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以及偏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作者:Rita 2020-11-23 17:09:33 心理百科

大家好,今天是我,喜欢研究普通人的Rita。今天这篇的主题是“归因以及偏差”(attribution and bias)。这题目看起来好像挺难理解的,但是我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

你有一天来问Rita,心理学好学吗,Rita说好学,我GPA4.0。

这个时候你就要想了,Rita这种行为是怎么回事,到底是真的好学还是Rita特别聪明。

你在思考/归纳一个行为出现的原因,这就是归因(attribution)。我们先说说归因,再讲讲人类在快速归因时容易出现一些错误。

归因以及偏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归因

其实关于归因,我没有太多理论给大家讲,因为大家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归纳自己或别人的某个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大家自己都会的技能,所以我也没什么可教给大家的。

不过,心理学家总结了普通人在归因时会用到的方法,我认为能够帮助自己整理自己的思维,“哦原来我是这么得出结论的”或者“还有哪方面我没有考虑到”,所以想要给大家分享一下。但请注意,这并不是一个必须照做的公式,也不是通往幸福的方法,其中也有明显的不足,不可能引领你做出永远正确的判断。

首先,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归因都分为两大类:个人归因和环境归因(Heider, 1958)。

个人归因:这个行为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人的原因

Rita说心理学简单,是因为Rita这个人聪明àRita个人因素导致了Rita说的心理学简单à我不是Rita,还是找别人再问问吧

环境归因:这个行为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环境,

Rita说心理学简单,是因为心理学真的简单,是个人GPA都4.0 à心理学这个环境因素造就了Rita说心理学简单à心理学好学

那么我们是怎么确定Rita这个行为是个人原因还是环境原因呢?一般我们从三个方面去考虑(Kelley, 1973):

1. 一致性:这个行为是否根据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2. 区别性:这个行为是否只对应单一事件

3. 共识性:这个行为是否在其他当事人身上也能观察到

我们列个表来解释吧,比较直观。前几天有一位读者朋友在Rita的文章下留言说写的啥啊唧唧歪歪的。我们来试试通过上面提到的三方面来思考这位朋友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假设一下这位朋友在这三方面中的表现,看看我应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归因以及偏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三方面都高的时候,我们就更能得出“个人归因”的结论;而当一致性高,区别性和共识性都低的时候,我们更能得出“环境归因”的结论。

而当一致性低的时候,比如说隔了两天,这位朋友跑来跟我说“其实你那文章写得挺好懂的”,那么我们就说当时说我唧唧歪歪这个行为的出现,是由于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说这位朋友当天心情可能不好,而不是个人性格或客观环境这种稳定因素。

关于归因的简单介绍大概就到这里。在我讲归因偏差,也就是我们在归因时经常犯的错误之前,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三个问题:

1.小水母在上一篇文章当中引用了很多文献,我们可以推断出她这么做的原因是:(多选)

小水母这个人平时就喜欢引用别人的东西,说话严谨,不愿发表自己见解

在“安慰剂”这一话题当中,为保证严谨,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最为合适

因为我们不了解小水母平时行为,我们不能判断她这样做的原因

2.Rita把上一篇读者的赞赏钱都打给小水母了,Rita这样做的原因是:(多选)

Rita是个正直善良的人

上面那个选项是对的

有人看着Rita,Rita迫于社会压力把钱打给小水母

不知道Rita平时是否打钱,也不知道是否有人迫使Rita打钱,无法判断

3.Rita刚刚讲了归因的三方面,并说只是给大家介绍研究结论,那么(多选)

Rita自己相信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就一定要从这三点入手

Rita只是引用研究成果来介绍归因,三方面并不是Rita的观点

不能确定

是不是所有事都不能确定啦?看起来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有时候,当我们在做重要判断的时候,“在没有更多证据之前不能确定”还是比“快速地做一个错误的决定”要好一些。

我们现在来看看我们在做快速决定的时候会犯的错误。

基本归因谬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Ross, 2001;Neuschatz et al., 2008)

根据基本归因谬误,我们在快速归因时,更倾向于把别人的某种行为归咎于个人的性质,而非环境因素。

也就是对于别人,尤其是我们不了解的陌生人,我们会:

“他会这么做都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而不是

“他会这么做是环境原因”或者“我都不了解这个人,也不了解这件事发生时的客观因素,所以不能轻易透过一件事就判定这个人的人品”

