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作者:感觉的蜉蝣 2021-01-21 12:56:43 人际心理

过劳时代

2020年12月29日凌晨,拼多多的一名22岁女员工“润肺”猝死在下班途中。

在这个事件的刺激下,以拼多多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加班文化”,燃烧到打工人的神经,再次使“996”被社会广泛关注。

两年前,阿里向外界宣扬“996福报”的工作理念,受到网友的大量谴责。

尽管后来也以“企业不应该强制员工加班”的立场来挽回形象,

但却无法阻止大量的互联网公司认为“996”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以各种方式变相“鼓励”员工加班,为「过劳死」的出现埋下隐患。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有的公司会在校招生入职时一边坦诚公司的“11116”规定(早上11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一周上6天班),一边灌输「年轻人就该拼一拼」的奋斗精神;

有的公司虽然明面上不强制要求员工加班,却在制定KPI的时候,安排了1.5倍的工作量;

有的项目会被压缩到3、4个月就上线,而实际上却需要一年来完成。

企业一边试探着《劳动法》所规定的工作限度,以各种方式消除“强制加班”的痕迹,一边又要保证公司在经济萎靡时期的增长。

在这场游击战中,员工肩头上的工作量被无限期增加,熬的夜也越来越深。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据调查显示,「工作量大」是员工过度加班的原因之首。

但在"加班文化"猖狂的这几年里,它却演变为检验一名员工是否勤奋、努力的标志,因此,许多「为加班而加班」的现象也不断增多。

比如:

有将加班纳入绩效考核中的企业,加班时间越少,员工的绩效越低;

工作任务少的校招生、实习生,会进行加班时间的攀比,出现无意义的竞争;

一边是「工作量超额」带来的加班文化,另一边是「加班文化」带来的加班攀比,共同构建了一个持续过劳的职场环境。

目前在国内,尽管媒体报道出来的"过劳死"现象似乎仍属于个别案例。

但早在2014年,研究过劳问题的学者孟绪铎,按照日本"过劳死"的测量标准,抽样调查了我国31个一级行政区域的1176名人员后发现:

总体过劳人员的比例高达58.7%,其中「重度过劳」者已超过1/3。

这意味着,过劳人群数量已经非常庞大,超一半的职工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图源 | 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只是揭开了大厂光鲜战绩背后的冰山一角。

然而,在短时间内,依旧有许多优秀的年轻人,在知晓了996的潜规则后,依旧挤破了头也想要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人肉电池"和"螺丝钉"。

挤进大厂

人们对大厂的态度是又爱又恨。

一方面,人们在网络上热火朝天地讨论“996”、“韭菜”和“剥削”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衍生词时,另一方面,大量的简历又源源不断地投向大厂。

根据BOSS直聘《2020年Q3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

互联网行业在人才吸引力指数中位居前二,第一位是IT行业。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图源 | BOSS直聘

那么,为什么大厂那么苦那么累,还是有很多年轻人想进去,而呆在里面的人不愿离开?

1)高薪的幻景:逃离小镇

近几年来发展迅猛的互联网公司,获得了许多应届毕业生的青睐。

许多简历光鲜的名校毕业生无法抵抗它开出的高薪、给予的上升空间以及描绘的"改变世界、影响无数人"的理想图景。

当一线城市的房价日趋高升,小镇青年若想要趁早留在一线城市,年薪二十万以上是最低的保障,高薪成为人们慰藉生存焦虑的唯一途径。

这些欲望和压力,驱使着无数身强体壮、敢拼能熬夜的年轻人进入大厂,渴望依靠闪亮的业绩,早日实现年收入几十万的财富自由。

然而,一开始满腔的热血也会被昼夜颠倒、工作完全被生活占据的现实所耗尽。

在某个凌晨下班的空荡街头,饿着肚子等待出租车的时刻,质问自己:“为什么活成了这个样子?”

