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冒名顶替综合症?
作者:昱橙 2021-10-02 19:04:04 心理百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自己的学业或工作中产生过一种“我是一个骗子”的想法?

你会相信,自己是因为上天的眷顾才拥有了当下的身份或成就

你会警惕,周围的群众都是火眼金睛,仿佛随时都要戳穿你的骗局

于是你每天加倍地认真学习与工作,只是为了不被他们发现你的真实面貌;即使获得他人的称赞与掌声,你依旧觉得这些夸赞极其的不真实,只是友好的客套。

而真实的你,真的如此糟糕差劲嘛?

如果以上的描述听起来非常熟悉,那么你可能经历了冒名顶替综合症。别害怕,它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自我质疑与自我否定的一种夸张体现。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就来好好讲解这一现象的由来,以及应对它的合理方法。

什么是冒名顶替综合症?

01、什么是冒名顶替综合症?

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是指,一个人强烈地感受到自己不配拥有当下的身份与成就,并担心自己实则是个“骗子”或“冒充者”,随时都可能被他人曝光。

这一名词最初由临床心理学家Pauline Clance和Suzanne Imes共同提出(Clance and Imes, 1978)。她们通过采访150名优秀的职业女性后发现,即使这些女性都拥有着极强的工作能力与卓越的职业成就,周遭同事也对她们的专业能力极其认可,她们依旧缺乏对自身工作能力的信任,将自己的职业成就解读为好运气,从而轻描淡写她们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这些荣誉,自己仿佛是个“冒牌货”。

因此,冒名顶替综合症一词诞生,并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中指代对自我专业身份的怀疑与不自信。经受冒名顶替综合症的个体通常会体验抑郁、广泛性焦虑、自信心低下等一系列心理不适。

什么是冒名顶替综合症?

02、冒名的感觉从何而来?

刻板印象的作祟

最早Clance和Imes的研究聚焦于女性群体,她们认为冒名顶替综合症的产生与主流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息息相关。

例如,由于大家公认“好”领导者通常具备很多男性特征,像是主动、自信、果断、理智等,而这些特质恰恰是与女性的被动、感性、温暖、平易近人等特质背道而驰。此外,女性经常被诸多不合理的社会标准与言论所束缚和打压,例如被告知“女生天生理科不好”,“女生太过情绪化”,“女生不应该太强势”等言论,这就直接导致女性在工作中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从而萌生出冒名顶替的感觉。如果女性要获得权威的领导地位,她可能会感到不自信或格格不入,普遍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一直直接或间接地表明她不适合对于这样的职位,而男性则被理所应当地描绘成更适合领导职位的人选(Powell et al., 2002)。

父亲带着儿子出门玩耍,不幸遭遇了车祸,他们被送往急诊室后,接诊的医生惊呼“这是我儿子!”,那么请问医生是谁?

答案:孩子的母亲。(你是否自动带入了医生是男性的设定呢?)

事实上,这种现象不仅困扰着普通的职场女性,就连很多耳熟能详的成功人士也受此困扰。前美国第一夫人Michelle Obama,Facebook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都表示自己曾像冒名顶替者一样,获得受人尊敬的地位和成就仅仅是因为运气好。尽管他们取得了客观上的成功,但这些人却难以内化她们成就,并担心被发现自己是骗子。“如果女性将刻板的性别角色内化,她们可能会不由自主地认同自己不如男性成功的社会观念”(Joshi et al., 2018)。

除女性以外,冒名顶替综合症也在困扰着社会中的其他弱势群体。例如,在美国的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中,少数族裔的学生比白人学生更容易产生冒名顶替的感觉。当社会语境中总是充斥着少数族裔不聪明、懒惰、学习能力差等负面刻板印象时,少数族裔的学生们会更容易会感到不自信,即使在获得一定成就后,他们会将成功归因为外部因素,他们可能会相信,自己被名牌大学录取是运气的协助,而不是他们真正应得的。还有研究确实表明,受到种族歧视的学生更有可能觉得自己是冒名顶替者(Peteet  et al., 2015)。

行业标准的震慑

抛开社会观念的因素,众多研究发现,身处优秀的专业领域也会让人产生冒名顶替的感觉。

Gottlieb et al.(2020)在调查中发现,有将近22%-60%的医学生都表示自己曾体验过不同程度的冒名顶替感,这通常是因为医生这项职业有着对从业者极高的要求,受训中的学生们需要吸收大量的知识,参与高强度的临床实践,每日在高压的环境中度过。此外,他们身边还围绕着众多专业的从业者与优秀的同辈,不禁会在督促自己成长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任何学业和实践的挫败都会令学生质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过关,自己是否就是一个“骗子”?

