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发脾气还具杀伤力的是家长的冷暴力
作者:乐秋 2022-02-15 19:01:47 成长心理

作为父母,你对孩子使用过冷暴力吗?

有这样一组数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次发布的关于亚太地区虐待儿童的报告显示,在中国,3至6岁儿童的家长有67.1%曾经在情感上虐待孩子。

比发脾气还具杀伤力的是家长的冷暴力

也就是说,在10个儿童里面,至少有7个孩子遭受过家长的情感暴力。

比发脾气还具杀伤力的是家长的冷暴力

这比例格外的触目惊心,也让众多人认识到一个词“情感虐待”。

在情感虐待中最主要的展现形式就是冷暴力。

冷暴力是直接从精神层面摧毁、伤害一个人的心智,这远比手拳脚踢更可怕。

而且家庭冷暴力似乎更“高级”,情感上的虐待没有伤痕、不会流血,但对孩子来说造成的伤害是难以挽回的。

人民日报也曾公开发表过:比发脾气还具杀伤力的是家长的冷暴力。

对孩子冷战,就是冷暴力

冷暴力不同于显而易见的肢体暴力,其特点是通过冷处理以达到抵抗的效果。

之前有一则新闻,凌晨1时许,10岁女孩被关门外3个多小时,妈妈不闻不问。

警察来之后才了解到,是因为暑期过半,妈妈发现孩子作业一页未写,于是大发雷霆。

“你赶紧给我到门外去,晚上不让你睡觉了,好好反省下。”

小女孩被关在了门外,不管怎么敲门、道歉,妈妈始终不理会,也不开门。

警察的到来,也没能说服她开门,而妈妈隔着门表示,再也不会相信孩子。

最后,民警无奈带女孩回派出所住了一宿,早上8点,妈妈气消了才开门。

比发脾气还具杀伤力的是家长的冷暴力

用回避、冷处理的方式来惩戒孩子,企图让孩子反省自己,其实这就是冷暴力。

曾有研究表示:80%以上的冷暴力施暴者都不知道自己在实施冷暴力。

家长对孩子的冷暴力通常发生在孩子犯错之后,此时一些家长“不以为然”的行为,其实都是在伤害孩子:

l父母生气时,以冷漠的方式对待孩子,不闻不问更不关心。

l拒绝孩子的道歉,把孩子关门外、关厕所、关小黑屋,让其反省。

l让孩子独自处于陌生环境,父母独自走开。

l孩子承认错误,家长阴阳怪气地说“现在知道错了,早干嘛去了”。

l孩子主动沟通,也不理会,直到自己气消了。

简单来说,冷暴力的主要形式是:冷淡、轻视、疏远和漠不关心。

冷暴力大部分是受情绪所控制,肆意的让自己坏情绪增长,用随意和漠然的态度对待孩子,其目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错,并借此“威胁”和惩戒孩子。

因为“增强回路”,冷暴力或许短时间内有用,父母也似乎找到了“育儿宝典”,一有不满意的地方就采用这个大招。

但冷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且不可逆转的。

猜测中怀疑,是冷暴力最致命的伤害

冷暴力是社会公认的会对行为相对人造成心理、精神伤害的行为。

一个网友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他从记事开始就感受着父母的冷暴力,直到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不寒而栗。

他妈妈处理矛盾的方法就是冷暴力,每一次自己犯错后,首先要遭受暴打和痛骂,然后是遥遥无期的冷战:

自动切换到无视他的状态,说话也不理他,买东西妈妈直接不要。

仿佛形成一个结界,把他排除在结界之外,不做任何回应。

每当他犯错时,他更加害怕回家,小心翼翼地吃饭,最后像被狗撵一样冲回自己房间,然后长舒一口气。

漫长的精神惩罚,让他形成了不会表达、害怕犯错,觉得自己不够好等压抑型人格。

比发脾气还具杀伤力的是家长的冷暴力

在《妈妈听我说》中,有这样一位妈妈,她惩罚孩子的方式就是把孩子关在卫生间里自行反省,曾经最久的一次,孩子被关了半天。

但孩子真的在反省吗?

孩子蹲在角落,把头深深地低下,站起来一遍遍地敲门说自己错了。

有没有反省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能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恐惧、害怕以及屈服。

在镜头前,孩子哭着说:妈妈别把我关卫生间好吗?

