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更容易自杀吗?
作者:星辰西米露 2021-09-01 15:36:11 心理百科

这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同时,想严谨的回答准确并不容易。

首先,怎么认定内向,是变化的还是稳定的;其次,怎么界定人的概念,是中国人外国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还是每日发愁更新文章的作者?

最后,由于社会观念的影响,对于自杀者数据的搜集非常困难,而没有一个大样本的参照,仅仅根据一两个人的例子,即使给出一个答案,结论也很难让人信服。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说法,娃娃性格外向点好,不要太内向了。

有时看关于自杀的新闻报道,邻居接受记者采访时,絮絮叨叨:哎呀,这个跳楼的娃儿,平时就不怎么出来耍,天天闷到屋头。

这一切似乎在暗示我们,内向的人更容易自杀。

事实究竟如何?我拿出了写毕业论文的劲头,在期刊网上收集 购买资料,学习整理,交叉对比,在大陆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中,得出了一个答案。

在人格没有发展完善的大陆大学生群体中,性格内向的人具有更高的自杀意愿。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答案并不是说内向不好。在我看来,内外向只是人格的一个维度,并不存在好坏之分。

不管是外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都有可能自杀。从统计学上讲,在总体的自杀意愿都很低的情况下,内外向之间的自杀意愿即使有差异,也很微弱。

影响自杀的因素除了人格层面外,还有认知模式、现实事件、社会支持、遗传因素、情绪调节、内外归因等各个方面。

人格层面对自杀意愿的影响,只是所有这些影响中的一部分。

我希望大家看到这个结果的同时,也不要放大这个结果的权重,给内向性格的人扣上“自杀倾向”的帽子。

人格也是需要发展的,心理健康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我实现。

不管内外向哪种人格,最终的归途,一定是走向整合。

以下是对于这个答案的推导和论证过程。

内向的人更容易自杀吗?

对性格内外向的探讨

1913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向型性格与外向型性格的概念,揭开了现代人格类型研究的序幕。

自此,性格内外向的说法流传开来。如今,这个词已经不太像一个心理学的名词,成了一个日常生活使用的普通词汇。

荣格认为,性格外向的人,心理活动倾向外部,经常对外部事务表示关心和兴趣。这些人性情开朗活泼,善于交际。

但他们不愿苦思冥想,而要依靠他人或活动来满足个人情绪需要。同时他们善于在活动和群体交往中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

性格内向的人,很少向别人显露自己的情绪。他们在情感上经常自我满足,珍视自己内心的体验。

在他人面前容易害羞,不愿在大庭广众抛头露面,做事深思熟虑,但缺乏实际行动,常有困惑、忧虑、郁郁不乐之感。

性格外向的人从社交中恢复精力,性格内向的人从独处中恢复精力。

另一方面,性格的内外向代表着心理能量的流动方向不同。外向的人心理能量从自身流向客体,内向的人心理能量从客体流向自身。

在重大事件和环境的影响下,内外向的人也可能出现相反的反应。

比如,面对亲人去世,外向的人变得沉默寡言。内向的人迫于演讲压力,做好充分准备后,上台发言也能滔滔不绝。

荣格认为,内外向的“类型”是与生俱来的,就像人们天生是左撇子或者右撇子,环境的作用是阻碍或者促进类型的发展。

一个人天生擅长使用的类型,称为人格的优势类型,与之相对的类型,称为劣势类型。

在少年和青年期,个体会优先发展自己人格的优势类型,从而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进入中年后,个体会倾向于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注重发展自己的劣势类型。

这有点像右撇子的人,进入中年后,会慢慢训练自己的左手,使两个手协调。

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感受,以前左手不管是力量还是灵巧度都差了右手不少。25、6岁以后,左手的功能迅速成长,逐渐变得灵活,可以做很多以前做不了的事。虽然和右手还是有差距,但差距已经缩小了许多。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定是人格的各方面类型都得到充足发展的人。

为什么是大学生群体

这是因为,大学生群体好施测。

关于人格和自杀意愿的大规模调查,采用信效度可靠的问卷是最省事的方式。

在我找到的资料中,人格测量方面,研究者多采用的是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分类法MBTI-M版,Y-G人格量表。

如果从一个更大的层面来看自杀意愿,可以把它归属于心理健康部分。

这部分可以采用的量表有SCL-90症状自评量表,贝克焦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以及直接测量自杀意愿的贝克自杀意念量表。

