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的生命活成了不同的结局
作者:海娃娃 2020-12-01 15:24:48 成长心理

从粗略的定义而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大脑,一样的每天24小时,但是为啥有人就活的风生水起,而又有人活得一塌糊涂呢?

很多时候因为出身的不同,每个人的生存环境的确完全不同,且没有可比性,那么,同样一个群体中的人为啥又会有千差万别的人生发展结局呢?

这说明,就算是完全一样的人生起点,也会因为后天发展的各种不同因素带来不同的人生命运和结局。

那么,我们要问了,有没有固定的公式去指导生命成长呢?

有没有固定的法则去指导人生飞跃呢?

有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命法则去执行并实现人生质的飞跃呢?

或者更简单一点,有没有办法保证一个人的一生始终处于上升通道内,离痛苦远一些,离喜乐更近一些呢?

我告诉你,这些都是有的,只是你们不知道去哪里学而已。

这一切的方法都在心理学里。心理学里有个专门的应用型的分支我们可以称之为生命科学。而生命科学又分科研方向和应用方向。

科研方向的那个就别提了,一般人一想到就头大的很。

而应用方向的生命科学就特别好玩儿而且有趣了。

在本平台上,我们这样子去落地执行生命科学的相关应用。

我们称之为:生命教练服务。

现实里,生命是你的。这是你的认知概念而已。

心理学家看来,其实你的生命未必是你的。

比如:你觉得你的生命是你的,那你的婚姻恋爱应该是你说了算的吧?道理上是这么个道理,但是,现实又是怎么样的呢?

儿时,四岁的你,懵懂无知,而父母出于样儿防老的心思会跟你讲,哪家哪家的媳妇不好,哪家哪家的姑娘很好,等等,长大了要娶个孝顺的媳妇,可不能有了媳妇忘了娘啊!等等。

为什么同样的生命活成了不同的结局

你以为这些话是你爹妈的顺口唠叨没所谓吗?

可是到你24岁谈婚论嫁的时候,你去想想看,在你大脑深处是不是有同样的声音在驱使着你,在谈恋爱的时候列举的择偶标准第一条是什么?是不是要孝顺父母呀?

笑死人了吧?

当你在谈婚论嫁的时候,第一择偶标准不是对方的性格是否合适你,而是对方是否孝顺父母?O(∩_∩)O哈哈~

这个小小的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呢?

这是告诉我们:表面上看似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其实早已经被别人改造的面目全非了,如果你不能真正活出自己来,那你一定是活在他人编码的你的人生里。

而你对于他人对你的人生如何编码的以及编码了些什么内容进去是毫无觉知的。

这样子的人生难道不悲哀吗?

面对这样的人生你难道不想改变点什么吗?

在生命教练服务中,我们将我们人生中的很多重大模块做了专项分析,拆解为九九八十一个模块,以此对我们的人生做深度解剖。当你对自己的人生又了全新认识之后再进行系统的更新换代升级。

这就是生命教练服务的核心宗旨,将你的生命主导权牢牢的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我现在随手列举那九九八十一个模块中的二三个给你们看看,你们是否对这些模块特别痴迷呀?

模块一:自爱力

模块二十:择偶观

模块三十三:人生观

模块五十:自我价值感

模块七十七:原生家庭

模块八十:金钱观

模块六十六:亲密关系

模块五十一:世界观

模块三十七:幸福感

模块四十六:职业生涯规划

模块七:学习力

模块二十三:感恩心

模块十三:个人魅力

以上所列模块是否有你感兴趣的呀?如果有兴趣你是否愿意花点时间来学习呢?

人生的差别在于有的人茫然无知浑浑噩噩活过了一生,而有的人遵循内在的指引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以上诸多模块的升级换代而已。

还记不记得小时候父母常说的人啊只要心里美穿什么不重要的话?现在看看这样子的话多么的可笑啊!是不是?

怎么可能只要心里美穿什么不重要呢?

现在的名言是:我没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探索你美丽的内心?难道不是吗?

这其实不是现在才有的名言,这其实生命的真相而已!

自古至今都是如此的,只是我们小时候愚蠢,在父母的愚弄下面把那些愚蠢又落后的思想吸收进入了自己的大脑而已。他们生存在物质穷困的年代无法直面生活穷困的事实,只好拿这样子的话愚弄孩子而已!

而另外的一些有智慧的父母则会跟孩子们说:现在家里穷困,爸爸妈妈没有办法赚更多的钱给你买好衣服穿,但你可以努力长大了自己为自己买更多好衣服穿。毕竟人都是以貌取人的,你的心里美还要外表来撑场面的,只是父母现在无法支持到你而已。

请问在这样子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人,脑子里装了完全不同的思绪的人会走出一样的人生结局吗?

而你自己的人生在成长经历中这样子被别人灌输进多少无用甚至反动的思绪进来呢?又有多少这些垃圾思绪到现在还在障碍着你的人生发展呢?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爱丁堡亲子关系心理治疗抑郁症焦虑自闭症社交恐惧心理效应原生家庭人际关系抑郁症测试恋母情结爱情挽回树洞绿帽癖正念心理咨询智力测试心理双相情感障碍控制情绪心理测试存在主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