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控制洗脑培训课程中的心理学
作者:倪心理 2021-08-20 11:27:25 心理百科

前天,作为某风险投资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年仅32岁就事业有成的魏萌,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死了。直接的原因是,她参加了一个工作坊,在培训的课程中晕倒,之后抢救无效而去世。

你可能会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培训,还会让人晕倒的?是运动量很大吗?

其实,大的不是运动量,而是精神压力——因为,魏萌女士参加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培训,而是拥有一整套精神控制嫌疑的培训课程。

精神控制洗脑培训课程中的心理学

听到这个消息,我真心地为魏女士的去世而感到哀痛和可惜。而昨天,我们咨询心理学的群里也在讨论这件事,其中的一个讨论焦点就是: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尤其大多数还是社会精英),会想要去参加类似这样的课程呢?

综合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总体分成内外两部分。

先说内因,也就是参与人的特点。

首先,精英人士普遍具有很强的上进心。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后,当然想要再进一步,获得更大的人生成功。

然而,人力有时而穷。取得目前的成绩,其实已经很大程度上耗尽了他们的精力、潜力乃至已有的思维模式,所以想更上一层楼,就会觉得特别困难。

精神控制洗脑培训课程中的心理学

其次,精英人士有很多别人看不见的烦恼。外人看起来风光无限的社会精英,并没有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在生活中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亲密关系、个人健康、家庭关系等。

而相比于在工作上的呼风唤雨、如鱼得水,这些生活上的难题,总让他们束手无策,甚至觉得无力应对。

前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很容易让这些社会精英产生一种感觉:我的问题,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我工作这么强),而是我这个人的问题。

所以,要想解决问题,我就要由内而外,彻底改变自己。

精神控制洗脑培训课程中的心理学

第三,精英人士普遍不差钱,但时间和精力却非常宝贵。不差钱不是说他们视金钱如粪土,而是说他们有很多钱,而是愿意为了重要的东西花钱,并且通常希望能用钱相对快速地解决问题,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品质,是他们成功的部分原因。但是在这里,却成为了可供利用的地方。

说完了人的内因,接下来再说说外因,也就是课程的特点。

这种课程最大的特点,也就是它们的本质目的,归根结底两个字:圈钱。

精神控制洗脑培训课程中的心理学

一般的正规课程,都是着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受众通常不大而且很有针对性,并且十分关注内容的效果。但是这种课程,就是瞄准了精英人士来骗的。因此,课程会在包装和营销上下很大的功夫。

首先是广告词写得好。这类课程的宣传,用的都是“灵性体验”、“潜能开发”、“人性释放”这类看起来宽泛又高大上的词汇,达到神秘而诱人的效果。

第二,利用了精英们的攀比心理。一般来说,此类课程通常价格不菲,甚至对上课的人还会进行筛选,不是哪个阿猫阿狗都可以上的——比如倪老师这样的,估计得找后门才能去了。

不过,你千万别以为这是严谨的体现,这恰恰是一种高明的筛选和营销的策略。这样一来,这门课程还兼具了“奢侈品”的属性,成为了精神奢侈品,可以拿来炫耀或者推广,直击精英人士们内心深处的小虚荣。

精神控制洗脑培训课程中的心理学

第三,获得了其他同行的背书。在课程本身的设计上,这些课程也是借鉴了不少社会心理学里面的“从众”效应的研究,通常会从讲师身份、参与者身份、名人点评等多方面,宣传课程的“高级性”,诱人入彀。

最后的一击,就是充满诱惑性的承诺。这类课程普遍承诺一次性、深入地解决问题,正好满足了精英人士在改变自己这方面急功近利的诉求,也符合很多人心目中“贵有贵的道理”的预期。

这样的结果就是,当社会精英看见这些课程的宣传时,就好像蜜蜂看见了一朵盛开的花一样,满心欢喜地投入了课程的怀抱。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从此走入了一个会被人任意搓扁揉圆的精神陷阱。

精神控制洗脑培训课程中的心理学

要破解这种陷阱,外部的剿灭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只要人的需求在,这类机构一定是剿之不尽,春风吹又生的。

对个人来说,避免踏入陷阱的最好方法,还是坚持长期主义:

坚信没有任何心理上的蜕变,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坚信只有经过长期的调整、积累和反思,才能获得生命的升华。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咨询师亲子关系存在主义产后抑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女人心理安全感职业价值观智商焦虑症孤独症恐惧心理俄狄浦斯情结智商测试PUA偏执型人格社交恐惧症心理学依赖型人格桃花运心理咨询职场心理源码霍格沃茨聊天社交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