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依恋创伤的三种治愈系养育方式
作者:袖侠 2022-04-29 22:22:42 成长心理

结束三年的个人体验两月有余,这会儿坐下来梳理一下在咨询师陪伴下的三年时光,有一份特别的领悟:修复依恋创伤,可以从治愈系养育开始。

2019年开春,历经两个月的失眠之后,我终于肯放下用各种理论实操学习武装头脑的理智化防御,开启了个人体验之旅。

咨询到了大半年时,我和咨询师的关系始终停留在若即若离状态,上一次深入交流下一次就疏离推开,反反复复。直到一次意象中出现了那个四五岁的我,跟妈妈赌气,看到妈妈身影就停下来,倔强的一动不动;看不到妈妈的影子就嚎啕大哭,结果都是被妈妈直接丢在那儿,自己垂头丧气一点点挪回家。这样对峙的场面几乎贯穿了整个童年时光。

这就是典型的矛盾型依恋模式,而绝大部分矛盾型依恋都有早期心理创伤,往往由早期客体的不稳定或者家庭教养环境的不稳定造成。

咨询师邀请我在意象对话中领养小动物。我们在意象中去看动物园,动物园的饲养员提供装着小动物的盒子,我搜一下这是什么样的动物,然后在心理上把这个小动物领回来,养育它。之后半年的咨询,咨询师都会布置这个作业给我。

在本质上,依恋其实是一种本能性的需求。咨询师让我在意象中养育小动物,这种养育就是依恋修复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创伤做工作。

修复依恋创伤的三种治愈系养育方式

不仅仅在真正的咨访关系中,我们在现实中生活中养小猫小狗,80后经历过的养电子宠物,现在支付宝里面风行的养育游戏……我们统称为治愈系养育,这些其实都是在做依恋创伤的修复。治愈系养育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

(1)即时满足vs过度满足

像双12购物我们特别喜欢京东,因为京东能满足我们上午下单下午送到的需求,这就是即时满足。即时满足出现在全能自恋期,这个时期孩子会建构对世界的掌控,获得对自己能力的基本自信和自恋。即时满足受到压抑,可能会成为很重大的心理创伤,造成我们成年之后无意识的自恋补偿。

曾有一段时间,我的闺蜜都开始玩拓麻歌子,交流时我不解地问:之前你们玩的任天堂掌机的宠物猫阿狗啥的,起码还有一种逼真效果,满足温柔陪伴的感觉,可这拓麻歌子的宠物就一漫画好呗,养它们有啥上瘾的呢?

傻呀你,要的就是这种接近上帝视角的感觉。游戏中的喂食、铲屎、看病更像经营模拟类游戏中的操作指令,而做游戏并不是与拓麻歌子玩耍,而是操控它们,想让它干嘛就干嘛,多爽啊!闺蜜小丽说。

原来,这种养育方式满足了闺蜜们全能自恋受损部分的修复需要啊!

(2)情感共生vs无法分离

咨询师让我在意象中养小动物,最开始我怎么也无法进入意象,总觉得可笑,对那种即将蔓延过来淹没我的温柔感觉不能耐受,甚至会恼火咨询师的安排。

后来我开始进入意象,看到一个躺在鸡窝里的裸体男婴儿。这与我生下来时因为不是父母期待的性别而被他们商量着如何扔掉的画面相呼应。在最初的意象中我就认同了父母的性别期待:我是一个男孩子才配活下去。

据大姐描述,我小时候是跟她睡的,只有吃奶时才可以和母亲在一起。她说妈妈给我断奶的时候,无论是抹牙膏还是涂辣椒水,我都拼死拼活要扑上去吃,虽然那时候我已经可以自己吃饭了。也许,我要的就是在妈妈怀里的依恋感。

在领养小动物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放下评判,全然依赖,做小动物理想化的客体形象,无论它是什么样的,都全然地去爱和接纳。我也因此看到自己已经是成人了,我有能力聆听自己,重新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

修复依恋创伤的三种治愈系养育方式

(3)安全感vs失控感

我一个女同学,40岁时突然检查出胃癌中期,手术后居家休养。高额的手术费,两月一次的化放疗折磨,一度让她生不如死。后来在朋友圈看到她晒与自己养的小仓鼠的每天互动,后来她开始在抖音直播带货,向大家讲述自己从小仓鼠身上得到的生活启示,如何与疾病共处,如何重拾信心等。她现在的状态特别好,粉丝量保持直线上升,很多厂家都主动请她带货,收入非常可观。