举个例子,我有一回在开车,后边坐着Natalie跟薰爷。这时候有个哥们,在我前面开的慢慢悠悠的,挡着我,我就超过去,然后对Natalie跟薰爷说“这人怎么这么没素质”。Natalie跟薰爷表示对对对没素质。后来到了一个我没来过的地方,路不熟,所以我慢下来,这时候我后面的车从我旁边超过我,我对Natalie跟薰爷说“那么着急啊,神经病”,结果她俩顿了一下,然后表示对对对神经病。

她俩顿那一下就让我突然意识到,我可能犯了基本归因谬误:看到别人的一个行为,就断定这个行为反映了这个人的性质,“他开得慢都是因为他自己没素质,故意挡着别人”,而不考虑是不是环境造就了这个行为,是不是他对这一片都不熟,所以开的慢一些。而对于我自己的行为,我知道我慢下来是因为我没来过这个地方,不熟,所以开慢一点,是环境因素,所以我就不会说自己没素质。

我们现在回想之前问各位朋友的三个问题然后讲个实验。如果在问题3当中您选了B或者C,那么您已经比一大部分美国大学生思考要谨慎了。

这是一个经典的关于基本归因谬误实验(Harris, 1967):

一帮大学生先读了一篇支持某总统A的文章,写得有理有据催人泪下,然后被告知这是学校辩论队队员写的辩论稿。

这个时候,我们告诉第一组的大学生说,这个支持A的态度是辩论队员自己挑的,也就是说这位辩论队员自己想辩论A是个好总统。

我们告诉第二组大学生说,这个态度是老师指定的,就是说不管这位队员自己怎么想的,他都必须得辩论来支持A。

然后我们采访这些大学生,问他们“你觉得这位队员自己是否支持总统A”

如果我们冷静好好思考的话,第二组的大学生应该回答“不一定”,因为队员被强迫写文章支持总统A,就算文章写得再好,也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支持队员自己就支持总统A。然而实验结果是,第二组的学生没有把环境因素(被别人强迫写支持)当回事,仍然投票认为队员自己本身就支持总统A,实验结论支持基本归因谬误。

除这个实验之外,还有其他实验也支持了基本归因谬误,即“在做快速决定的时候,我们倾向于直接把他人行为归咎于个人因素,而忽略环境因素”。

但是幸好,其他实验指出,在仔细思考后,大部分人都可以避免基本归因谬误,而试图正视并思考事件(Gillespie, 1999)。也就是说,我们动脑子的时候,还是可以做出合适的判断的。

实验讲完了,我最后谈谈应用。我们思考一下网络暴力。在网络上很容易看到各种对于别人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大部分都来自陌生人,也就是在根本不了解这个人的情况下,通过一两件根本不完全了解的小事,对于某个人的人格做出了判断。这两天我也亲眼见了不少,比如说在我的后台,有一些读者给我的负面评价有“自以为是”“三观不正”“只会照搬书本”“对传统毫无敬意”“爱显摆”“一知半解”等等。这些通过我的文章得出的针对我个人品行评价,仔细想想,可能意义跟直接说“我*你*臭**”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这里讨论事情,最好能够做到对事不对人;看两段我的文字就判断我的人格,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

我这里也只是在举例子说明基本归隐谬误,没有要羞辱谁的意思。请不要说我“极度自卑敏感”,我很积极向上,也热爱生活,热爱猫咪。

有些朋友可能会留言说,照这篇文章的意思,如果有人家暴,那我是不是也得用那三方面考虑周全了,不能轻易判断呢?

我再说一次,三方面是目前心理学家所发现的人们在仔细归因时会考虑到的三个方面,可用于理清思维,分析自己的判断。

这当然不是万全的判断方式,得出来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我自己看着都觉得很多漏洞,有一些情况可能需要比三方面更完整的分析。

再重申一边,不要撕我,我也一样看到了这种方法不足的地方。这不是我的观点,这谁的观点都不是,这是目前研究发现的人类思维模式,如果有新的研究出现,那么这一套东西就会被推翻或更新,我再写一篇就是了。

而家暴这种行为,就不用归因了,也不用理清思维,什么原因造成的都不重要,跑就行了。

谢谢您的阅读。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智力测试恋母情结哈利波特冥想EPDS情商聊天悲观主义咨询师心理测试焦虑症依赖型人格男人心理容貌焦虑情绪管理MBTI测试PUA职业价值观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绿帽情结心理学家社交恐惧原生家庭无性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