不仅是医学,同样对从业者有着严苛要求的STEM领域(包括科学,科技,工程等相关领域)都是冒名顶替综合症的高发地,尤其是在研究生和博士生中最为常见(Chakraverty,D,2019)。其原因与医学生受此困扰的逻辑基本一致,越是处于优秀且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个体对自身的要求就会更高,越是容易产生强烈的冒名感。

性格特质的激化

从个人层面出发,冒名顶替感也和特定人格特质存在一定的关联。

什么是冒名顶替综合症?

研究表明,在大五人格特质(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即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中,高神经质、低尽责性、以及低外向性和冒名顶替感存在一定的关联(Vergauwe, J. et. al. 2015)。

高神经质通常意味着对负面情绪的感知会更敏感与深刻,可能在遭遇挫败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释怀。

低尽责性则代表着欠缺条理性,可能在工作与学习中更容易展现出不规整,进而导致犯错。

低外向性(即内向)的个体则不善于表达,可能会在深陷负面情绪之时不选择向他人倾诉,或是在经历困惑之时难以向他人开口求助,从而更容易将负面情绪与评价内化。

这些性格特质与社会的刻板印象,行业的高要求与竞争等外部因素夹杂在一起,就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冒名顶替感的产生。

03、怎样应对冒名的感觉呢?

强烈的冒名顶替感并不象征着我们真的是“骗子”,而是说明我们的自我认知与真实的身份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在此,我们也为大家贴心地准备了一下心理小贴士,帮助大家有效应对冒名顶替的感觉:

1、适当地质疑刻板印象:使冒名顶替感萌芽的一大原因就是主流的刻板印象。当我们自身所展现出的品质与社会的期待或刻板印象不符时,我们难免会感到格格不入。不过刻板印象并不代表绝对正确,符合社会期待也并不是每个人的人生所求。我们可以适当地质疑刻板印象,不被此所束缚,书写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蓝图。

2、将感觉与事实分开: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糟糕,但其实这种想法会时不时地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我们可以在接受这种不好的感觉的同时也客观地认可自己过去的工作成就。

3、合理的归因:我们需要意识到,冒名感的出现也来源于我们的不合理归因,总是将成就解读为运气好或是他人的疏忽。虽然任何事情的成败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因此全盘否定我们个人的能力与努力无疑是一种自我打击。所以,我们可以在努力提升自我的同时适当地给予自己肯定与鼓励,毕竟成功不会莫名其妙地降临在我们身上。

4、别忘关注积极的一面:任何负面情绪和认知都折射着积极的一面,强烈的冒名顶替感恰恰说明了你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与期待,这意味着你非常关心你的工作质量。那么就请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自己的高标准,在不可避免的错误发生时也能宽容地原谅自己。

5、谦卑虽好,但不要过头哦:如果你身处于一个大佬云集,竞争力激烈的环境中,那么恭喜你获得了自我成长的最佳机会。可能现在的你还与心目中的“成功人士”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也要相信自己既然能够进入这样的环境,那就代表着此处必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你可以谦卑好学,但不必卑微到尘埃。

不过话说回来,当我们得知,原来褪去了成功光环后的优秀大佬们也深受冒名感的困扰后,是不是可以安慰自己,“我和大佬的距离又近了一步呢!”。

参考文献

[1] Clance, P. R., and Imes, S. A. (1978).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sychother. Theory Res. Pract. 15:241. doi: 10.1037/h0086006

[2] Chakraverty, D. (2019). Impostor phenomenon in STEM: Occurrence, attribution, and identity. Studies in Graduate and Postdoctoral Education.

[3] Gottlieb, M., Chung, A., Battaglioli, N., Sebok‐Syer, S. S., & Kalantari, A. (2020). Impostor syndrome among physicians and physicians in training: a scoping review. Medical education, 54(2), 116-124.

[4] Joshi, Aishwarya and Mangette, Haley (2018) "Unmasking of Impostor Syndrome," Journal of Research, Assessment, and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Vol. 3 : Iss. 1, Article 3.

Available at: https://ecommons.udayton.edu/jraphe/vol3/iss1/3

[5] Peteet, B. J., Montgomery, L., and Weekes, J. C. (2015). Predictors of imposter phenomenon among talented ethnic minorit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J. Negro Educ. 84, 175–186. doi: 10.7709/jnegroeducation.84.2.0175

[6] Powell, G. N., Butterfield, D. A., and Parent, J. D. (2002). Gender and managerial stereotypes: have the times changed? J. manage. 28, 177–193. doi: 10.1177/014920630202800203

[7] Vergauwe, J., Wille, B., Feys, M., De Fruyt, F., & Anseel, F. (2015). Fear of being exposed: The trait-relatedness of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and its relevance in the work context.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30(3), 565-581.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恋母情结心理学心理咨询存在主义外貌焦虑心理恐惧症女人心理心理医生焦虑边缘性人格障碍心理学家焦虑症心理测试心理测评系统亲密关系智商测试抑郁症测试治疗师九型人格爱丁堡思维反刍自卑心理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咨询分院测试双相情感障碍桃花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