指导性的原则讲的清楚通透,配合上他自己的亲身例子,很容易理解。

他鼓励咨询师自我暴露。因为咨询师的暴露,会带动来访者,给他一个学习的示范。

在这本书中,他举的那些例子,把自己暴露给他的读者。也给读者,做了很好的示范。

一个上午,我翻完一大半,看着所剩无几的书页,有些不忍心翻下去。

好像一个孩子,面对诱人的蛋糕,不忍心一口吃完,希望尽可能延长美味的时间一样。

与此对比,想到读科胡特“自体的分析”一书的艰辛,真是不堪回首。

书中充斥大量晦涩难懂的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推导,一点点的例子。我用了三周时间,才痛苦的读完。

“自体的分析”是一本伟大的书,开创了自体心理学的时代。

但把书写的如此难懂,风格近似一篇博士论文,科胡特至少比亚隆少了一些趣味性。

亚隆在这本书的一开始,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不要轻易给来访者诊断。

不管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诊断,对于医生来说是现代医疗的一套标准化程序。

很多疑难杂症,只要能诊断出病因,可以说病就治好了一半,剩下的工作,只是按照西医一整套的标准流程走完而已。

所谓老教授诊断,小年轻治疗,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在日常的心理咨询中,对于困扰较为轻微的求助者,诊断经常起到反作用。

这是因为,心理咨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咨询师应该尽可能全面深入的了解求助者。

诊断会限制咨询师的视角,而且会影响咨询师把求助者当作“人”来建立关系的能力。

一旦做出诊断,咨询师会选择性忽略求助者不符合诊断的特征,过度注意诊断范围内的特质。

如果据此与求助者建立关系,促进求助者在关系中表现出诊断的特征,最终将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自证预言。

如果把诊断看得过重,咨询过程必然会损害到人性,损害到咨询关系中的创造性、不确定性。

过于看重诊断的咨询师,也需要问自己一句,这种执着,是否反应了自己对于不确定性的焦虑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后感

去年夏天,我受邀到某事业单位讲课,内容是关于工作压力的纾解,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讲课完毕,负责人带我参观了他们心理咨询室的设置,发泄情绪所用的橡胶假人,以及所属人员的心理档案。

应该说,他们的硬件设施挺不错的,单位领导比较重视人员的心理健康,这是好事。

当我翻看到他们自己编制的人员心理档案时,我发现他们对所属人员都有一个心理健康的评价,对于判断为心理不健康的人员,会附带一个结论:轻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重度抑郁症。

并把中度和重度抑郁症人员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我有点吃惊,问负责人,这个诊断结论是怎么做出的呢?

负责人回答,他们单位有一个小伙子通过了三级咨询师考试,平常是他在管理这些人员心理档案。

填写档案前,他组织单位人员统一做了一项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得出了这些结论。

档案最后附录有测试试题,我看了一下,是SDS抑郁自评量表。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小伙子根据得分结果,参照标准直接得出了结论。

知道了来龙去脉,我的心感到异乎寻常的沉重。

”精神卫生法“规定,只有医疗机构才能对神经症做出诊断。

这个小伙子并无医疗资质,越权做出了抑郁症的诊断,法理上犯了错。

即使不谈法律上的规定,仅仅从技术层面讲,也有很多不妥的地方。

SDS量表,了解的是一周内的情绪症状。现实中的重大刺激因素,并不能反映出来。

如果当事人刚好经历了重要亲人的逝世,情绪自然会低沉并带有抑郁症状,我们能就此说明他患有抑郁症吗?

一纸量表,只能起到一个粗筛的作用,具体的判断,还需要细细的观察以及面谈。

心理学上,对于症状的诊断,很难做到像数学的“1+1=2”一样准确。

人的心理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正常和异常之间的区分,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明显。

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测试者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的身上,具备了多种可能性。

人本就具备了自我实现的倾向。

咨询师凯伦霍尼说过,只要移除了障碍,人会自然的成为成熟和充分自我实现的个体,就像一颗树籽成长为大树。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想去责怪任何一个人。相比于部分单位对于人员心理健康的漠视,这个单位已经相当优秀。

我们可以做的更好:透过冷冰冰的测试分数,去看到数字背后活生生的个体,那些包含着情感的经历,那些充满独特性的体验。

我们需要时刻谨记,诊断之外,还有人性。

亚隆在书中谈到,我们应该为每一位求助者创造不同的咨询过程。

同时,出于对咨询效果的评估需求,研究者倾向于建立标准化的咨询过程,尽量减少不同因素的出现。

“个性化”与“标准化”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很难调和。

到底以哪一种方式为主,本质上涉及到的是以谁为中心的问题。

我赞同亚隆的观点,以来访者为中心。这意味着,咨询师有时要为来访者做一些改变。

对咨询关系影响最大的场外因素,来自于费用和时间。

这两点,在部分咨询师那里,是不可以商讨的。

这些咨询师认为,费用和时间代表着来访者有多大意愿投入这次咨询。

商定好之后,如果来访者希望改变费用和时间,意味着来访者出现了阻抗。

这个时候,重要的不是去改变设置,而是去探讨阻抗。

标准化的问题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这个想法?

