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父母:如果我不努力我的孩子就会一事无成
作者:精诚心理 2021-05-17 16:56:59 成长心理

这几天被网上的一个“鸡娃典范”的简历震惊到:

鸡娃父母:如果我不努力我的孩子就会一事无成

看着他的简历,让自认数学好的我感到自愧不如之外,也让我了解了啥是鸡娃。

鸡娃的意思,大概就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催促学习的行为。父母们给孩子安排满满当当的学习计划,期间不间断地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只为孩子能取得亮眼的成绩。

不得不说,这份简历真的亮眼,让人感叹孩子如此优秀。

然而这亮眼简历的背后,更多是父母从幼儿园前就开始的“打鸡血”。父母斥巨资上最好的幼儿园、设置专门的房间做作业,每天要固定时间学习英语、数学、古诗。

上了小学后,他父母更是努力地“鸡他”。每天都考核当日所学的知识点,每周都会制定新的学习计划,日常还匹配奥数、英文训练。行程快赶上上市公司老板了。

但是孩子那么小,必然会有不想做的时候。每当这种时候,父母的鸡血就会赶紧送上--殷切的目光、期待的口吻告诉孩子:“宝贝你是最棒的,我们相信你一定行!”不知道听到这句鸡血的各位什么感受?

鸡娃父母:如果我不努力我的孩子就会一事无成

北京海淀某一家长给孩子的安排

我看着这样的安排,真的感觉一天24小时都不够用,睡觉好像都是浪费时间。不禁地让人怀疑难道人生只有学习吗?难道我们想要告诉孩子的也是这样的人生观吗?

这样的安排,对于正值需要玩耍的年龄段,真正属于孩子的游戏时间、和小伙伴玩耍的时间又能剩下多少?

想起来前几天看的《密室大逃脱》中,有一期的密室原型就是一个孩子的大脑空间。每个房间都是孩子的想法、记忆、感受等等。

随着破解的进行,大家渐渐了解这个孩子--陶小宝,是个“学霸”,且人生格言是--要做就做第一名。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的两个房间,一间是满墙时钟的房间,另一间是有两个孩子的房间。

满墙时钟的房间里有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和一大堆各科的作业和卷子。墙上的每个时钟旁边都贴着一张小卡片,上面注明着几点几分要做什么--8:20听听力,9:20背诵诗词,10:30考地理……

鸡娃父母:如果我不努力我的孩子就会一事无成

每天这个时间,爸爸就会来根据计划考核小宝。如果错了,爸爸就会大发脾气、骂他。此时密室的就会陷入全黑且剧烈震动10秒。只有答对才算是顺利通关。让人感到紧张又压抑。

另外那个有两个孩子的房间,是轻松和快乐的。陶小宝和另一个孩子玩得很开心。但是遗憾的是,快乐的状态并不真实,因为那个孩子是陶小宝分裂出来的另一个人格。

是的,父母不断打的“鸡血”,让陶小宝患上了人格分裂。

看到这里真的是让人感慨万分。我想父母“鸡娃”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孩子有个好的未来,也承认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时需要父母的鼓励,只是上面的方法好像有点过犹不及了。

其实对于成绩好不好,能不能上重点学校,比起孩子,更在意的人是父母。为什么父母会如此在意学习、成绩,如此奋力地“鸡娃”呢?

很大原因是源于父母自己的焦虑

心理学家科特曼认为:焦虑只不过是对未知的模糊恐惧。它总是指向未来,也总是传递着危险信号。

鸡娃父母:如果我不努力我的孩子就会一事无成

作为父母,我们都想要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为他们建设一个美好的未来。只是这样的想法不知不觉地让父母把孩子所有的责任都扛到自己身上,尤其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再加上在中国的文化价值中,“状元情结”一直都在。在古代,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可以出头,全靠读书考状元、状元,然后可以当官,改变人生甚至家族的命运。所以,读书被认为是一个人可以掌握未来、改变命运的关键。

那读书是否读进去怎么判定?那很可能就是考试和成绩来表现。所以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父母焦虑并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成绩不好之后可能引发后果--“找不到好工作”“挣不到钱”“没人要结不了婚”“独立不了,我要一直养着他”“等我死了他怎么办”……

越想越焦虑,怎么办?得赶紧思考如何解决。

好像根源出在成绩上,只能是把眼前的书读好,把成绩提上去,才可以避免。于是父母就开始努力制定各种学习计划、读书计划、参加各种培训班,来避免自己脑海中的“严重后果”,缓解自己的焦虑。

殊不知,这样做不仅会把焦虑传给孩子,还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严重的后果”真的可能发生。

那要怎么处理焦虑呢?想起一个精神分析大咖曾奇峰讲的故事:

他在一次演讲时,带着女儿参加。他讲课说自己不在乎女儿的成绩,结果当场就被女儿戳穿了“你只是看起来不在乎”。 面对女儿的“一针见血”,他坦诚回答:“是的,我表面上不在乎,实际上深深地在乎,并且传递给了你,所以你才成了一个学霸,和我一样,整日为成绩提心吊胆。”

可见面对自己的孩子,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心理学大咖,都会焦虑。焦虑很普遍,也不可怕。我们要允许自己焦虑,并且去面对它的存在,然后正确的看待未来。

鸡娃父母:如果我不努力我的孩子就会一事无成

既然焦虑来自于对未来的恐惧,那么就要去思考未来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现在全球都处在信息化的时代,发展如此迅速、变化如此之快,已经不再是过去一眼可以看到未来几十年的时代了。

过去我们都是在国企工作,旱涝保收,踏实退休。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初中毕业,但是在家拍拍视频、直播卖货就可以挣到日薪百万。

所以,未来又有谁能预测呢?作为父母的我们又要如何负责的了孩子的未来呢?

其实,没有谁可以为另一个人的人生全权负责,包括父母对自己的孩子。

孩子只是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界,最终还是要像箭一样飞向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

比起给孩子制定满满的课表计划、人生规划,可能引导孩子发展独立自主能力,拥有健康的心理,获得对自己生活、人生的掌控感,看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更可以让孩子真的获得面对未来的能力,才有机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易怒症负面情绪霍格沃茨九型人格原生家庭容貌焦虑恋母情结存在主义自卑正念产后抑郁心理测试情商测试依赖型人格障碍智力心理社交恐惧症心理学焦虑症绿帽心理咨询冥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女人心理树洞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