但第二天,依旧强扛着困意,在打卡制度的最后一分钟,跨进人流密集的办公大楼。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人类对痛苦的耐受程度,在金钱面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组被试者用手先接触钱,另一组被试者不接触,然后再让两组被试者同时将手伸进冰桶里。

结果发现,提前接触过钱的那一组被试者,他们的平均耐冻性要比另一组增加一倍。

这意味着,高薪实际上是人们抵抗生活的「止痛药」,在心理层面上舒缓了人们对过度加班的抱怨和不满。

然而,房价的增长速度远大于人们的薪资涨幅,工薪一族要想在大城市里买房落户,逐渐成为幻景。

对此,年轻人们通过选择轻奢消费,比如入住精品出租屋、购买苹果产品、名牌包包和鞋子,来装点自己的外表和生活,弥补他们幻景破灭的失落。

高薪,也同样缓解了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留在大城市的焦虑。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图源 | 《半泽直树》

2)“优秀”的身份焦虑:退出即意味着Loser

去年受疫情的影响,整体就业市场受到冲击。大量海外毕业的留学生回国找工作,而本身有考研和出国计划的在校生也打算提前进入互联网公司“占坑”。

许多人都对这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产生共鸣,用去年的热词来描述,就是:内卷。

但当市场供给大于岗位的有限需求时,进入大厂的门槛也被不断提高,无领导小组的群面堪称神仙打架。

获得大厂offer的象征意义,不亚于高考被北大清华录取。

在校时,学生背靠“名校”的光环,而进入社会后,需要依托“大厂”的光环去发展未来的职业生涯。

唯一没变的,是对世俗定义下的「优秀」的趋之若鹜。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里,揭露了人们追逐金钱、财富和地位的原因:

我们对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是区别对待的,而累积的财富、显耀的身份实际上只是我们赢得关注和爱的途径。

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们,常常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被要求向班里的“好学生”看齐;

不然我们就无法获得父母和老师的关照,以及周围同龄人的尊重。

而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并不会随着我们脱离学校而消失,进入职场后,它依旧如影随形。

不排除有许多优秀的年轻人,是真正地、主动地热爱那份工作;

但也有很多人,是迫于「同辈压力」而选择的。

因为高校学生习惯了在同一条跑道上赛跑,追逐同样的声誉和地位,而这时候的中途退赛,中途离开,很容易被视为Loser。

他们很难想象「生活」之外,还有「生活」。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经历过高压考试驯化后的佼佼者们,即使在大厂里被要求完成过量的KPI,但为争取有限的晋升机会,熬再多的夜晚,也不会离开这个体系。

除了不愿意被同龄人比下去外,支撑着他们适应大厂的竞争环境的,还有一种「只能变得更好」的心理在作祟。

去年大家在吐槽内卷的时候,主要着眼于大环境的竞争氛围,但人类学家项飙用了一个比喻来描述,抓住了内卷对个体的真正意义:

一种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似的死循环。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个校招生主动告诉HR,自己不介意996,认为年轻就应该拼一拼。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种个体对自己的「正向压迫」,正在逐渐普遍化。

这与韩炳哲在《倦怠社会》里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不谋而合:

在绩效社会里,为了提高个体的效率,资本对人的剥削的形式已然发生了转变,从「他者剥削」,变成了「自我剥削」。

就像绩效第一的人一边吐槽加班加到吐,暗地里说领导的坏话,但当开始加班时,却也是对自己最狠的。

因为,在习惯了剥削自我的人看来,今天的优秀和荣誉只是明天的最低要求,所以未来的目标,不是变好,而是变得更好。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3)需要权威的认可:自我缺失的一代

不难发现,这一代年轻人,他们拥有聪明、创新、能干的头脑,但也不乏很多人容易被大环境和系统所影响,被同辈裹挟着亦步亦趋地活着。

实际上,这是应试教育的副产品,在培养出高分、能干的学生时,也培养出一批「自我感缺失」的学生。

应试教育阶段,学生们被隔绝在社会的喧嚣之外,一心只读圣贤书,唯一的目标是考高分,上好大学。

进入大一的时候,学生们也曾期待着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和选修课。

但很快地,学校辅导员的提醒、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让脑热的新生们开始冷静下来,从关注兴趣到关注绩点;

在选课时,优先考虑的不应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任课老师是否好说话,给的分数高不高。

目前大学的教育趋势和学习氛围,没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发现和培养学生的自我,反而让他们陷入了如何提高绩点的竞争怪圈。

当人才市场紧缩的焦虑不断渗透进象牙塔时,没能找到热爱的学生难以抵抗这种焦虑,也没有底气去谈理想,只好随波逐流。

他们凭着自己的智商和努力,也能够爬到一个受人敬仰的位置,但当他们回首时,却仍然会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努力。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这本书里,描述了受过美国高等教育的学生们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