比发脾气还具杀伤力的是家长的冷暴力

妈妈冷处理的方式,本意是让孩子反思错误,可结果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伤害,甚至是心理阴影。

冷暴力就像一把利剑,在每一次被冷漠对待时,会反复地刺进孩子心里,缓慢到扎心,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千疮百孔。

有些父母总喜欢用“妈妈不理你了、妈妈生气了”的语言来威胁孩子,殊不知,这样的“威胁”会让孩子的内心觉得没有安全感,甚至是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在《冷暴力》一书中曾提到:受到冷暴力的儿童不会抱怨遭到不当对待,反而会努力想要获得父母的认可,如果得不到,儿童会因此产生严重的负面心理,会认为是自己罪有应得。

当父母不说时,孩子只能反复去猜测:是不是自己不够好,是不是自己不配得到妈妈的爱。

在猜测中无法疗愈,在无视中逐渐迷失,爱到绝望的孩子内心已经千疮百孔了。

冷暴力是父母给孩子带来的终身诅咒。

冷暴力的根在上一代,影响却延伸到下一代

不少心理学研究已证实虐待子女的行为是有代际相传性的:

童年遭受过虐待经历的父母进行虐待子女的比例为30.5%左右,相对于没有童年受虐待史的施虐者来说,是其6倍。

冷暴力更是如此。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是“被爸妈家庭冷暴力,我该怎么办”,上万条讨论发人深省:

妈妈强大的控制欲,以及经常性持续的冷暴力,让网友东东感觉无比压抑。

父母吵架互相冷暴力,东东也是受害者,那种被忽略的情感更是无处安放和述说。

后来长大后,东东才发现家庭中的冷暴力对他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

悲观主义立场、没有成家的渴望、觉得独身、更不想被家庭束缚,想在怨念中度过余生。

在长期被冷暴力下,他也学会了与自己冷战。

父母把负面情绪直接带到网友阿梅身上,让她以为自己性格缺陷,厌恶和别人交往。

长大后才发现,阿梅逐渐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心情不好时对别人态度就很冷漠,不想理别人的时候就装作没听见。

在长期被冷暴力下,她也“继承”了父母的冷暴力。

比发脾气还具杀伤力的是家长的冷暴力

网友小许说,长期被父母冷暴力,最可怕的一点是自己也不自觉地在用这样的方法回敬他们,继而发展到了更多事情。

经常把发泄不出的情绪攻击到自己身上,因为小事情就否定自己。

后来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下意识还是学着父母的样子在冷暴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在长期被冷暴力下,他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比发脾气还具杀伤力的是家长的冷暴力

曾有心理学数据表明:一个人家庭很大部分都是他原生家庭的复制。众观父母对待事情会冷处理的来源,无一例外是父母的父母也有类似的行为。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在人格形成阶段,最直接的学习和模仿对象就是身边的养育者。

有些学习和模仿却是无形中的、影响更是不知不觉中的。

当孩子成长之后,会习惯性地延续小时候待人对事方式,潜在的冷暴力因子就一触即发。

冷暴力的根在上一代,但这样的“烙印”却会在下一代中又显现出来。

一代一代,冷暴力就像病毒一样被传播。

没有人喜欢被冷待,孩子更是如此

如果有类似冷暴力倾向的父母们,我们可以这样做:

冷暴力的源头大多源自孩子犯错后,父母的情绪上头但又企图压抑,于是采用了冷处理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反思。

所以在面对孩子犯错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先平稳自己的情绪,避免用发泄的情绪掩盖了教育孩子的本质。

如果有情绪过激的情况,我们可以诚实地面对,告诉孩子“妈妈很不开心,因为你有件事情做错了”。

在稳住自己的心态后,要第一时间跟孩子做好沟通,要正面告诉孩子他在哪些地方做错了,要引导孩子去改正、完善,不要让孩子去猜父母的想法。

在沟通时,要“好好说话”,不能冷嘲热讽,只就事论事,寻找解决办法和处理方式。

当孩子道歉或者是讨好我们时,我们也要及时地回应孩子。

要让孩子知道,虽然你做错事了,虽然妈妈很生气,但是妈妈的爱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消减。

罗森塔尔效应认为,如果父母能够给与孩子积极的期望,给与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那孩子会朝着大人期望的方向发展。

比发脾气还具杀伤力的是家长的冷暴力

好的教育是什么,好的教育有沟通、有尊重、有爱。

所以,我们对孩子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信心、多一点爱心,少一点冷暴力。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热烈地爱着。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产后抑郁症男人心理反社会人格恐惧心理正念九型人格心理健康测试哈利波特恋母情结绿帽情结心理医生回避型人格心理健康依赖型人格孤独症双相情感障碍MBTI原生家庭九型人格亲子关系强迫症焦虑症咨询师源码爱情挽回女人心理洁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