依恋是一种互动式的心理需求,能建构一种真正的安全感。我的女同学就是通过与小仓鼠养育互动,建立了安全型依恋关系。

“有时候,我情绪烦乱,陷入自艾自怜,它那小眼神儿滴溜溜看着我,我的心一下就被融化了。”

由此可见,好的依恋能够创造安全的环境和氛围,使婴儿产生探索和建构世界的勇气,在未来跟他人建立更良好的情感互动。

修复依恋创伤的三种治愈系养育方式

在这里,我想着重分享以下几种治愈系养育方式。

(1)治愈系陪伴

在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中,在陪伴被母亲抛弃的三年级男孩正男寻找母亲的旅途中,菊次郎由一个中年混混退行到童年,正南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菊次郎的童年。目睹正男母亲已经再嫁后,在回程的路上,菊次郎和路过的一群所谓的“非主流”成人,开始了一段表面看是陪伴现实中的正男,实则是陪伴各自受伤的内在小孩的自我养育之旅。

这一次陪伴正南的旅程,也是菊次郎与过去、母亲以及自己玩世不恭背后的忧伤的和解之旅。与其说是菊次郎陪伴正男疗愈正南,不如说是正男的遭遇让菊次郎回到了当年的创伤点,他通过陪伴正男、让正男走出阴霾从而疗愈了自己。

这一趟寻母之旅就是一场自我救赎之旅。治愈系陪伴让不务正业的中年大叔疗愈了自己的“弃儿”心态,在心中重新养育了一遍自己。

修复依恋创伤的三种治愈系养育方式

(2)大自然养育

以《阿勒泰》横空出世的年轻作家李娟,打小跟随母亲流浪在牧场,没有父亲的宠护,没有母亲足够共情的回应,但颠沛流离的生活没有让她沉沦,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是大自然母亲滋养了她。

她在《在荒野中睡觉》中说:“这山野里,能睡觉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随便找出平坦的草地一躺,身子陷入了大地,舒服的要死。睡过一个夏天也不会有人打扰你……那样的睡眠,是不会有梦的,只是睡,只是睡,只是什么也不想地进入深深的感受之中……知道睡醒了,才能意识到自己刚才真的睡着了。”与大自然的深度链接,让李娟的身心获得了接地气的疗愈。

生态疗法在起源于日本的森田疗法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李孟潮在《自愈与成长》中也提到,荣格生态疗法值得关注,因为它与中国的田园文化、乡土文化比较契合。分析师Jean Bolen的作品《如树一般》,提倡女性们和大树、花草、自然连接。在心理咨询中,常有人种花草,亲近自然,这都是来访者自发的生态治疗。

(3)养育一个孩子

我与咨询师工作了一年之后,开始把意象中领养小动物的所得很自然地过渡到我家二宝秋子姑娘身上。在咨询中,我觉察到二宝在出生一天后,仅仅因为黄疸有点高,被送到保温箱单独待了一天一夜,因为我的失控般坚持才提前抱下来跟我一起。断奶时,我原本在循序渐进,却在她1岁时鬼使神差跑出去参加三天培训,强行隔断。这些,都是我在重复自己出生时的创伤性反应。

有了这些觉察,我开始在咨询师的陪伴下,利用秋子出生前为她注册好的微信号,每天记录孩子的情绪状态、有趣的举止,还有我自己的觉察等,记录到现在已经坚持了2年多。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察到自己感受幸福的能力变强了,能够和孩子待在一起慢慢享受亲子时光。周围的人都反馈有了二宝,我开始有了温柔的力量感。

当然,要切记,养育一个孩子来滋养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有专业的陪伴才是最可行的,毕竟孩子不是宠物,由不得我们任性。

生而为人,在被养育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留下创伤,如果你也想要疗愈内在受伤的小孩,不妨一起试试治愈系养育吧!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抑郁症依赖型人格障碍MBTI心理EPDS九型人格心理健康测试亲密关系双向情感障碍智商社会心理学智力外貌焦虑叛逆自卑偏执型人格原生家庭男人心理回避型人格孤独症正念人际关系恋母情结情绪管理抑郁症测试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