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父亲最后的心愿是看到女儿的婚礼该怎么办
作者:UM心理服务 2020-03-13 19:02:58 心理百科

“老师,我该怎么办”?她眼帘低垂,双手焦灼地捏着大半瓶矿泉水,松开的瞬间,瓶子发出低闷的回弹声。

面前这位32岁女性,工作的项目进展到关键阶段;上周刚和男友分手,不可挽回的那种;最令人痛心的是父亲癌症晚期,死神只给他最多三个月的期限。父亲最大的心愿是:自己活着的时候能够看到女儿的婚礼。

三个月内结婚,怎么可能?情形有些交错、紧迫。作为心理服务师的我,此刻和来访者一样焦虑、无力,并同步感受着来访者无法完成父亲遗愿的内疚。

唉,太难了。

短暂沉默过后,我把自己调回到服务师的位置上来,尽可能地去理解和回应她的感受,而不是被感受的激流卷走。如果是那样,我就无法发挥自己的功能来帮助她。

我静静听她讲述和父亲之间的故事,尝试着和她一起探索父亲希望她结婚这个现实背后的含义是什么,比如,是否是想在离开前看到女儿幸福,能安心离开。

可是这显然不是来访者所能承受的期待。

“毕竟,三个月的时间可能都碰不到想恋爱的人,何况,哪有那个心情?”她长长地叹了口气。虽然这是一声沉重的叹息,但我仍然感觉到了里面有一点点的松动。

因为来访者已经开始尝试调动自己的理性思考,哪怕只有一点点,这里,或许就是我们可以启动工作的契机。

然而,这个问题要在短时间里形成答案,显然并不容易。

“我该怎么办呢?”来访者带着困惑的语气,仿佛在对自己,也是在对我说。

我知道,挑战来了。

来访者问“怎么办”是心理咨询中上演最多的场景之一。最常见的是二选一问题:工作还是读研?感情结束还是继续?娃的补习班报还是不报?开始问,结束也问,来访者在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就可能会问。

来访者的幻想是,从咨询师那里拿到一些办法,回到生活中去用;咨询师可能会被调动起来的“反移情”是:本能的想要给来访者一个答案或建议,去帮助来访者和自己摆脱困境。毕竟,和问题待在一起,去耐受不确定和未知,从来都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只是,双方一旦陷入了在现实层面寻求“怎么办”,来访者的自我探索就被按下了暂停键,来访者将从潜意识的水底浮上水面,寻求直接的工具,而放弃探索自己内部的反应,和可能存在的资源,这时候传说中的“阻抗”就出现了。

阻抗是令很多咨询师头疼的东西,然而,如果我们想弄明白这个阻抗怎么破,先得弄清楚,人们为什么执着于问“怎么办”?

1.困境使人退行

面对困境时,通常我们能做的就是调动起各种自我功能尝试解决问题。然而,受制于早年的发展状况,以及未处理的情结或创伤,或是认知上的某些限定,一个人可能在遇见难以解决的困境时,就很容易出现退行;退行意味着从独立阶段退回到依赖状态,也意味着来访者某种自我功能的启动遭遇了失败。

这个现象在幼儿身上有非常具体的体现。

比如,小孩子在遇到对TA而言超纲的危险(比如被狗追),或是难以处理的挫折后(突然来了个二宝,自己失去了爸妈全部的关注),就容易产生退行。比如不符年龄的尿床、本来可以独立完成的学习或游戏,一定要大人陪着,离开视线就哭闹;甚至退回到更小的婴儿般要求妈妈抱着,等等。

温尼科特在他的一本关于幼儿精神分析的书《小猪猪的故事》里,就提到被分析的小女孩,因为妈妈怀孕,而从发育得很稳定的阶段,退回到更早期的时候,重新出现吃手,做很多噩梦,并且还反复地玩着从医生腿上滑下去的游戏,来传达潜意识里不能被语言化的很多焦虑。

退行的发生并不挑年龄和学识背景,事实上,有时它的出现还相当的隐蔽。

比如我有一位来访者,她是一位年轻的女生,长期进行心理学学习和自我成长。我们咨询进行的很顺利:她倾诉,我共情;我解释,她领悟。很多时候她能衍生出一些对自己和环境的很好的理解,我不禁心里感叹:真是一位优质来访者啊。然而,就在咨询进行到尾声时,她一脸懵地问我:“老师,我很清楚我现在这样和父母对我的养育有很大的关系,可是我该怎么办”?