名校生们从小经历着大大小小的考试和磨练,为了完成这些目标,他们没有时间与自己建立起深度的关系。

他们的自我和价值观没有得到发展,需要依赖于外界权威给他们的一些象征性认可,才能构建出自己的存在价值。

这是学生们疯狂追逐着高绩点、员工努力加班而达成高绩效背后的原因,也是整个评价体系能够合理存在的原因。

因为,当一个人在一个被分数评价的环境里长大时,他也不可避免地依赖着这个评价体系,唯有如此,他才能照见自己存在的价值。

要想拒绝和逃出这个环境,需要的不仅是智商和努力,更重要的是对自我的洞察,以及笃定的勇气。

在这场不知疲倦的追逐战里,我们总是看向社会、看向同辈的漩涡中心,而忘记了,我们所站的位置,才是世界的中心。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高压竞争下的心理代价

拼多多员工猝死一事,是我们的身体向过劳社会发出的刺耳的警告。

美国著名的精神病理学家哈德菲在《力量心理学》一书中写道:

大部分疲劳的原因源自「精神因素」,真正因生理消耗而产生的疲劳是少量的。

这意味着,长期处于“过度加班”的环境下,人们容易产生情绪垃圾,反过来,它又会进一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而我们发现,那些长期处在高压、疲劳和竞争的职场环境下的员工,已经出现了下面这些需要觉察乃至干预的心理状态: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1)焦虑

一种是「绩效焦虑」。

有的互联网公司规定,倘若有员工的绩效连续两次在项目里垫底,便会被无情辞退;

而有的大厂还会把每个人的绩效公开,使员工之间形成暗地竞争的氛围。

另一种是「年龄焦虑」。

在互联网公司内部,由于上升空间有限且狭窄,因而流传着“35岁非升即走”的年龄焦虑;

而对于女性来说,这个年龄限制还可能要再缩减几年。

2)抑郁

每一个人抑郁的缘由各有不同,这里就讲典型的两种。

一种是源于「比较」。

大厂内集结着各路大神,但大部分人还是靠努力和均衡的智商进入优秀的行列里,而成为优秀中的优秀之人,是大部分人的理想。

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始终存在差距,周围总是存在比自己厉害的人时,无法从攀比的怪圈中逃脱出来的人,就很容易陷入自我贬低的抑郁情绪里。

另一种是源于「无意义感」。

前面提到,有的人是迫于同辈的压力而从众,进入大厂里,做着重复琐碎的工作,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却又没有勇气和想象力去过另一种生活,担心找不到更「好」、更符合「优秀」身份的位置,只能呆在原地说服自己苟活。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图源 | 日剧《非自然死亡》

3)情感麻木

一位互联网员工说:

“拼多多热搜爆了的那天,我甚至没有太大的感触,可能沉浸在这个加班怪圈中的人都不会有强烈的感受。”

这让我们不禁反思,究竟是怎样的职场环境,会把一个人驯化得如此麻木?

在高速运转的大厂机器里,员工之间以花名相称,项目组几个月进行一次调整,同事之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彼此深入;

而严苛的绩效考核,也把昨日的队友变成明日的假想敌。

情绪稳定,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职场人的标志;

但在整个996的大背景之下,这种稳定,不应当被视为正常和合理,而是令人后怕的冷漠和麻木。

写在最后

我知道,现在大部分人都挣扎在这样的环境里,看不到尽头,也看不到退路。

就像康士坦的变化球在《美好的事可不可以发生在我身上》唱的那样:

只能进 不能退 扛不起 放不下

不得不走下去

我们半推半就的人生

我无法告诉你如何想象另一种生活,但我们都应该笃定地相信,存在那样的可能。

就像刘擎教授在《奇葩说》里说的,与大家共勉:

拿命换钱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过劳死」

References:

[1] 《2020年Q3人才吸引力报告》BOSS直聘

[2] 《那些离开大厂的年轻人》 每日人物

[3] 《互联网人,活在血汗大厂》全现在

[4] 《我为什么一定要从拼多多离职?》三联生活周刊

[5] 《人类学家项飙谈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澎湃新闻

[6] 《身份的焦虑》阿兰 · 德波顿

[7] 《倦怠社会》韩炳哲

[8] 《优秀的绵羊》威廉 · 德雷谢维奇

[9] 《权力心理学》哈德菲

[10] 《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简单心理

[11]  杨河清,郭晓宏.欧美和日本员工过劳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02):79-80+108.

[12]  王欣,杨河清.企业员工作息时间特征与过度劳动成因研究[J].劳动经济评论,2018,11(01):112-129.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情商测试社交恐惧心理学家恐惧心理EPDS恋母情结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健康测试自卑智商测试倾诉弗洛伊德心理测评系统原生家庭抑郁症源码自愈能力男人心理心理健康容貌焦虑反社会人格心理社会心理学自闭症心理治疗爱情挽回洁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