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徒心理:春节逢“赌”必赢法?
作者:刘晓凡 2020-01-26 14:39:26 心理百科

1938年,精神分析流派的怪邻居,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做了一个压杆实验,他找了三只老鼠,分别放在三只箱子里,里面装有某种可以按压的操纵杆。

下面是部分实验的现象。

第一个箱子,按压一次便可得到一粒食物。二号箱子比较冷漠,无论怎么按压,什么都不给。三号箱子不太稳定,按下去后,有时候能得到食物,有时啥也没有。

这个箱子就是著名的斯金纳箱。

大家猜猜,几号箱子里的老鼠最兴奋?

答案是:三号。

第一个老鼠情绪稳定,在按了几次压杆后找到了规律,只有在饿的时候才去踩一下箱子,剩下的时间都在玩。

二号箱子的老鼠发现无论怎么按,什么都没有,变的冷漠,在角落思考鼠生。

三号箱子非常热闹,那只老鼠不知道何时才能有食物奖励,死死地盯着食物口,拼命的按着压杆,直到身体被掏空。

老鼠对不确定的奖励异常痴迷。

更玄妙的是,老鼠在斯金纳的箱子里,培养出了很多奇特的习惯,比如:作揖,转圈跳舞等等,好似老鼠界的萨满祭司,因为它们在做这些行为时,刚好有食物掉落。

老鼠们把作揖和获得食物,链接了起来,产生了近似于“迷信”的行为。

赌徒心理:春节逢“赌”必赢法?

(就是这个怪蜀黍)

如果用上帝视角看人类,在某些时候,我们和这几只老鼠没什么却别。在小的时候,学校里的小卖部都有个“挖奖”的箱子,是一个布满方块格子的木箱,上面盖上一层不透明的纸,5角钱就可以玩一次,捅破纸后,在某个格子里可以挖出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奖品的名称。

可能是小食品,或是现金,也可能都没有。

总之,奖励不确定。

这种“挖奖”箱子粉丝众多,一到下课就围上来一群人,争先恐后的付钱体验,和土豪大妈们去国外扫货的感觉一样。

据说,现在的学校小卖部老板深得行为主义精髓,把物质奖励改成了精神奖励,里面的奖品是自制的奖状,收费更高,成本更低。

赌徒心理:春节逢“赌”必赢法?

(00后版挖奖游戏)

这种游戏的成人版叫“盲盒”,是一种没有标记的盒子,只有打开了才知道里面可以奖励什么,总之,奖励不确定。

据说有人通过炒盲盒,月入百万,也有人每月花好几万买盲盒。

喜好不确定的奖励,比较升华的方式叫股票、基金或是其他什么金融产品,只不过有人能在里面找到逻辑,以及洞悉规则。

“不确定奖励”的另一个名字叫做:“赌博”。

如果你看到过紧盯着老虎机的赌徒,可以发现他们与斯金纳的三号老鼠有异曲同工之妙。

赌徒心理:春节逢“赌”必赢法?

1.为什么有的人对不确定的奖励上瘾

让我们在荣格“集体无意识”的理论框架内,去触摸真相的一部分。

在远古时代,白天人们靠狩猎生存,晚上就躲在山洞里睡觉。

打猎除了体能和技巧,还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因为不是每天都有适合的猎物,这构成了一个不确定奖励的情境。

换句话说,那个时候的人类,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只有找准机会,拼命的打更多的猎物,才能保证以后的生存。

赌徒心理:春节逢“赌”必赢法?

这是一个原始的心理原型。

在饥荒年代也一样,需要在短期内迅速的获得最大化的资源,才能保证不被饿死,“匮乏感”几乎贯串他们一生。

1944年——1945年,荷兰流亡政府看到纳粹政府行将崩溃,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行动。德国迅速做出反应,切断了食物和燃料供应,这个政策引发了大饥荒。

荷兰人称之为:“饥饿的冬天”。

这两年间出生的婴儿,由于母亲缺乏营养,大都体重过轻,甚至被活活饿死。

根据多年后的跟踪调查,饥荒时期出生的宝宝,成人后更容易肥胖和患有心血管疾病。可能最原始饥饿的恐惧,深深地烙印在他们潜意识之中。

因为在早年,食物的奖励,是不确定的,只有一次性尽可能多的摄取食物,才能保证生存。

有趣的是,饥饿的冬天之后,荷兰的农业迅猛发展,美国《国家地理》曾用“弹丸小国,喂饱世界”来评论这个国家,这也是一种心理的补偿机制吧,荷兰人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被饿死的婴儿,通过不断发展先进的农业,来补偿当时的恐惧与羞耻。

虽然现在大部分人类丰衣足食,但我们祖先的原始心理模型依旧遗传了下来,那种对匮乏的恐惧,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被触发。

赌徒心理:春节逢“赌”必赢法?