设想一下,要把这些量表发放到具有某一相同特征的几百至上万人手中(样本越大越准确),这些人要准确理解量表意思(大部分人格测试量表题目数量都超出了100道),并依据自己情况诚实作答,确保回收的量表真实有效,组织者背后所付出的经济以及精力成本是巨大的。

要在全中国范围内,对各个年龄层的人员展开大规模心理问卷调查,我觉得以目前的现状,只能由国家机构牵头才可能完成。

院校里面的心理学院或心理学系,天然聚集了大量心理学老师,他们来组织学生进行施测,相对来说比较便利。

这是目前心理学相关研究中,大学生出场率比较高的原因。

研究方法

这里,我主要以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陈妙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1】为例,进行分析。

在这个论文的第四部分,对大陆大学生进行了相关研究。人格研究取样来自大陆大学一年级新生,有效参测人数为12046人。

内向的人更容易自杀吗?

由统计结果分析,研究样本的人格比例最高的是ESFJ,次之ESTJ。显示大陆大学生外向一感觉一情感一判断人格特质、外向一感觉一思维一判断等人口分布比例较高。

研究样本的人格比例最低的是INTJ,次低INTP。显示大陆大学生内向一直觉一思维一判断、内向一直觉一思维一感知等人口分布比例较少。

这里其他的人格维度大家就不管了,主要看我们需要讨论的内外向,也就是E外向,I内向。

把所有的外向加起来,所占比例为52.2%。所有的内向加起来,所占比例为47.8%。

也就是说,外向性格的大学生人数比例比内向的略微多了4.4个百分点。

对于自杀意愿研究,研究者采用的是贝克自杀意念量表,共收到有效问卷295份。自杀意愿平均数是1.85,分数极低。

内向的人更容易自杀吗?

关键的一步来了,怎么根据内外向的人格维度,去预测自杀意愿呢?

这里用到的数学原理是复回归分析,用到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具体过程就不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查找。

以贝克自杀意念为效标变量,大陆大学生基本属性及人格特质做为预测变量,进行复回归分析。

预测变量共六个变项,包括院系、性别、外向一内向、感觉一直觉、思维一情感、判断一感知。

经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并逐步淘汰,对贝克自杀意念量表得分具有显著预测力,仅外向一内向这一个预测变量,复回归公式如下:

自杀意愿=—-1.238外向-内向+2.416

换成通俗一点的话语来说,在院系、性别、外向一内向、感觉一直觉、思维一情感、判断一感知这6个因素中,只有外向一内向这一个因素对自杀意愿具有显著的预测力。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出本文前面的结论:

在人格没有发展完善的大学生群体中,性格内向的人具有更高的自杀意愿,性格外向的人具有更低的自杀意愿。

讨论

2017年,青少年自杀事件接连出现。国家卫生部的一项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位列死因首位。

而在全球,自杀也是导致15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正是如花儿一样的年纪,却以自杀了结自己的性命,令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为预防自杀,很多研究者从人格特质出发,用心理学和统计学结合的方式,试图去找出隐藏在背后的规律。

在高乐【2】的研究中,以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作为人格测试工具,其中的内外向维度(E)与SCL-90中恐怖、抑郁、人际关系、精神病性因子均呈负相关,与敌对呈正相关。

这个结果显示,性格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这可能是由于这部分大学生平时表现热情、合群,遇事比较积极、果断,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

而多层次、多方面的人际关系,是支持一个人走下去的重要支撑。

在陈洁【3】等人的研究中,人格特征对自杀意念存在3 条影响路径,分别为 : “人格特征→自杀意念”、“人格特征→抑郁→自杀意念”与“人格特征→焦虑→抑郁→自杀意念”。

其中抑郁和焦虑在人格特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之间分别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按照人格的特质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个整合的、自我实现的个体。

内外向的人格倾向,没有好坏之分。相对来说,外向的人自杀意愿更低。但我们要看到,在整个自杀意愿都非常低的情况下,这里面的差别也是微乎其微的。

不管自己是哪种人格特质,接受自己的现实,努力去发展自己相对劣势的人格部分,可能是我们在通往人格整合的道路上,需要持续努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妙,《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

【2】高乐,《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3】陈洁,《高中生人格特征抑郁焦虑与自杀意念关系结构模型》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测试焦虑社会心理学冥想女人心理易怒症心理咨询负面情绪产后抑郁智力测试情绪管理性取向自卑心理绿帽癖弗洛伊德存在主义容貌焦虑控制情绪树洞反社会人格俄狄浦斯情结社交恐惧正念桃花运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