这些都对。

另一个方面,把一个结论推广到所有的情况,是不是也存在绝对化的倾向呢?

亚隆在书里,提到了一件事。

他的一个来访者,因为曾经被继父性侵,又在现实中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以至于在某次咨询中,几乎全程不能讲话,只能用双臂环抱着自己,身体一直颤动。

在咨询时,亚隆有强烈的冲动,去拥抱她,给她安慰和支持。

但因为来访者曾被性侵的经历,他打消了拥抱的想法,尽最大努力为她创造一段安全的关系。

咨询结束后,亚隆主动提出,改变下次咨询的时间,以方便来访者的日程。通常,该来访者需要放下工作才能来见他。

亚隆在这里,是出现反移情了吗?轻易的改变设置,来满足来访者。

我看到的,是亚隆对关系的投入,对来访者的关怀。

如果把咨询师和来访者,看作一段生命之旅的旅伴,陪伴和帮助,应该是相互的。双方的全情投入,都很重要。

当来访者为这段关系持续付出,而咨询师躲在专业的角色背后,吝啬自己的暴露,对咨询过程中的自发性不敏感,那就很难以自己的行为作为榜样,去带动来访者学习和成长。

咨询师给予来访者慰藉,来访者也把自己的部分人格特质,带给了咨询师。

尼采说过,一些人无法摆脱自身的枷锁,却能够拯救他们的朋友。

当咨询师深入一段关系,为来访者的某些人性折服——这几乎是必然的,越是经历苦痛的来访者,促使他坐在咨询室的内在动力和勇气越让人钦佩。

这时,咨询师内心想多为来访者做一点事情的愿望也越发明显。

亚隆问道,为什么要拒绝这种愿望呢?

他自己,采用了不同方式去实现这种愿望。

比如,故意延长咨询时间,为来访者改变预约好的时间,以方便她的行程。

并不是说,要无原则无底线的去服务来访者。

而是对于咨询过程中的自发性,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不能躲藏在咨询设置的背后,忽略自己在当下的感受。

所有的咨询设置,应该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来访者成长,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有一些来访者,故意去挑战设置,破坏约定,希望借此在咨询中占据主动。

这种咨询中的“权利”之争,应该怎么去处理,是坚持原则,还是给予他一次机会,并没有标准答案。

原因很简单,当我们着眼于来访者的人性,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倾力于为每位来访者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咨询过程,也就离一个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标准答案越来越远。

如果一定要去找一个标准答案,或许只有罗杰斯提出的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三要素: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真诚的咨询师品质,才是一个普适性的回答。

我自己作为来访者的第一次咨询体验,就在无意中破坏了设置。

因为很喜欢一位远在广州的著名心理咨询师的文章,我通过她的助手,和她预约了视频咨询。我清楚的记得,预约时间订在某月24号晚上10点。

结果到了23号晚上十点,接到了咨询师打来的视频。

我当时正在洗澡,听到视频声跑过去看,发现是咨询师打来的,一下慌了神。

第一反应是,没对啊,怎么提前了?然后请咨询师稍等5分钟,急急忙忙穿上衣服,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了那次咨询。

咨询结束后看视频时间,持续了52分钟。算上开始我自己耽误的5分钟,咨询师一共为我延长了7分钟。

而当我去查看预约记录,非常清楚的写着是23号晚上。

咨询师没搞错,我自己记错了。

在前期签订的协议中,来访者迟到是需要自己负责的,咨询师完全可以准时结束,不用为我补足时间。

事后回想整个过程,我的咨询师容忍了我的迟到,还额外延长了2分钟。

咨询师没有专门去指出我迟到的这个事情,我们全力聚焦于我带去的问题,她用专业性给予了我陪伴。

这一次咨询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整体感觉非常轻松。

把自己的阴暗,面临的困惑,都毫无保留的向一个值得信任的专业人士和盘托出,听取她的反馈,感受到她的包容和理解,对自己也多了一份宽容。

两千多年前的罗马戏剧家泰伦斯说过一句话”我是一个人,不要让任何人性的东西与我疏离“。

如果来访者带来的事件或幻想勾起了咨询师埋藏的阴暗,比如狂暴、贪婪、可耻、虐待等感受,咨询师感到不适从而选择关闭自己身上的这一部分,对于咨询关系的进展,是不利的。

如果你不能做到完全敞开自己,又怎么能要求来访者信任你并对你讲出自己最深的秘密呢?

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光明和黑暗,崇高和猥琐,都共存于人的身上。

坦承自身的黑暗面,是勇气的象征,也是对待黑暗最好的方式。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亲密关系心理学家存在主义偏执型人格产后抑郁女人心理心理学回避型人格障碍聊天智力抑郁症焦虑症心理咨询师桃花运心理恐惧症焦虑症绿帽癖控制情绪源码分院测试心理测试亲子关系叛逆期冥想情商MBTI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