2.我能赢

人内心有一种叫“自恋”的部分,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自己,厌恶那些与“我很好”的感觉相冲突的现实,沉迷于赌博的人,在生活中可能缺乏自我价值感,但在赌桌上是很“自信”的。每次赌博,都觉得这把牌很有“感觉”,认为自己一定能赢。

平常谈论的,也是自己某次赌博胜利的事迹,对那些输进去的钱闭口不谈,胜利可以满足自恋,而输钱的羞耻感,会让他们自恋受挫。

这种受挫会衍生出愤怒,催生出想要赢回来的认知,再加上那种对匮乏的恐惧,把他们重新带回到赌桌上。

如果“赌徒”是一个心理原型,那么他们就被原型所捕获,成了新时代的原始人,在赌场的森林中,企图寻找能让自己满足的目标,向那些祖先一样,想一次尽量多打些猎物。妄想通过更短的时间,获取更多钱财。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赌徒都是男性。

换句话说,一个赌徒如果被周围的人放弃,那他也只有回到“赌博”的怀抱,来寻找一种自我价值感,这种感觉的奖励,是不确定的。

在生活中,“赌徒”的自恋心态也无处不在,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要好。而在成绩出来后,或者辅导作业时,那种和自恋相冲突的现实,会频频让他们受挫,而衍生出的愤怒,全都倾泻到孩子身上,在附加一个“我都为你好”的解释,回避攻击孩子后的羞愧感。

当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为父母自恋一部分的时候,冲突几乎不可避免,如果在遇到一对拥有匮乏感的双亲,成绩已经远远超过他本身的意义,分数已经等于与填补内心空洞的食物,就像和原始人,面对不不确定猎物时的心态一样,只要稍有起伏,就如临大敌。

最后接盘的,就是这些孩子们。

当然,健康的自恋是必不可少的,这会帮助我们成长。

如果自恋的筹码太多,再加上对匮乏感那种深刻的恐惧,不想坚持长跑的人生,企图短时间内迅速获得资源与成功,妄想一把梭哈。

那么,在很大概率上,会输掉命运的牌局。

赌徒心理:春节逢“赌”必赢法?

3.“赌”与生活

人在遇到不确定的事情时,会有种本能的恐惧感,就像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深林里,不确定前面那片黑暗里会窜出什么东西,这也是一种心理遗传。

现代社会,我们虽然不在去原始深林里找东西吃,但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很多并不能百分百可控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无意识地把这种恐惧置放到某种心理机制上,寻求安全和控制感。

这种心理机制的名字叫做“赌”。

当我们使用“赌”这个字时,就获得了一种虚幻的控制感。

在抖音上很火的“赌你喜欢我”,这就是不确定对方是否喜欢自己,有极大的侥幸心理在里面。

生儿子也有赌的,陕西的一对农民夫妇,连生了11个女儿,终于在50岁的时候,顶住了计生部门的压力,和邻居的嘲讽,押中了儿子,“赢了”一次。

赌徒心理:春节逢“赌”必赢法?

当人面对不可控事件的时候,“赌徒”心理有可能会被触发。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想赌一把的时候,无论是爱情、事业还是游戏或体育运动,它们统一的特点,都是不被我们完全掌控,而我们又想赢。

如果穿越到过去,去炒股某只股票,或者参与组织一场知名的战争。那么,你有很大概率能大杀四方,因为你的认知要高于对方,信息也相对完整。

作为你的敌手,他们就没那么“幸运”,认知有限制,信息也有缺陷,他走的每一步,都有“赌”的成分。

回到现在,在心中产生“赌一次”想法的时候,是因为自己认知的限制或是信息不对称,还是真的到了放手一搏的时刻。

如何区分两者,这就需要智慧了吧。

最后,感谢斯金纳的三只老鼠,也祝各位鼠年大吉。

对了,春节逢“赌”必赢法?个人建议不赌为赢。

作者:刘晓凡,笔名刘昊、汉尼拔的晚宴,心理学界不可多得的精神病型人才。祝各位伙伴能踏实的工作、深刻的爱以及开心的玩。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强迫症偏执型人格EPDS心理咨询心理学家自闭症心理治疗MBTI情绪管理恋母情结焦虑症叛逆自愈能力易怒症人际关系心理测评系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效应冥想职业价值观悲观主义情商分院测试无性婚姻心理咨询绿帽癖容貌焦虑回避型人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