显然,在消化领悟并给出空间允许它们缓慢的长成理解和行动这件事,对这个来访者是有困难的,对从领悟到行动的过程超出了她的耐受区间,于是,她迅速的从潜意识层面切换到了现实层面。呈现出隐蔽的退行状态。

当然,也可能在之前的领悟过程中,她呈现的是一种假心智化模式,关于这一点,就需要另外一番详细的解释了。无论怎样,来访者对自我内在探索的突然放弃,就是从承担状态退回到了依赖状态。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说退行不好。因为从来访者的角度,退行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退行意味着回到一个安全的位置,对成年人来说,迟迟做不了选择,就意味着不必很快面对风险——因为我们还没有发展出稳定的应对风险的能力。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到潜意识的这层动机,于是,在来访者要求咨询师必须给出建议时,咨询师给出了一百个选择,下场会是什么?

显然,所有的建议可能都会被来访者逐条否定掉,或者来访者为了安抚咨询师,而含糊的答应。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每下一个决定的同时,对来访者来说,都有可能包含不同程度的某一种痛苦。

所以,对服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去回答怎么办,而是去理解,怎么办背后那些隐藏的担忧和需求。

癌症晚期父亲最后的心愿是看到女儿的婚礼该怎么办

2.依赖型人格倾向,更难以做决定

我想,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特别爱问怎么办的人。如果你够敏锐,一定会在他的连环夺命问里体验到一种被榨取和吸净的感受。如果你有了这样的体验,可以将之看作是一个信号:或许你遇见的求助者,他有着依赖型人格倾向。

曾经我有一个来访者,在婚姻中遭遇了丈夫的背叛,她一脸虔诚地问我:“老师,你告诉我怎么办?我百分之百地绝对相信你,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新手咨询师或许会被来访者的虔诚和完全交托感到打动。但是当你对动力学有了足够的理解,你就知道,那个时刻隐藏着一些重要的信息,需要我们能敏锐觉察。

比如,当时我听到这番话时,立刻回到自己的感受上:我体验到有些心疼,但随之而来更多的是压力和负担。是的,来访者将她的婚姻发展完全架在了我的身上,这是我不可承受,也没法承受之重。因此,不难想象,如此孩子般等待另一个人为她做决定的依赖型来访者者,在她的婚姻中,可能会上演着什么剧情。

当然,在感受到这些之后,更重要的是进入来访者的世界去理解她。为何她会被塑造出这样的人格特质,她早年的重要客体是如何响应她的,使她做决定的能力被抑制,把自我的力量完全投射到了外部?

当我们对客体关系如何影响个体有了充足了解后,不难得出其中一个重要答案——早年时候缺乏一个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真正感兴趣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试想一下,当一个小婴儿来到这个世界,随着身体和心理的不断疯长,会对自己和周围环境产生很多新奇的发现和体验,TA需要抚养者看见和回应这些精神上的快乐或挫折。如果父母对这部分反应很淡或者敷衍,甚至没有回应;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我不是一个值得被感兴趣和被关注的人,我的感受不重要”。如果这个部分被内化,接下来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投向外部,逐渐发展出温尼科特提出的“假性自体”,因为它的真自体在经年累月的忽视中已经荒芜和枯萎,她无法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感受,更没法生成自己的思想与判断,因为她没能被很好的内化这样的心理结构,一种可以信赖自己感受,同时能够自我支持和耐受未知的结构。于是,成年以后她将表现为凡事以别人为中心,遇事依赖对方的决定,这种模式泛化在亲密关系、上下级关系里面等等,最后当然也会带到咨访关系中来。

问怎么办,实质上在寻找早年那个一直没能在身边的爸妈,希望在这一次的危机中,能得到他们的庇佑。

3.找办法,是为了防御不确定感带来的内在痛苦

讲一个古老的故事。有一个军阀,每次对犯人执行死刑之前,都要让将死之人做一个选择:选择一枪毙命或者从旁边的一个黑洞里钻进去,后果未知。结果所有犯人都毫无例外的选择了前者,而无法忍受不可预知的钻进黑洞的命运。真相是:进入黑洞后,走一段路,就可以光明逃生了。

