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楼、自杀、逼死孩子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作者:木羽 2021-04-29 17:47:09 成长心理

又一个女孩跳楼自杀了。

跳楼、自杀、逼死孩子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才12岁的她,还没来得及看看这美丽的世界,就从高高的20楼纵身一跃,结束自己的一生。

整件事情,跟1200元有关。

事发当天,学校老师找她谈话,说办公室丢了钱,看监控发现她曾出入过办公室,走出时右手从兜里掏出类似钱的物品。

在一番对质下,她承认自己偷钱。同时还希望老师不要告诉家长。

然而兹事体大,学校还是决定告知其家长。

没想到,人没见着,就听到跳楼的噩耗。

女孩跳楼的事发现场,有人发现墙上写了“再见了”三个字,还有小本子上一段疑似遗书的内容:

“家不是依靠,而是用假笑应对的场合,国际公寓 20 楼,我知道我只会逃避,谢谢你们,路脏了,抱歉。”

跳楼、自杀、逼死孩子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悲剧已然发生,女孩轻生的真正动机亦无从考证。

据妈妈描述,女孩品学兼优,还是班干部,没有理由会为了“钱”行差踏错,更不可能轻易寻死。

但不管真相是什么,单凭女孩的反应和留下的讯息足以看出:

那一刻,比起为自己辩解,她更愿意死!

跳楼、自杀、逼死孩子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TA不是不恋生而是受控于“死亡本能”

前不久,江西一位11岁男孩,因寒假作业没做完,选择在开学当天跳楼,9天后不治身亡。

也许有人会埋汰他,“不过是没写作业而已,没必要用死来逃避”。

但是认真看他写的遗书和自称“无药可救的孩子”的落款,就能感受到他那种极其强烈的矛盾心理,尤其最后一句:

“对了还有,如果我真的直接死的话,我希望有人可以一直玩我的游戏,手机里的。”

跳楼、自杀、逼死孩子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已经抱着寻死的念头,却还放不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可见,他在“生”或者“死”的抉择面前,有多两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面对生活中很难跨过的坎,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萌生出放弃的念头,甚至在极其绝望的处境中,会闪过一些很消极的念头?

大多数人,都不会轻易说死。

但在痛苦难耐的时候,难免心里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这就是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所说的“死亡本能”。

在他看来,每个认知主体都同时背负着生存意愿和与之相反的“死亡本能”。

当认知主体的欲望无法满足时,就会感到焦虑和压抑,出于逃避和放弃心理,他们会渴望通过毁灭或侵略来消除焦虑、紧张和挣扎。

只要死亡本能较生存意愿更为强烈,选择死的可能性会更高。

这让我想起之前接待了一位有自杀经历的来访者的自诉。

他坦言,即便在平日里他很贪生怕死,可在情绪陷入谷底时,总会产生出“一死了之”的念头。

这些孩子,并非觉得人间不值得自己留恋下去,而是在生死抉择关卡时,选择“死”的念头更强烈一些。

结果没来得及好好思考,寻找更多人的帮助,一个冲动之下,就做出再也无法挽回的举动出来。

跳楼、自杀、逼死孩子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逼死TA的,不是别人,而是这三种认知

每每看到孩子自杀的惨剧时,大家都习惯把责任推卸在孩子的教育者身上。

认为一切皆因他们教育上的失败,才导致花样年华的孩子自寻短见。

其实,这种“一刀切”的指控未必能解决得了问题,还有可能让更多的孩子重蹈覆辙。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人是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的动物。”

当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真正逼死自己的,是他这三种错误的自我认知:

第一,绝对化思维。

大连理工大学一位研究生,写下一篇长达1800多字的遗书后在实验室自缢。

跳楼、自杀、逼死孩子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能够在985院校本硕连读,他的优秀可想而知。

但他却没有一丁的自我肯定,通篇遗书讲的全是对自己的不满和否定:

“肯定是我自己的问题!”“这二十几年家里给了自己那么多关怀,结果养了一个废物出来。”“这样下去肯定延毕,真丢人,几百万研究生,不缺这么一个废物,去死吧。”

看不到自己任何好的地方,脑海子满是“我不好”、“我不配”、“我不行”的绝对化思维。

最终,把他逼上了自毁的道路。

拥有非理性的绝对化思维模式的人,他的世界非黑即白,心里想的都是“应该”、“必须”、“绝不”的极端化词语。

当遇到的问题和绝对化思维相悖时,他就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自我否定和怀疑,甚至自暴自弃全盘放弃。

