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的作用和现象
作者:黄贝尔 2022-01-06 19:14:06 心理百科

每当新年旧岁更替之际,很多人心中都会涌上一些情绪,往往其中混杂了感慨、激动、焦虑、忧郁、喜悦和惆怅。例如遗憾在这一年里,自己希望实现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实现;或是感慨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自己幸运地“生存”了下来。

人们带着林林总总的解读,揣着光怪陆离的梦想走进新年。最后会发现,绝大部分的想法都是过眼云烟,但总有那么一星半点的心理暗示,可能会伴随你一年,甚至更长。当然在新的一年中,生活也会给你带来新的暗示。开年第一篇文章,我们就来谈谈心理暗示,以及它对生活的影响。

心理暗示的作用和现象

心理暗示分几种?

心理暗示这个概念,最早应该是在19世纪末由法国心理学家埃米尔·库埃(Emile Coué)提出,并把心理暗示应用到常规疾病的治疗中。其中一个技巧就是让病人每天重复这样一句话[1]:

"每一天,在每个方方面面,我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这句看似有点鸡汤的话,成为了库埃疗法的核心,也成为了心理学研究自我暗示力量的起点。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研究人员进一步把心理暗示细化分类。难道随便一个在脑海中诞生的想法,都可以成为心理暗示吗?且看下面的专业分类[2]:

● 自我暗示

自己对脑海中想法进行实现和重复,旨在积极影响自己的感知、大脑或知觉状态,以及提升感知的价值。

● 外源暗示

外部刺激通过直接或间接暗示来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行为和生理状态的过程。

● 精神意象

在没有任何外部或自体感觉输入的情况下,产生心理表征的过程。

● 自发训练

通过一系列的技巧和过程,让身体达到放松,并促进和提升身体感知能力的训练。

● 催眠暗示

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被催眠者)发出一系列指令,旨在改变被催眠者的主观体验和行为的过程。

由此可见,心理暗示并不仅仅是脑海中一些新奇、冲动或顽固的想法。能够成为心理暗示的想法,其定义准则只有一个:该想法的实施导致了感知和/或大脑状态的变化[2]。

心理暗示的作用和现象

心理暗示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心理治疗中,其中包括了认知行为疗法(CBT)。在2017年的一项用CBT帮助老年病人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中,参与者被分为“自我暗示组”和“对照组”。其中自我暗示组被要求根据他们自己的喜好、习惯,来说出一些短语,并用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并在接下来的30天里,每天听几次这些录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自我暗示组的老年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价更高,他们的血清素水平也达到了老年人的健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自我暗示提升了被测者对生活质量的主观体验,并达到了减缓生活压力的目的[3]。

有人可能会问:究竟是自我暗示的作用好,还是外源暗示的作用好呢?另一个实验也许能更好地解读这一点,也更加接地气。在三个小组中,被测人员的手指都被“有计划地”刺伤了。第一组人员专注于受伤的手指,他们感知到的疼痛,要比设定的刺激来得更强烈。第二组人员接受了“外源暗示”,他们感知的疼痛,会比实际的刺激来得更轻一点。而第三组人员则使用“自我暗示”,结果发现,自我暗示组的人感知的到的疼痛最轻[4]。

心理暗示的作用和现象

图源: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21-021-06265-8(图片经作者编译)

学者们解读道:在第一组“专注疼痛组”中,人们的注意力放在了“负面事件”上,而人们的行动其实是由这个负面事件所驱动的。而第三组“自我暗示组”中,人们的行动并不是由该负面事件所驱动的,而是由内心对自己设定的一些“期望”所驱动的。

心理暗示的作用和现象

简单来说,如果用负面事件驱动自己,那么从内心的认知到身体的行为,可能会产生以下发展:

●疼痛、找止血贴、找药品、疼痛会持续、可能会感染、干活时会一直痛、无法工作、自己不小心、别人有责任、向外人诉苦、总是要检查伤口……

而如果内心对自己的感知,或对这件事有着积极的评估,以及正向的期望,那么认知和行为可能就有新的动向,例如:

●疼痛、问题的严重程度、多快能控制住问题、我解决问题的效率很高、受伤了要对自己好一点、多一点自我关爱、我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心理暗示的作用和现象

正向自我暗示的练习

回到上文提到的库埃疗法,虽然说它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但是其中的两个要点还是值得借鉴的:

1.尽量让自己的内心在同一时间只思考一件事情

2.当自己专注在一个思维上时,思维的推动力是很大的,并有可能推动你的身体产生行为。

也有学者给出了正向自我暗示的几个步骤[2]:

·先让自己离开压力源,进入一个放松的状态。

·构建一个积极的意愿,在内心把自己期望产生的变化尽量具体化。

·把这些期望变成句子,反复念诵。

·想一想最后的结果,告诉自己:最后的结果和自己的期望很可能有冲突,但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应该去尝试。

·评估一下自己暗示前和暗示后身体的变化(如心跳、呼吸等)。

自我暗示、外源暗示,以及其他类型的暗示是一个很庞大的话题。从一个人呱呱坠地开始,暗示就不断地从身边涌现。例如原生家庭中父母对自己的是积极而热情的,还是冷漠嘲讽的,不同的养育风格给孩子们留下的心理暗示,极大地左右了一个人的发展轨迹和价值观。

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暗示的力量即可以毁掉自我,也可以重新塑造自我。如果可以的话,在看完这篇文章后,请在留言里写下你2021年想过要做但没做——甚至从没想过——但2022一定要尝试一下的事。

是的,去尝试一下!只为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1]Britannica, T.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Invalid Date). Émile Coué.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Emile-Coue

[2] Myga, K. A., Kuehn, E., & Azanon, E. (2021). Autosuggestion: a cognitive process that empowers your brain?.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14.

[3]Sari NK, Setiati S, Taher A, Wiwie M, Djauzi S, Pandelaki J, Purba JS, Sadikin M (2017) The role of autosuggestion in geriatric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 study on psycho-neuro-endocrine-immunology pathway. Soc Neurosci 12(5):551–559

[4]Gollwitzer PM (1999)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strong effects of simple plans. Am Psychol 54(7):493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健康心理测试源码九型人格心理弗洛伊德正念霍格沃茨职业性格心理测评系统抑郁症社交恐惧依赖型人格障碍无性婚姻自卑心理绿帽情结九型人格叛逆男人心理情绪管理桃花运智商咨询师悲观主义性取向