现实中有一位朋友,她的老公突然被卷进一桩刑事案件,人被羁押进看守所,并且案子不小有些轰动。她在电话里哭着跟我说:“我能想象到最坏结果,并且准备接受;我现在最揪心的是,不知道他在里面什么状态,会不会挨打,走的时候外套都没穿。。。”我当时体会到了她的焦虑和恐惧,于是对她说:“我知道,那种不确定的感觉实在是让你难以忍受”,显然,我可能碰到了她心里无能为力的部分,一瞬间她哭的更凶了。

耐受不确定感是极其痛苦的事情,这个庞大的未知如同难以消化的生牛肉,一直牢牢的占据着人们的心智空间,为了将这种感受终止,我们会以为,只要有了一个决定,做了一个选择,就不痛苦了,至少能从当下被压迫的感受里逃出去,因此,我们会问出“怎么办?”

但事实不是这样。多数情况下,那个完美、没有痛苦的选择,它只是个幻想。

因为很多的无能为力,不仅仅是受制于我们的内在世界,也同样受制着现实世界的规则。在不能很好的调动现实功能,去了解现实状况的情况下,所有的“怎么办”,都只是片刻的麻醉剂,如同我们用宵夜排遣压力,用酗酒排遣痛苦,我们同样会倾向于,用行动去排遣忍受不确定的恐惧。

因此,咨询师不能在此处回答怎么办,如果回答了,相当于咨询师入侵到了来访者的现实世界,而这个世界,实际上咨询师是无能为力的,咨询师自大的的越界将会招致虚无感的回击,最终,咨询师可能会在巨大的受挫和来访者的失望中,挫败而归。

所以,讲到这里,我想分享给我的同道的最重要的领悟是:咨询工作的重点永远应该是:我关注的是你“怎么了”,而不是告诉你“怎么办”。这不仅仅是工作方法,更是对来访者内心自我力量的尊重和信任。

我们需要相信,大多数来访者在来到咨询室之前,对于自身面临的困境,已经进行过很多客观现实层面的思考;选择心理咨询,就是带着勇气准备开启心理现实的视角。如果要在现实层面寻找帮助,她大可以去找亲朋好友,那些关系比起咨询关系,显然更为现实。

因此,在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怎么办”背后的潜意识动力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工作阶段,来更好的贴近来访者工作。比如,我们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1、帮助来访者更有效率的使用心理服务,提升效果满意度——具体说来,与来访者对咨询的期待和咨询目标相关。如果服务师接了“实招”去和来访者主要讨论现实的解决,即便当下感觉到满意,来访者也会在未来某个时刻怅然若失:因为内在没有被启动。

2、来访者通过和服务师一起工作,更多了解自己“怎么了”(是什么和为什么),从内在发展来看,获益远大于寻求现实上的某个解决办法。换句话说,当我们启动更深的角度思考,拓宽视野的局限,“怎么办”就不再成为我们的问题。

3、慢慢学会一边得到,一边失去。就像那道著名的数学题,两个水龙头一边接水,一边放水,几个小时池子能满。人生就像这道题,我们可能向前一步,接着退一步甚至两步,但总体还是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的时候,找到一位心理咨询师,TA会帮你腾挪出一个安全的空间,和你一起安置那些孤独、彷徨、恐惧,积蓄力量再次上路。

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贺函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罗子君,并鼓起勇气表白。他对老卓说:“我无法欺骗自己的感情。”老卓反驳:“你对自己诚实,就可以伤害唐晶?”

贺函道:这就是我忠于自己而该承受的代价。

抛开道德的审判,我敬佩他的勇气和态度。做出一个选择,同时承受一份代价。这代价也许是伤疤,但也是盔甲,如何决定它的价值,取决于在每一个瞬间,咨询师作出选择时,所选择的动机,是为自己,还是为来访者的利益考虑?

这个问题,需要一直被放在从业者的心里。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悲观主义心理健康智力测试心理恐惧症负面情绪双向情感障碍焦虑症聊天社交恐惧症自愈能力冥想心理医生MBTI测试心理产后抑郁存在主义性取向源码分院测试职业价值观心理效应桃花运抑郁症社交恐惧症自闭症俄狄浦斯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