第二,过分概括化。

澳大利亚14岁童星Dolly,曾在8岁时受邀拍知名品牌广告,被广大网友所熟知。

跳楼、自杀、逼死孩子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随着她的名气越来越大,有些居心不良的网络喷子利用网络对她恶意攻击:嫌她丑,嫌她胖。狠毒的话语如影随影。

深受网暴困扰的Dolly,偏激地认定全世界都讨厌自己,便选择自杀来逃避现实。

在Dolly的身上,可以看到许多深陷“过分概括化”思维困局的孩子的处境。

令他们难受的,往往只是一件事情而已,可他们会联想到其他事情,以偏概全、以一概十地认定自己“一无是处”、“一文不值”。

这种不合理的负面评价,很容易压垮一个孩子脆弱的内心。

第三,糟糕至极。

南京一位9岁的小学生,因不小心撞碎了学校的玻璃,竟因为害怕受惩罚而“以死谢罪”。

跳楼、自杀、逼死孩子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在他看来,破坏公物=接受惩=罚坏孩子=人生完蛋。

为此,他宁愿用死来解决问题。

“糟糕至极”的错误认识,会让一个人在犯错或遭遇不好经历时,将其认定为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

结果,他就陷入在极端负面的情绪体验中,难以自拔。

跳楼、自杀、逼死孩子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让孩子“生如夏花”,是父母最大的责任

心理学家卫·凯尔凯特说过:“无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如何,做父母的需要给孩子根和翅膀。”

为人父母,不单单为孩子提供优渥的物质条件,更重要是给予孩子独自行走人生的底气和勇气。

强化孩子的生存意愿,才能保护他,好让他不怕挫折和困难,反倒越活越强韧。

有远见的父母,要懂得扮演好这三个角色:

第一,孩子的洞察者。

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支持他拥有自己感兴趣并愿意为之付出时间精力的爱好。

特别欣赏《小小少年》中,殷然的妈妈。

她发现儿子特别喜欢观察虫,虽然这看上去很“不务正业”,但在关注过程中,她发现儿子能从中收获很大的乐趣。

以至于在学校被别人歧视,儿子也不会感到过分纠结和痛苦。

跳楼、自杀、逼死孩子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关注孩子,是为了知道他喜欢什么。

只要孩子心中有所爱,有所求,就能凭借对生活的热情,去抵挡生活中遭遇的恶意。

第二,孩子的鼓励者。

日剧《垫底辣妹》中,沙耶加的妈妈虽然是一名普通的全职太太,却特别信任孩子。

即便沙耶加对学习、生活毫无兴趣和动力,可妈妈一次又一次鼓励她、肯定她,甚至还为了她和校长顶嘴,特地空出时间带沙耶加去参观大学的氛围,以激发她内心对学习的渴望。

跳楼、自杀、逼死孩子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

就这样,原本学渣的沙耶加,在妈妈的鼓励下不断进步,终究克服种种障碍,成为大学生。

童话大师郑渊洁说过:“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渴望欣赏,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

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说再多都不为过。

尤其是他遇到问题,父母的鼓励就像是加油站,不停给他驱动力。

第三,孩子的爱使。

看过一个比喻。

父母每向孩子传递一次爱的讯息,就是在孩子的情感账户上存一笔款。

传递越多,存款越多。

当孩子需要向外界支出时,他有富余,不至于只出不进,最后出现赤字。

想要让孩子拥有足够多的情感存款,去应对世界时常面临的挑战,父母爱的传递和守护,必不可少。

如今的孩子,成长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他身边,充斥着各种负面、消极、可怕的事情。

我们没办法让孩子的人生一直都过得很顺利,但总要在孩子遇到人生难关前,给他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一切。

只有他生的意志强大无比,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才有机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愿每个父母,都能呵护孩子长成参天大树;

也愿每个孩子,懂得爱自己,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活出更坚强、自信的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测试弗洛伊德心理治疗易怒症外貌焦虑恐惧症树洞偏执型人格依赖型人格障碍原生家庭女人心理智力职场心理爱情挽回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社会心理学男人心理双相情感障碍心理咨询分院测试心理测评系统PUA产后抑郁测试存在主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